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募兵(2/2)
十几名兵士手持长戈维持现场的秩序。
登记姓名籍贯的书令,忙得满头大汗。
登记过,领过写著编號的竹牌,就去校场考试。
考试三项,视力,气力,耐力。
视力不用多说,就是站在一定距离,考官用竹鞭点著木牌上的图形,让考生识別。因为当时识字率很低,基本都是文盲,所以用图形代替。
气力是抱石墩,抱起走一定的距离算合格,淘汰一些身体素质差的兵源。
耐力是跑步,绕著校场跑两圈,大约两里路,而且还用沙漏计时,在规定时间未到达终点者淘汰。
各方面合格的考生,当即领到校场一边搭建好的敞篷里,大碗的麵条管饱,麵汤上飘荡著熬炼过的猪油,还撒著翠绿的葱。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这份伙食,很多平民百姓家过年都不一定吃得上!
司厨打饭的老兵,每打一碗麵,就不厌其烦地念叨,“尔等要记得吃的是吕布將军的饭,吕將军仁德,爱兵如子,是尔等的福气。但凡有心生二志的,天地不容!”
新兵们捧著碗筷,早就垂涎三尺了,纷纷点头附和。
一股股的香气,隨风飘扬。
在场的人都不禁深吸一口香气,沁人心脾,真太香了,口齿生津,直咽唾沫。
大家腹中嘰里咕嚕地响起来,相视尷尬地一笑。
街坊邻居有熟悉的,还互相打趣。
“哟,老李你也来了,你瞅你都快四十了,老眼昏,如何能从军打仗,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家里那如似玉的嫂子不是便宜了旁人。”在古代,人们寿命短,所以有七十古稀之说。放在后世,百岁老人也不稀奇了,四十岁更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呸,你这怂鸟也敢取笑俺,俺终日打铁,这膀子气力,就怕二十岁的小伙也比俺不过。”一个满脸鬍子的大汉忿忿地道。
旁边一个士兵听了,上下打量他,问道:“你是铁匠?”
李姓大汉忐忑地点头。“小人李信,本是城中铁匠。”
“好了,你不用考试,直接录用了。將军下令,徵召铁匠十名,锻链刀枪,打制盾甲。月俸四百钱,粟米两石。”
李信大喜过望,在太平时候,这个僱佣价钱並不高,但现在百业萧条,这份收入足以养活妻儿家口。
士兵將他领到一边,管物资的仓曹將一吊安家钱和一袋粟米发到他手上。
李信颤抖著手接过,噗通跪地,嘴唇哆嗦地道:“谢谢將军仁德!”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家里已经断粮两日,小儿嗷嗷待哺,他抱著试一试的心態来应试募兵,谁知道竟被幸运地征为铁匠,重干老本行。
看著李铁匠兴冲冲地离去。
排队的队伍里,也有数人出列呼喊,“小人也会打铁。”
“小的祖传打铁。”
“小人三岁就会打铁。”
有人笑骂道,“你三岁还尿炕吧。”
眾人鬨笑。
兵士將报名的铁匠收拢过来,一一登记。
吕布军营热火朝天,各种情况都被有心人收集起来,匯集成一条条消息,传递到某处。
“吕布收买人心,其志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