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野原广志,霓虹影视之星! > 第238章 《舌尖上的霓虹》!野原广志的奇思

第238章 《舌尖上的霓虹》!野原广志的奇思(2/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法兰西之父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人在魔卡,策反知世 吞噬星空:我在诸天刷新人设 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当过明星吗,你就写文娱? 莽荒纪之风雷惊弦 柯南:我在东京当财阀 人在吞噬,软饭硬吃成真神

“我昨晚写了个初步的拍摄方案,大家可以看看。”

他把方案递给松井,“里面写了几个重点,比如拍摄时要‘跟拍不干扰’,就是摄像师要跟着人物的动作走,不要打断他们的工作节奏;还有‘细节特写’,比如寿司师傅握寿司时手指的动作,包子铺老板娘揉面时手腕的力度,这些细节能让观众更有代入感;另外还要‘捕捉自然反应’,比如食客吃到美食时的表情,渔民捕到鱼时的笑容,这些自然的瞬间比刻意表演的镜头更打动人。”

松井接过方案,戴上老镜仔细看着,越看眼睛越亮:“这个方案太详细了!连分镜都画出来了,比如拍温泉蛋的时候,要从温泉的蒸汽开始,再慢慢聚焦到鸡蛋上,最后拍咬开时流出来的蛋黄——这个镜头一看就有食欲!”

小林凑过去看了一眼,立刻在笔记本上记下:“我明天去筑地市场,就按照这个方案来跟摄像师沟通,重点拍寿司师傅的手部动作和食客的反应,肯定能出好镜头。”

斋藤也凑过来看了看,眉头微微舒展:“技术方面没问题。我可以把摄像机调到‘电影模式’,画质会更细腻,拍食物的颜色也更真实,比如寿司的米饭要拍出油亮的光泽,温泉蛋的蛋黄要拍出那种橙黄色的质感。”

明日海看着众人分工明确,心里也松了口气,他站起身,拍了拍手:“既然方案和团队都定下来了,那咱们就尽快启动。小林和藤下健明天就去踩点,山田联系摄像团队,斋藤准备设备,松井桑负责整体协调,我后天去东京台汇报,争取下周就开始拍摄。”

“好!”众人齐声应和,语气里满是干劲。

就在这时,广志的手机忽然响了,他抱歉地笑了笑,走到窗边接起电话。

“广志君,是我。”电话那头传来坂田的声音,带着点疲惫,“关东台的改革方案谈得怎么样了?有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广志看了一眼会议室里的众人,语气轻松:“坂田台长,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已经确定了纪录片的方向,打算先拍一部《舌尖上的霓虹》,聚焦关东的美食和背后的人物故事,下周就能开始拍摄。”

“《舌尖上的霓虹》?”坂田的声音里带着点惊讶,随即笑了起来,“这个名字不错!我之前还担心松井雄一他们会抵触,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达成了共识。看来我没看错人,让你去关东台果然是对的。”

广志谦虚道:“主要是松井桑他们对关东台有感情,也愿意为改革努力,我只是提了个方向而已。对了,台长,我们需要一笔五百万日元的试点经费,用来拍第一期‘关东的早餐’,您看能不能批下来?”

“五百万?没问题。”坂田爽快地答应了,“我明天就让财务课把经费拨过去。另外,我跟服部忠部长打了招呼,他是东京都宣传部长,也是从东京台出去的,对咱们台的人很关照,你们拍纪录片要是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可以找他帮忙,比如联系镰仓市政府、横滨市政府,他们肯定愿意配合。”

广志心里一暖:“多谢台长!有服部部长帮忙,咱们拍起来会更顺利。”

“不用谢。”坂田的语气里带着点欣慰,“你在关东台好好干,不用急着出成果,慢慢来,把基础打牢。对了,高田俊英跟我说,市台的《东京周边探访》下周也要开始拍摄,还请了神木俊介当主持人,你要多注意,别被他们抢了先机。”

广志眼神一沉,随即笑了:“台长放心,我们的《舌尖上的霓虹》跟他们的节目不一样,他们侧重‘探访景点’,我们侧重‘人文故事’,目标观众不同,不会冲突。而且我相信,有温度的故事比明星主持更能吸引观众。”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坂田的语气轻松了些,“你在关东台要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不要自己扛着。”

挂了电话,广志回到会议桌旁,笑着说:“坂田台长已经同意了咱们的方案,五百万日元的经费明天就会拨过来,而且服部忠部长也会帮忙协调地方政府,咱们拍起来会更顺利。”

“太好了!”藤下健兴奋地拍了下桌子,“有了经费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咱们肯定能拍出最好的纪录片!”

松井也笑着点头:“我明天就给镰仓市政府打电话,他们之前就想宣传当地的海鲜,肯定愿意配合咱们拍摄。”

明日海看着众人兴奋的样子,忽然想起了二十年前拍《关东风情画》的时候——那时候大家也是这样,为了一个节目目标,齐心协力,充满干劲。他拿起桌上的煎茶,朝广志举了举:“广志君,这次真的要谢谢你。要是没有你,咱们关东台可能还在原地打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广志连忙摆手:“明日海常务太客气了。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真正辛苦的是松井桑他们,愿意放下顾虑,为关东台的未来努力。”

松井看着广志,眼神里满是敬佩:“野原桑,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你还有点抵触,觉得你太年轻,不懂关东台的难处。但现在我明白了,你不仅有才华,更懂观众想要什么,懂咱们关东台该走什么路。以后在纪录片的拍摄上,你尽管指挥,我们都听你的。”

“是啊!”山田也跟着说,“你拍《暗芝居》《七武士》的时候,就很会抓观众的心理,这次拍《舌尖上的霓虹》,肯定也能抓住观众的胃和心!”

广志看着众人信任的眼神,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他穿越到这个世界,从一个普通的穿越者,到东京台的三级导演,再到现在负责关东台的改革,一路走来,遇到了很多质疑和阻力,但也遇到了很多像松井、明日海这样愿意相信他、支持他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各位前辈,谢谢大家的信任。我向大家保证,《舌尖上的霓虹》一定会成为关东台的招牌节目,让全霓虹都知道,咱们关东台不仅能拍好地方新闻,还能拍出有温度、有深度的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关东的美食、文化和人情!”

“好!”众人再次齐声应和,声音里满是信心。

……

关东台会议室的空调还在嗡嗡转着,刚才讨论《舌尖上的霓虹》时那股热乎劲儿还没散,桌上摊着的拍摄方案和分镜草图还带着油墨香。

小林已经揣着笔记本往筑地市场踩点去了,藤下健拍着胸脯说要连夜联系横滨亚洲街的包子铺,山田则抱着旧摄像机说明书跟斋藤去了技术部。

几人脚步匆匆,连落在椅背上的外套都忘了拿,显然是被新项目勾得浑身是劲。

等会议室的门最后一次合上,屋里瞬间静了下来,只剩下明日海指尖敲击保温杯的轻响,还有铃木清斗无意识摩挲公文包搭扣的动作。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没说出口的顾虑,最后还是明日海先开了口,语气里带着点不确定:“广志君,刚才在大家面前没好意思问,咱们真要把重心放在纪录片上啊?”

广志倒是没急着回答,反而从公文包里掏出瓶乌龙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才慢悠悠地说:“明日海常务是担心收视?还是怕台里那边有意见?”

“都怕。”

明日海接过杯子,手指捏着冰凉的杯壁,眉头没松开,“你也知道,纪录片这东西在咱们霓虹,历来都是 nhk的地盘,人家拍历史拍民俗,有政府补贴撑着,就算收视低也不怕。可咱们关东台不一样啊,现在还指着广告吃饭呢,要是《舌尖上的霓虹》拍出来,收视连 3%都达不到,广告商那边肯定要闹,高田副台长说不定又要找我喝茶了。”

铃木清斗也跟着点头,他刚才在众人面前帮着打气,其实心里也犯嘀咕:“广志君,不是我泼冷水。十年前咱们关东台也拍过《关东民俗纪行》,当时松井桑带着团队蹲了仨月,结果呢?收视连 2.3%都没到,最后董事会直接把项目砍了,连带着制作部的预算都削了一半。现在咱们底子比那时候还薄,要是再栽跟头,怕是连翻身的机会都没了。”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还有台里那些老油条,本来就看你年轻不顺眼,要是纪录片搞砸了,指不定怎么嚼舌根——上次《七武士》大卖,还有人说你是‘踩了狗屎运’,这次要是栽在纪录片上,那些话只会更难听。你才 23岁,要是因为这事影响了心态,不值当。”

广志听着两人的话,倒是没觉得意外。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墙上那幅褪色的樱图——昭和六十二年全体员工送的,那会儿关东台还在盈利,员工脸上的笑容都能透过相框传出来。

他沉默了几秒,才开口:“明日海常务,铃木桑,你们觉得现在关东台的问题,是缺好节目,还是缺能立住脚的特色?”

这话倒把两人问住了。

明日海愣了愣,下意识地说:“当然是缺特色啊!以前关东台靠《关东风情画》能占住关东的市场,就是因为拍的都是本地人熟悉的事,现在天天转播东京台的综艺,连个关东的镜头都少,观众自然不买账。”

“那不就对了。”广志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咱们做纪录片,就是要把这个特色捡回来。你想啊,市台现在拍《东京周边探访》,找了神木俊介当主持人,走的是娱乐化路线,拼的是明星效应;东京台的综艺更不用说,《超级变变变》《全员逃走中》,都是靠热闹吸引观众。咱们要是跟着他们的路子走,能拼得过吗?”

他拿起桌上的拍摄方案,指着“关东老手艺”那一页:“可纪录片不一样。咱们拍镰仓的木版画,拍群马的和纸,拍的都是关东独有的东西,是东京台和市台拍不了的。就算一开始收视低,只要能留住那些 35岁以上的观众——他们对这些老东西有感情,慢慢就能积累口碑。等口碑起来了,广告商自然会来,毕竟谁不想把产品跟‘关东特色’绑在一起?”

明日海皱着眉琢磨了一会儿,好像有点被说动,但还是没完全放心:“可万一……我是说万一,口碑没起来,收视还扑了呢?咱们总不能把宝全压在纪录片上吧?”

“没把宝全压上。”

广志从公文包里又掏出一份文件,上面列着几个项目名称,“我还准备让桥本君他们的动画制作课,做个短篇动画,就叫《关东小当家》,讲个小孩跟着爷爷学做关东美食的故事,跟纪录片联动。还有山本君的电视剧制作课,也在写个《老街食堂》的剧本,背景就设在横滨中华街,到时候可以跟《舌尖上的霓虹》互相引流。”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笃定:“而且咱们还有服部部长那边的支持。他是东京都宣传部长,又跟小池知事是好友,只要《舌尖上的霓虹》能拍出关东的文化特色,说不定能拿到都政府的宣传补贴——到时候就算广告收入少点,也有补贴撑着,不用怕预算超支。”

铃木清斗看着广志手里的文件,上面连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和时间表都列得清清楚楚,心里那点顾虑渐渐散了。

他想起去年跟广志合作《世界奇妙物语》时,这年轻人也是这样,看似轻松,其实早就把所有风险都考虑到了。他忍不住笑了:“你啊,总是把事情想得这么周全。刚才在众人面前没说这些,是怕大家压力太大吧?”

广志也笑了,端起乌龙茶喝了一口:“主要是想让大家先把劲儿往一处使。现在《舌尖上的霓虹》刚启动,要是一开始就说‘还有备选方案’,反而会让大家松了气。等拍摄顺利了,再把联动项目抛出来,大家只会更有干劲。”

明日海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他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说起来,刚才松井桑看拍摄方案的时候,眼睛都亮了——他这辈子就想拍一部能留住关东文化的纪录片,这次说不定真能如愿。”

“松井桑是真心疼关东台。”铃木清斗也感慨道,“十年前拍《关东民俗纪行》的时候,他为了抢一个稻荷祭的镜头,在神社门口蹲了三天,最后冻得发烧,还硬撑着剪片子。这次要是《舌尖上的霓虹》能火,他怕是要高兴得睡不着觉。”

广志想起刚才松井桑摸着旧报告时的样子,眼神里带着点暖意:“其实做纪录片,不只是为了关东台的改革,也是为了这些老员工。他们跟着关东台走了这么多年,看着台里从辉煌到落魄,心里比谁都难受。要是能让他们亲手拍出一部好片子,也算是圆了他们的梦。”

他顿了顿,看向窗外——楼下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被风吹着贴在关东台的旧墙面上,像极了那些快要被遗忘的老手艺。

他忽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句话:“纪录片是历史的活化石”,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关东的“活化石”留在屏幕上,让更多人记得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

“对了,明日海常务。”广志忽然想起件事,“下周拍摄的时候,能不能请您跟高田副台长说一声,让台里的摄像指导过来帮帮忙?关东台的摄像师虽然经验足,但拍这种‘跟拍不干扰’的纪录片,还是需要多提点一下——比如怎么抓拍自然反应,怎么处理细节特写,这些跟拍电视剧不一样。”

明日海立刻点头:“没问题!我明天就给高田副台长打电话。他现在跟咱们是一条心,肯定愿意帮忙。说不定他还会亲自过来看看——上次《超级变变变》关东赛区的录制,他就特意赶过来盯了一天,说‘要多支持广志君的项目’。”

铃木清斗也跟着补充:“要是需要跟地方政府打交道,随时跟我说。我认识群马县的宣传课长,上次拉丸井酱油的广告时跟他喝过酒,他人很爽快,只要是宣传地方特色的事,肯定愿意配合。”

广志看着两人,心里忽然觉得,虽然关东台的改革之路还很长,但有这些人在身边支持,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他端起乌龙茶,朝两人举了举:“那咱们就一起加油,争取让《舌尖上的霓虹》成为关东台的招牌——不仅要让关东的观众喜欢,还要让全霓虹的人都知道,咱们关东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一群用心做事的人。”

明日海和铃木清斗也端起杯子,跟他碰了一下。

乌龙茶的清香在会议室里散开,混着窗外的秋风,带着点久违的希望。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人在遮天,投影万界 虫族病弱崽成了五位虫王的心头宝 暗恋十年,庄先生他藏不住了 下乡大草原,娇气知青被硬汉宠疯了 惊棠渡 说好的高冷执政官,怎么变宠妻狂魔了? 八零宠婚,资本家大少追着宠 穿成恶毒师尊,我养了五个反派崽崽 娇软主播一撒娇,神豪血槽已清空 火红年代:成为工业巨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