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论折节下交,刘备可是汉末最专业的(1/2)
第75章 论折节下交,刘备可是汉末最专业的
别帐内。
辛哲独自刨着碗中的饭食。
昨日被辛评一阵纠正,辛哲虽然明白了辛评的用意,但内心又有逆反心理作祟。
似辛哲这般出身不凡、家境优渥的世家子,在弱冠之年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愿受到家中长辈的约束,急于走出一条与家中长辈不同的道路来证明自己,以此来摆脱某某儿子的标签。
辛哲的想法,是符合人之常情的。
饱暖思大志。
当物质上能吃饱穿暖后,人追求的就是精神层面的温饱了。
正吃间。
徐庶的声音自外响起:“辛都尉可在?”
辛哲惊喜而应,起身出帐。
同为颍川人且又都背井离乡,兼之徐庶才识不凡、言语风趣,昨夜辛哲与徐庶聊得十分投缘,就差没直接喊声义兄了。
刚出帐,辛哲就看到了端着饭碗的徐庶,以及同样端着饭碗的刘备。
左将军?
辛哲顿时愣住。
刘备笑道:“昨夜幸有辛都尉辛苦护卫,我才能睡个安稳觉。”
如沐春风的笑容,洒脱豪放的言语,让辛哲不由生出了几分亲近感。
“护卫左将军,乃属下职责。”辛哲恭谨的向刘备行礼,脑中回想起辛评的教导和纠正。
昨日辛评说干了口水,让辛哲认同了那句“大将军在听大将军的,大将军不在听左将军的,左将军若与大将军不和,听大将军的。”
“都是自家兄弟,不必拘礼。”刘备一手端着饭碗,一手扶起辛哲:“辛都尉若不嫌我粗鄙,可愿与我入帐一叙?”
辛哲忙引刘备入内。
看到桌上尚未吃完的饭食,辛哲连忙又道:“左将军稍待,我这就唤人收拾。”
刘备制止道:“军营之中,诸礼从简。我都端着饭碗来了,正欲与辛都尉同桌而食。元直,你也别站着。”
徐庶笑了笑,大步向前,又招呼辛哲:“辛都尉,左将军不好俗礼,你也坐下吧。”
辛哲见刘备与徐庶虽然是主臣,但并未严格恪守主臣食坐之礼,反而如朋友一般同席而坐、同桌而食,更感惊讶。
思虑数息,辛哲也不再拘礼,坐下同食。
自古至今,餐桌上最容易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只是片刻间,辛哲就没了初时的拘谨,更与刘备谈笑风生。
虽说辛哲对敢于投笔从戎的班超颇为推崇,但识人无数的刘备能看破本质:
辛哲对班超的推崇是受到书籍的“浪漫”记载,实际上对战场的残酷知之甚少,真看到战场的残酷后,辛哲未必还会推崇班超。
故而。
刘备没有顺着辛哲对班超的推崇而大谈特谈,而是以卢植文武兼修为例子,来论证真正的大儒应该同时具备“上马能平乱,下马能治国,为人重信义,危乱见忠贞”的才能和品性。
若旁人这般说,辛哲或会嗤之以鼻。
但刘备是卢植的门生,又有东州名儒郑玄赠书六千余卷,还被袁绍亲自迎接并引为上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