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塑个金身(2/2)
“书同画,都是为了直抒胸臆……”
这次陈逸吸取上次教训,为免再有人在课上书道有成,他干脆没留时间在沙盘习字。
洋洋洒洒一个时辰讲完,便让这些人回去书写习练。
可陈逸算到这些,还是有意外状况出现。
不是那些学子,而是旁听完回去后的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
两人原本就是书法名家。
先前一直没有踏入书道小成,只是因为方向偏差。
或是受限于魏青体的中正,或是基础有薄弱点。
总之,在听完陈逸讲述后,他们想明白自身根节所在,回到宅子就开始书写习练。
字字芳华浮现。
这情况让刚刚结束课程过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准备离开的陈逸,都有几分哭笑不得。
但是在看到神色激动的岳明、卓英两位先生一直道谢后,他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只不过陈逸可不打算放过他们:
“院长,卓英先生,你俩虽然不是学斋的学生,总归是书道有成了。”
“别忘了做一件造福蜀州的事情。”
岳明先生仍旧沉浸在书道有成的喜悦之中,闻言点头道:“别说一件,便是一百件,老夫一样会去做。”
陈逸最是喜欢成全他人:“那院长就做一百件吧。”
岳明先生笑容一顿,哑然看着他:“其实老夫说的是戏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好吧,一百就一百,就当是老夫为学子们做个表率。”
和他相比,卓英先生就谨慎含蓄一些了,“院长高义,我咳咳……就两件吧。”
“……”
高不高义的,陈逸不清楚。
但他知道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书道有成的事情再传扬出去,贵云书院和萧府应是会更热闹。
所幸他已经和岳明先生约法三章。
今后谁留在那座学斋里,谁离开,自然由后来者去想办法。
他铁定不会参与其中的。
便是萧家老太爷发话都不行。
除非夫人和大姐两人一起……
没过多久。
因为岳明先生和卓英先生书道有成,贵云书院便再次喧嚣起来。
“先是和明兄,再是两位先生书道有成,那轻舟先生书道造诣当真吓人。”
“是啊,自古书道大成的大家不少,但是能教出多名书道有成的学生的人没几个。”
“加之轻舟先生除了魏青体外,还擅长一种新体,两者风格不同,造诣相当,足可见他书道境界之高。”
“后悔最初没报名,哎,如今再想进入那座学斋难了。”
“有什么难的?”
“既然连柏玉堂都能进去,我等也可以。”
“呵呵,柏玉堂有其父作保,你家里有谁?”
“何况今日之后,有这个想法的人一定更多,竞争激烈,我等出身寒门怎么抢的过他们?”
“说来说去,还是一念之差,先前我等对轻舟先生能力存疑,怪不得别人身上……”
不说那些学子后悔,便连其他几位先生也都眼红无比,捶胸顿足的后悔没有去学斋旁听。
毕竟到了他们如今的年纪,学识大体固定,很难再有进步。
可书道不同于其他。
写得一手好字,总归是件拿得出手值得说道的好东西。
“说来轻舟提的三个要求,前两个还没什么,最后这条,老夫总觉得其中大有文章。”
“哦?”
岳明先生听到一位老者开口,平复书道有成的喜悦,问道:“说来听听。”
“你们想啊,书道是轻舟教的,以后那些学子造福蜀州,获得益处的人哪个不念着轻舟的好?”
“只是一两个也就罢了,若是书道有成的学子多了,啧啧啧。”
岳明先生闻言,感叹道:“于他好处众多,于我贵云书院也有益处。”
卓英先生点点头,笑着说:“可惜轻舟如今只是萧家赘婿,这等声誉难以成为他的助力。”
“若他在官场上……”
声音停歇下来。
几位先生互相看看,便都明白其中蕴藏的好处。
说一句陈逸可能因此在蜀州百姓中塑了个金身也不为过。
……
不提书院的纷纷扰扰。
陈逸离开贵云书院后,便径直前往西市百草堂。
所幸他先前让葛老三回了侯府,独自一人来到百草堂,慢是慢了些,但是安全。
他没多做停留,只朝王纪使了个眼神,便让他带上张二宝,直奔西市深处的宅子。
待易容之后。
陈逸坐在堂中,吩咐道:“我与大小姐会面定在五日后。”
“到时候你准备好账册以及后续去临近州、县开设百草堂的章程。”
王纪顿道:“大人,您是准备与萧家联手?”
陈逸点了点头,也不瞒着他,“百草堂如今境况虽好,但也有些隐患。”
“其一便是根基薄弱,只靠你我二人,在蜀州府城还可。”
“若是去了其他州县,哪怕凭借分润拉拢当地的世家豪绅,一样存在很大的风险。”
“与其之后被动,不如找萧家做为依靠,也好尽快壮大百草堂。”
闻言,王纪点点头:“一切听从大人吩咐。”
和这个相比,那些账册、章程都算是小事了。
正事说完,陈逸打发王纪他们离开,顺便让他们回百草堂的时候带话给柳浪。
“让他过来见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