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修炼风遁(1/2)
第525章 修炼风遁
齐仁天尊之名,李相鸣如雷贯耳。
这是道教三大天尊之一,世世代代受到修真界的供奉。
如青羊道人初入蒲东,在荒无人烟的蒲阴山外修建道观,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普济、齐仁和御明三位天尊的雕像捏出来,摆在正厅,日日参拜。
别说青羊道人,就算是李家这样的世俗家族,在祭祀先人之时,也要祭拜三大天尊。
无他,世间万法,皆来源于道。
普济天尊,其实就是陈祖!
陈祖不仅提出修真论和灵根说,还在只有炼气士的上古时期,提出筑基的概念,可以说,他开创了道途的先河。
道教因此认定他是道教先师,并尊为普济天尊。
而齐仁天尊,则是道教的创始人!
中古时期,修真界依照陈祖的理念,得到长足发展,有惊才艳艳之辈,在筑基后面,又自创金丹法门,将修士伟力,推到了新的高度。
然而,之后的修真界便停滞了下来。
当时的修士,已经普遍意识到法力的重要性,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丹田能装载的法力就那么多,仿佛金丹已是道之尽头。
齐仁天尊横空出世,不仅提出仙人假设,将道教发展壮大,还首先提出“凡躯终有限,返濮始近道”的理念,开创了一条从未设想的道路。
即以元婴之躯,再续道途!
更为夸张的是,齐仁天尊又完善了后续的多个境界,并一一验证,最终成功飞升。
自他之后,道教的威望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凡修炼之人,皆以道修自居。
尽管如此,道教也没能如齐仁天尊所设想那般,永存于世。
这个臃肿的教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御明天尊作为中兴者,组建道庭,强行将道教续命了十万年。
但在御明天尊飞升后,道教顷刻间分崩离析。
不过,道教虽然没了,修真界的发展却愈发蓬勃,数以万计的宗门崛起,有的继续以道门自居,有的则自立门户。
尤其是进入近古时期,传统的修真四艺,一下子扩充到百艺,大大丰富了修真界的手段和资源。许多修士不必进入宗门,也能修炼下去,修士的数量百倍于从前。
话说回来,齐仁天尊还有一个特殊身份!
根据修真界考证,陈祖所在的年代,最多修炼到筑基境界。而齐仁天尊,则是修真界第一个明确记载飞升的仙人!
这些都不算是秘密。
但异灵根的源头,竟也在齐仁天尊身上?
刘雄玉似乎知道李相鸣的震惊,给了他好一阵消化时间,这才继续道:“你应该听过雷法吧?”
“嗯。”
李相鸣点了点头,他不仅听过,还见过!
当时在绿云洞,他险些没被赵月的掌心雷给轰死。
刘雄玉再问:“那你可曾听说过风法、冰法?”
李相鸣想了一下,轻轻摇头。
修真界好像没有风法、冰法的概念。
至少他从未听说过。
刘雄玉解释道:“这是因为除了齐仁天尊,其他异灵根修士都不愿将自己的本事传出去。时至今日,雷法已在修真界广为传播,不少大宗门都有雷法传承,所以你看到雷法修士,不会去想他们身上的异雷灵根,这是正确的。他们本就没有所谓的雷灵根。
其他异于五行的法术,在修真界几乎见不到。世人对这些特殊的能力好奇,又苦于没有了解的途径,只能将它们的存在,继续归咎于盛极一时的异灵根假说。
等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所谓的异灵根,就变成了后天灵根,与先天的五行灵根区别。但真正能够了解它们真相的,依旧是极少数人。”
李相鸣恍然大悟,他初次见到赵月出手,将其认为雷法修士,而看见刘雄玉的风遁,则认定其为异风灵根修士。
这是下意识的判断,他自己也说不出缘由。
原来是雷法的存在感,远高于雷灵根。
李相鸣有些激动,起身问道:“莫非刘寨主也没有风灵根?”
“我说了,不存在风灵根!”
刘雄玉斩钉截铁,随即缓了一口气,答道:“如果有,它也应该被称呼为风法。紫阴洞苏家便是风法的传承者,并且传承多年,我最多追溯到那位从无量剑宗出走的苏氏元婴。之后苏家风遁便绝迹多年,直到妙音真人出现。
妙音真人虽然擅长音律,常以琴音对敌,但她的风遁同样令人闻风丧胆。而我们在地宫遇到的那位‘妙音’竟然不会风遁,且宣称精通傀儡术,简直破绽百出。不过她应该也是苏家后人,否则不至于驻守紫阴洞,就是不知道她冒充妙音真人的目的何在。”
李相鸣听到这里,这才明白当初刘雄玉为何一口咬定妙音真人是假,原来是对方没有苏家标志性的风遁。
苏晴好像也没有。
两位苏家后人,都不会风遁,这未免太奇怪了吧?
李相鸣表情有些疑惑。
“这并不奇怪!”
刘雄玉补充道:“我尽量说得详细一些,灵气有五行之别,法力却没有。这是因为无论何种灵气,经过灵窍的淬炼,都会变成相似的法力气团,区别在于它们是否更多、更精纯罢了。
但法术又有属性之分!
原因在于灵窍的多样性。大部分灵窍,都只能起到将灵气淬炼成法力或者提纯法力的作用,少部分特殊灵窍,却让法力滋生变化。不同的变化组合起来,能够产生质变,最后释放出效果惊人的五行法术。
你可能会想,灵窍只能诞生五行法术吗?
事实上,差不多是这样。
单个灵窍对法力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修士们练习法术的目的是什么?不正是为了杀伤敌人吗?
复杂的灵窍组合,会让法术的释放变得漫长,没有实战价值。加上对灵窍认知的局限性,以及陈祖‘灵根说’早早就将灵气和灵根划分五行,导致古修普遍认为,五行法术便是法力的全部运用。
其实仔细想一下,即便是五行法术本身,也是有区别的。你是水法修士,应该和同族的水修切磋过吧?”
李相鸣不由点头。
他和李相成曾一同修炼过“魅影骇浪”这门法术,李相成钟爱于势,而他偏向于巧,最终两门相同的法术,所展现出来的效果略有不同。
此外,章敏、方仁奎等绿云洞精英弟子的“惊涛裂空掌”,也与他的有所区别。
刘雄玉摇了摇头:“这只是你们对法术的理解不同,导致你在搬运法力的时候,会习惯性地更多或者更少刺激某个灵窍。
如果是刺激众多全然不同的灵窍呢?
有人的水法温度极低,寒气即可杀人;有人的水法一滴千斤,既能有效压制敌人,也能凭借密度带来的防御力保护自己;还有人的水法,具备腐蚀性,就连法器都能溶化。这不是异水才有的能力,而是修士实打实可以修炼出来的!本质上,它们还算作水法吗?”
李相鸣微怔,一时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刘雄玉又道:“它们之所以与你理解中的水法大相径庭,在于使用的灵窍组合不同。古修难以突破思维的局限性,所以他们的时代,不仅没有其他属性的法术,就连五行法术的类型也很少。齐仁天尊却不走寻常路,通过不断挖掘灵窍的奥秘,尝试各种办法,最终独创出了雷法。
雷法要用到的灵窍,远超普通的五行法术,风法同样如此。二者的区别在于,雷法经过几个时代的传承,虽然散落四方,但总体变得成熟,所用的灵窍倍减,修炼难度也大大降低。而风法长久以来都是吝教自专,缺乏交流,这让它们的修炼难度还停留在古时候。即便有个别宗门获得风法,也经常自己就断了传承。
环云寨就是典型案例。
他们作为苏家后人,一直保留着风遁传承,哪怕找不到紫阴洞,也有机会立足于世。
然而,环云寨直至被灭门,也没有人修炼出风遁。
我本是木崖子派到环云寨的卧底,后与苏晴互生情愫。当时木崖子不断追杀苏晴,她无奈之下,只好同意让我一试。我修炼了足足三个月,略有眉目,还以为就此能摆脱木崖子。却不想木崖子已经追上我们,最终将苏晴带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