第376章 收复燕云,天罡魁首(1/2)
第376章 收复燕云,天罡魁首
从决定起兵造反开始,耶律涅鲁古便有进无退,决不能退让半步。
前番兵败,败兵一溃千里,耶律涅鲁古到了绝境,他没有逃跑,逃跑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被追杀一辈子。
耶律涅鲁古不想后半辈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不想战战兢兢的活着,与其狼狈逃命,不如拼杀最后一次!
胜兵必骄,黎明突袭。
这是耶律涅鲁古最后的机会。
狄青和杨宗保带兵追杀败兵,杨延昭麾下兵马少了很多,刚打了胜仗,所有人都是喜气洋洋,欢庆胜利。
纵然李南星谨慎小心,把士卒分为三队轮流庆贺,到达黎明时分,享受过宴会的士卒,还能站得起来吗?
为了鼓舞士气,为了提升胜算,耶律涅鲁古一马当先,带头冲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今身处绝境,必须亲自带兵冲锋。
此刻仍旧跟随耶律涅鲁古的,都是他的亲兵,是精挑细选的精锐,就像先前完颜决攻打小山坳时,拼死阻拦完颜决的御林军,是最核心的精锐。
这些士卒弓马娴熟,能征善战,擅长骑射,装备精良,勇往直前。
“嗖!嗖!嗖!”
一根根箭矢射向宋军大营。
一边射箭,一边策马冲锋,策马冲向营寨外面的拒马、陷坑、鹿角,用生命踏平道路,紧跟着挥刀猛砍。
“轰隆隆!”
蹄声如雷,毁天灭地。
营寨被冲破,士卒被砍杀,就在耶律涅鲁古耀武扬威时,李南星手持羽毛扇指挥士卒,快速形成包围圈,士卒推出一辆辆弩车,摆出弓弩大阵。
“耶律涅鲁古,你插翅难逃!知汝欲行此计,故已待之久矣。”
李南星话音未落,营寨外面出现两条黑龙,如粗壮的臂膀,要把营寨牢牢环抱起来,正是狄青和杨宗保。
耶律涅鲁古想错了一件事。
李南星是来趁火打劫的,追击残兵败卒有什么用?何必白费力气?
再者说了,就算要举行庆功宴,也要彻底击溃耶律涅鲁古,砍下耶律涅鲁古的脑袋,而不是刚打赢一仗就迫不及待的庆祝,这是最愚蠢的抉择。
李南星当然不是蠢人。
当初游学天下,到达川蜀时,遇到毕生挚爱,留在川蜀一年有余,苦心学习武侯兵法,对谋略颇有造诣。
这是针对耶律涅鲁古的计策。
示敌以弱,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耶律涅鲁古的计策都被看破,就算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束手待毙。
前有弩阵,后有追兵。
狄青和杨宗保并未追击太久,而是找隐秘山坳休息,不是别个,就是先前激战的小山坳,遍地都是血气。
士卒休息一夜,体力充沛,如狼似虎的冲锋,很快形成铁桶包围。
天地三才阵!
恍惚间,耶律涅鲁古想到二十年前的战场,在那场战斗中,楚相玉被他打的全军覆没,他立下最大功勋,从此青云直上,耶律洪基再也压不住他,他权势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拥戴,想到自家老爹的遭遇,逐步滋生野心。
不!
耶律涅鲁古本就有野心,只不过一直被压制,没有施展野心的机会,直到立下大功,才有施展阴谋的空间,一切的一切,起源于当初那场胜利。
兵锋正盛、权倾朝野的时候,耶律涅鲁古觉得宋人软弱无能,楚相玉是吹牛皮的废物,李南星是酸秀才。
经过一系列惨败,耶律涅鲁古见识到了李南星的可怕,不说算无遗策,至少能把宋辽战场完全计算在内。
这等能力,怎么会……
耶律涅鲁古惊骇的抬起头。
迎面撞上李南星的目光。
那是一双怎么样的眼睛?
冷静、严肃、深沉、狠厉、决绝!
惋惜、仇恨、解脱、畅快、兴奋!
诸多感情汇聚在眼神内,最终只剩五个字,李南星挥舞羽毛扇,冷冷的宣布绝杀命令:“众将士,放箭!”
万箭齐发!
箭矢充足,尽管取用!
战马悲嘶,士卒惨叫,鲜血飞溅!
“殊死一搏,死战不退!”
耶律涅鲁古挥刀割下一块头皮,鲜血汩汩流出,以鲜血激发战意。
一夫拼命,百夫莫敌。
辽国最精锐的士卒搏命冲锋,就算占据弩阵、人数优势,看着如狼似虎的辽国士卒,依旧感觉到了冷意。
李南星再次挥舞折扇。
唐竹权、王盛兰等江湖人士,杨家精心培养的将领,各带一支小队,在弩阵掩护下冲锋,撕开敌人阵型,让耶律涅鲁古麾下士卒无法形成有效冲锋,只能单打独斗,无法发挥出全力。
接下来就是……杀戮!
战斗结束的很快。
耶律涅鲁古的士卒不是很多,以命搏命的冲锋,要么被弩箭射杀,要么被宋军围杀,很难取得太多战果。
偶尔能突破到弩阵附近,被整齐有序的士卒围杀,无穷无尽的宋军士卒形成三层铁桶阵,围得水泄不通。
“啪嗒!”
耶律涅鲁古的弯刀掉落在地。
放眼望去,遍地皆是尸骸,周围再无半个亲兵,只有无尽的苍凉。
耶律涅鲁古大喝道:“耶律洪基,出来见我,你敢不敢出来见我!”
耶律洪基策马走来:“朕来了!你是乱臣贼子,朕是真龙天子!朕是守护大辽的帝王,你是大辽千古罪人!朕恨不得把你千刀万剐,碎尸万段!”
耶律涅鲁古狂笑:“成王败寇,这场战斗是我输了,但你没有赢!”
耶律洪基面色陡然转冷。
耶律涅鲁古摊开双臂:“来吧!宋人不会杀我,他们会把我留给你,李南星做事严谨,绝不会落人口实。”
“还有什么遗言吗?”
“哈哈!耶律洪基,今日的我,就是明天的你,我在阴曹地府等着你!你会成为亡国之君,哈哈哈哈……”
耶律涅鲁古肆无忌惮的大笑。
耶律洪基挥刀砍下他的脑袋。
还是那句话,造反是零和博弈。
成功了是皇帝,失败了是反贼。
要么胜利,要么去死,别无选择。
莫说是堂兄弟,就算亲兄弟带兵反叛耶律洪基,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也要毫不留情的杀掉,耶律洪基仇恨的看着人头落地的腔子,仰天长啸。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随着耶律涅鲁古倒下,这场反叛彻底结束,从耶律涅鲁古发动造反,到今时今日今刻,前后不足五十天。
短短五十天时间,契丹精锐大军死伤高达八万,大部分战死、伤残,轻伤数量极少,还有数万士卒被打散,有的能整编,有的会成为边境盗贼。
本就江河日下的辽国,差点被耶律涅鲁古打残,士卒、武林高手、功勋将领损失惨重,何止是伤筋动骨,简直是刺穿内脏,挥刀砍掉一手一脚。
燕云十六州是一定要归还的。
年年进贡的岁币再也不存在。
不仅少了“岁币”这种进项,还要给大宋战马,帮大宋建造马场。
谁都知道这会有什么后果。
那又如何?
饮鸩止渴,也要喝下去再说!
接下来的事情涉及到复杂至极的朝堂争锋,李兆廷没有参与,默默当做李南星的背景板,给李南星撑腰。
谁敢反驳我爹,我去谁家过年。
燕云十六州被胡人占据多年,内部胡汉混居,各种事情多不胜数,绝非签订一份国书,就可以交接领土。
首先需要大军驻守。
杨延昭责无旁贷。
作为杨家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宋收复燕云,就算死在边疆,杨延昭也是心甘情愿,毫不犹豫的执行。
其次需要文官治理。
一方面博学多才,懂得辽国本地风俗人情,一方面秉公执法,遇到某些标志性案件,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一方面机灵油滑,不能事事照本宣科。
燕云十六州,这么大的地盘,绝非两三个能臣干吏能治理好的,需要一大批文人士子,需要很多很多人才,为了选拔人才,特意开设一次恩科。
科举考试分为好几种。
除了正常举行的科举,如果发生某些大事,或者表彰有功之臣,可以举行一次恩科,除此之外,屡次科举不中或者排名稍稍靠后,擦边没上榜,可以酌情给予提拔,同样被称为恩科。
谁都知道,明年二月的恩科上榜率会非常高,上榜举子大部分会被外派到燕云十六州,一部分觉得燕云寒冷,地处边疆,容易被胡人袭扰,对恩科考试毫不在意,有的想捡漏,不管外派到什么地方,只要能上榜就是好事。
还有一批忠正耿直的学子,主动表示想去燕云,对恩科志在必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