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有了军师的刘备,天下英雄谁敌手(1/2)
第28章 有了军师的刘备,天下英雄谁敌手
虽然车胄让渡了权力且曹宣又举家依附,但徐州最大的势力并非车胄和曹宣。
不论是广陵太守陈登还是琅琊相臧霸,亦或者昌豨、吴敦、尹礼、孙观、孙康等人,其势力皆强于车胄和曹宣。
立足于乱世。
要么有深厚的家世名望,要么有强大的私兵部曲。
而这两者,车胄和曹宣都远不及人。
然而。
刘备与臧霸、昌豨等人交情浅薄,且又无法如曹操一般许诺官职爵位。
想要拉拢臧霸、昌豨等人,并非易事。
闻言。
诸葛亮笑而不答,示意庞统,欲将表现的机会让给庞统。
庞统不愿诸葛亮谦让,亦示意诸葛亮先说。
见状。
刘备笑道:“既然二位军师皆有良策,不妨将计写于掌心,看相不相同。”
于是刘备唤人取来笔墨,让诸葛亮和庞统各自将计策写于掌心,然后一起打开。
但见二人掌心,皆是“离间”二字。
三人相视大笑。
古往今来,离间计是最常用的计策。
秦扫六合时,频繁使用离间计且屡屡得手,郭开更凭此计以一己之力干掉赵国的两大战神。
可见一斑。
笑毕。
刘备道:
“昔日,曹操在兖州时曾以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兖州乱起时,徐翕、毛晖二人皆叛曹操;后来曹操平定兖州,徐翕、毛晖亡命逃奔臧霸。”
“及至吕布覆灭,曹操欲诛徐翕、毛晖二人,令我前往琅琊见臧霸,欲令臧霸献徐翕、毛晖二人之首。”
“臧霸受曹操存命之恩,既不愿违命,又不愿背义出卖徐翕、毛晖二人。以‘王霸之君可以义告’为由,请我代为向曹操辞命。”
“曹操感念臧霸气节义气,不仅盛赞臧霸仁德,还以徐翕、毛晖为太守,以示不计前嫌。”
“吴敦、尹礼、孙观、孙康等人,此后更为敬重臧霸,且此数人又一向以臧霸为尊,极难离间。”
顿了顿。
刘备又道:“昌豨虽曾与臧霸等人同在泰山聚众为寇,但此人一向自恃其才略过于臧霸等人,与臧霸等人貌合神离。若用离间计,唯有昌豨或有机会。”
虽然跟臧霸、昌豨等人交情浅薄,但刘备在接替陶谦自领徐州牧时就对臧霸、昌豨等人有过密切关注。
之后数年,虽因各种原因而未能与臧霸、昌豨等人密切走动,但刘备对臧霸、昌豨等人的过往和秉性,颇为了解。
故而在诸葛亮和庞统皆欲用离间计后,刘备能精准定位最适合且最有机会被离间的人:盘踞在东海的昌豨!
或许是曹操不喜昌豨为人。
亦或者是曹操不希望臧霸、昌豨等人铁板一块。
在分封泰山六将时,曹操将原有的郡国诸县区域打碎重组,将六将各自的势力范围合法化。
故而。
曹操以臧霸为琅琊相,孙观为北海相。
又分北海国和琅琊阁,增设东莞郡和城阳郡,以尹礼为东莞太守,以孙康为城阳太守。
又以昌豨为东海相,且分东海国增设昌虑郡和利城郡,以吴敦为利城太守。
而昌虑郡,虽然仅辖昌虑、合乡两县,但两县位置特殊,是把控徐州通往曹操大后方兖州的战略要道。
唯有昌虑郡,不仅不在泰山六将控制范围,曹操还令中郎将王忠驻兵昌虑。
单从地理位置上看,臧霸等人还能向外扩张,跟袁谭争抢。
而昌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