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三次御前奏对(2/2)
而我们今天在东线实践的这一切,其实正是当年赫尔穆特.毛奇元帅这一想法的进一步发展。只不过时至今日,我们发现了一些比老元帅当年更丰富的逼迫敌人求和或崩溃的筹码。
当年老元帅那个年代,没想到过露沙的普通人民会对沙皇如此不满,内部暗潮涌动。但我们现在有了这样的机会,就可以用让沙皇集中力量对付内部的办法,更容易地逼他们求和。
所以,臣说的每一句论点,都是在真正吸取和改良古人的智慧,并没有丝毫的原创,实在没什么值得嘉奖的。”
最后这句话就纯属场面谦虚,也是表明态度,说明鲁路修绝没有迎合皇帝,他只是在追求他自以为的客观真理。
威廉皇帝当年和赫尔穆特.毛奇的关系是不太好的,1888年威廉刚登基的时候,就把赫尔穆特.毛奇赶下去了,让他退休,而毛奇实际上要到91年才过世,也就是赋闲后三年才过世。
皇帝当年就是对毛奇的“西守东攻”不满意,觉得施里芬的“西攻东守”更好用,过去十几年里也一直在为西攻东守做筹备,谁知最后打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多年的准备都准备错方向了。
被鲁路修这般言辞激烈地直言争辩,威廉皇帝对赫尔穆特.毛奇的印象才略有改观。
当然,鲁路修说这些肯定不是为了帮一个已经死了25年的古人正名,这只是他的第一步。
而只要重新正名了,将来他和戈尔茨元帅,乃至鲁普雷希特公爵,就可以潜移默化地以“伟大的初代参谋长毛奇元帅思想的正统衣钵继承人”的身份出现了。
而之前在总参谋部是没有这个派系的,因为毛奇名义上一直被人尊重、只是他的学说没有被真正落实。施里芬就一直以毛奇的继承者自居,但实际上只是打着毛奇的旗帜,走他施里芬自己的路子。
鲁路修就是要指出:施里芬并没有真正继承毛奇,他是异端,自己才是正统继承者。
如果用汉语里的政治术语,鲁路修这种行为就叫“绍述”。
威廉皇帝听后,回想起过去两年的曲折顿挫,也不由很是感慨:
“前人又何尝能想到,对于一个近两亿人的庞大帝国,也有可能因为前线军队被歼灭,就内部不稳。当年拿破仑把露沙人打得那么惨,露沙的平民都没起来反对他们的沙皇。”
威廉皇帝显然已经看到了古今最大的区别:拿破仑时代的露沙平民,和今天的露沙平民,忍受沙皇横征暴敛和无能瞎指挥的耐性,已经大不相同了。
要是威廉能早十年八年意识到这一点,他说不定就不会以布、法为假想敌,觉得布法相对更好欺负了。
这一刻,威廉内心是真心地深深悔恨。
太低估人民的反抗潜力了呀,一说起露沙,就对标这个民族在拿破仑时期反抗外部征服的决心。
而针对皇帝的这一感慨,鲁路修也恰到好处地补充自己的意见:
“陛下,您在这一点上确实有错,但我们整个西方世界,过去都太轻视人民的力量了,包括当年拿破仑刚刚崛起的时候,欧陆各国也都太轻视法兰克人了。
因为在我们欧陆,自古太缺乏人民起来改朝换代的历史和教训,大多数国家的灭亡,都是来自外力攻伐。如果我们多看看东方的历史,就知道,自下而上的改朝换代是很常见的。
东方人在很长的时间内,把他们的已知世界一统天下了。除了后期少数几个朝代、灭亡于游牧南侵的外力,他们在两千年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亡于自下而上的改朝换代。
而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就容易忽视人民的力量。您刚才那番话,让我想起了古代东方的一位圣贤,他名叫诸葛亮,说过一番很经典的弱者夺回天下的方法论述,名叫《隆中对》……”
“……我认为,隆中对里最精髓的两点,在于首先要取得自己的基本盘,然后经营好,外和诸邦、内修政理。而第二点,就是‘待天下有变’,才能分路北伐。
而真正的核心就是‘待天下有变’,弱者面对强者,靠发展不一定能发展得过去,如果急于求成,往往损失更大,多年积累也会付之东流。
但是,内部稳定的一方、或是掌握了正统性的一方、或是掌握大义名分的一方,他们可以等。诸葛亮那个时代,如果不是他的君主等不及了,或者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如果纯理性计算的话,其实可以等到强敌两次内部篡夺、改朝换代的契机。
如果能够一直稳住,平时发展好自己,利用己方内部不会改朝换代、而敌人每次改朝换代就趁乱过去咬下一大块肉,久而久之还是有希望的。
帝国的参谋部,之前在计算敌人强弱的时候,恰恰就是犯了这个错误,他们从没有把敌人内部压力改朝换代的风险算进去,总想着完全靠战场上击败和征服敌人。
如果我们对付露沙也能用上《隆中对》的思想,不求速成,平时只做好自己,待天下有变,待敌人内部乱局爆发,露沙每乱一次我们过去割一大块肉,又保住自己不乱,这才有机会!
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自己不能乱,如果用民过重,征兵过重,人民经历饥寒,那敌人内部会变,我们也得尊重自然规律。
东方的《孙子兵法》说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这也是待天下有变的一种思路,打不过的敌人,就要做好自己,确保自己不乱,然后等敌人乱。如果忽视了这两个问题,就必然要付出代价。”
威廉皇帝被鲁路修一番东西合璧的论证说得云里雾里,一时都听不明白那么多翻译腔的术语。
但直觉告诉他,鲁路修说的这番东西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帝国之前真的是太轻视人民对内部的力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