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38迂回行动(中)(2/2)
这场大火闪耀着彩虹般的颜色。
这是铼钇矿基高爆燃料被点燃后的显著特征。
随之产生的毁灭性冲击波,猛烈地撞击着“灾厄号”的船体,让舰桥上每一个近距离传感器都发出最高级别的凄厉警报,因为一部分被炸碎的行星带碎片被狂暴的能量推射着,像致命的霰弹般高速射向他们!
呼!
为了躲避来自头顶愈发猛烈的激光炮、导弹攻击,剩余的敌舰利用他们同伴扭曲、燃烧的巨型残骸作为临时掩体,匆忙向下俯冲。
最重要的是,他们正朝着小行星带更深处、更稠密的下方俯冲。
“所有战舰注意,”坦恩冷漠地注视着全息台上显示的这场单方面屠杀,声音恢复了那种无机质般的平静,“下降两千千米,保持紧密楔形编队,所有能量优先供给前向护盾发生器,功率提升至最大。”
卡罗克默默地,怀着近乎敬畏的心情看了坦恩一眼。
她之前纹丝不动的数小时,根本不是在探寻战场上的绝地或敌人动向,而是在用她那恐怖的原力感知,通过银河系平面上方一条隐秘、危险、几乎不为人知的星际“夹缝”,远距离引导着那支失踪的同盟舰队进行这次致命的精准跃迁!
有哪位绝地大师能做到这种事吗?
也许古老的探索团传奇人物可以?
但他们中又有谁强大到能将自己的意识投射到银河系平面之外,在浩瀚虚空中锁定航道呢?
“里希迷宫是个非常有趣的天文现象。”坦恩似乎看穿了他内心的震撼,开口解释道:“不是仅仅因为它存在于银河系旋臂结构之外那片被称为‘未知区域’的黑暗虚空中,而是因为我们族人知道它的存在,并且曾经驾驶着简陋的飞船抵达过那里。
但我们并没有对那里进行系统性的探索,因为那里空间结构极不稳定,充满了致命的辐射和引力陷阱,没有人敢轻易深入。
扎雷卡弦是目前星图标定的、连接小空间(指银河系主体)和里希迷宫的唯一一条相对‘安全’的超空间航道。
但这绝不意味着没有其他的、更隐蔽、更不稳定的‘路径’存在。”
“……你就这么……发现了另一条航道?”卡罗克简直难以置信,声音带着一丝干涩。
“目前这条航道是存在的,并且被我们成功利用了。”坦恩的回答平静而务实,仿佛在谈论一条普通的星际航线,“也许它会稳定存在数百年,也许十年后它就会因为一次超新星爆发或引力潮汐而扭曲消失,它沿着星际虚空最不稳定的边缘地带延伸,所以一切都充满变数,无法用常规星图预测,但如果这条航道不存在了,或者以后无法通行了。”
她转过头,暗红的眼睛锁定卡罗克,“但我总能凭借‘天空行者’的天赋,在混沌中找到另一条……那么,舰长,你的命令呢?敌人在溃退,战机稍纵即逝。”
“命令——”卡罗克猛地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声音瞬间恢复了指挥官应有的力度,“所有护航舰艇,前进至指定拦截位置,准备迎击敌残存战斗机群!
所有‘神意级providence’驱逐舰,立刻启动牵引光束发射器阵列,设置为轨道炮预设模式!
武器官,所有质子鱼雷发射管装填待命,目标参数同步输入火控计算机!”
坦恩轨道炮,顾名思义,是坦恩将军发明并以其名字命名的一种革命性战斗策略。
旨在克服分离主义舰队远程火力投射的固有缺陷。
常规鱼雷的射程受限于其推进剂和制导系统,在这个交战距离上,即使是“灾厄号”装备的最大型导弹,在发动机燃料耗尽后,也会在距离目标五万五千千米之外就变成无威胁的惯性飞行体。
坦恩轨道炮的核心,就是通过舰载的引力波投射器阵列产生强大且高度聚焦的引力场,为发射后的鱼雷提供持续的、近乎无限的额外加速度来弥补这一缺陷。
毕竟,你无法有效拦截一个被引力场持续加速、速度无限接近光速的目标,如果距离足够远,其相对速度甚至能造成类似超光速打击的效果。
卡罗克虽然参与过多次运用此战术的战斗,但对于引力场发生器阵列如何精确协同运作、如何避免能量反噬等核心技术细节,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透彻。
他的目光被主传感器阵列上突然疯狂闪烁的警示图标吸引,引力场传感器正剧烈地报警,警示着战舰左右两舷出现强度极高、超出安全阈值的引力场异常。
整个舰桥瞬间被刺眼的红色和黄色警示灯的频闪光所笼罩,控制台上的数据显示屏疯狂刷新着数值,显示着从船尾到船头方向,像某种高能共振波一样循环往复的强力场脉动。
被冲击波推向他们的尘埃云和微流星体流,在“灾厄号”侧舷十门重型引力波投射器同步启动并增强能量输出后,被这股强大的弹弓效应反向加速,像无形的巨手挥出的沙尘,猛烈地射向下方巨大的戈尔姆行星大气层。
“所有参战舰船报告引力场投射器同步完成,达到预设参数,长官。”一个战术机器人用刻板的合成音汇报。
“发射引导校准鱼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