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危机(1/2)
在裤衩台的解说间里,段轩眉头轻皱,目光紧盯著球场,带著一丝疑惑,朝著陶威开口询问道:“陶指导,您看这3 - 2 - 4 - 1阵型,明显是以进攻为导向吧?可就算主打进攻,为什么图赫尔会把富克斯和尼科-邦格特提到前卫线上呢?”
图赫尔在中场休息后的这一番战术调整,著实令人大跌眼镜。他不仅让防守型中场卡尔汉后撤,与诺维斯基、博-斯文松共同组成三中卫防线,稳固后场;还安排尹锋退后,和埃尔金-索托搭档成为双后腰,加强中场的组织与拦截能力;最后,更是让富克斯与尼科-邦格特这两名边后卫摇身一变,担任边前卫。
如此一来,霍尔特比和尤金-波兰斯基的位置也相应变为中前卫。
陶威闻言,微微低头沉思了片刻,隨后抬起头低声说道:“这两名边前卫前提,大概率是为了强化前场的防守强度。再加上卡尔汉和尹锋的后撤,中后场在出球以及攻防转换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不过,这一战术並非毫无破绽,一旦对方打穿我们的两条边路,科隆队便能长驱直入,直捣我们的禁区腹地。”
范大炮此时也忍不住嘖嘖称奇:“图赫尔这教练,可不简单吶!他这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科隆队,我现在后场的防守强度有所下降,可我的进攻火力却更猛了。至於要不要主动进攻,让科隆队自己掂量著办。”
范大炮所言极是,此刻的科隆队,正陷入两难的困境之中。若攻出去,一旦进攻失败被美因茨队打反击,以美因茨中前场多达7人的攻击群火力,科隆队的防线极有可能被瞬间击穿,落得个千疮百孔的下场。
可若不攻出去,两球落后的局面,无异於坐以待毙,而且赛后面对球队的球迷,也难以交代。
不过,德国球队向来都不缺乏勇气与斗志。经过几分钟的短暂犹豫,在第49分钟,科隆队果断做出换人调整,连换两人。其中,6號坦纳-亚尔钦被25號马图西克换下,27號克莱门斯则被17號佩佐尼替换上场。
马图西克和佩佐尼均是站在前卫线上的进攻好手,他们两人以中锋、边锋位置为主。再加上能客串前锋的7號弗莱斯、19號雅雅洛,科隆队在场上实际摆出了五名前锋的进攻阵型,意图凭藉强大的攻击力扳平比分。
看到科隆队和美因茨队都没有选择保守战术,而是毫无保留地释放球队攻击力,展开对攻大战,无论是两队的忠实球迷,还是中立球迷,都瞬间兴奋起来,整个球场的氛围被推向了高潮。
场上的局势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科隆队换人之后,边路传中、两翼齐飞的打法立刻展现出强大的威力。波多尔斯基在大禁区附近多次获得射门机会,一次次极具威胁的射门,犹如一颗颗炮弹,朝著美因茨队的球门轰去。
若不是美因茨队门將韦特克洛犹如天神下凡,发挥神勇,凭藉著出色的反应和高超的扑救技巧,一次次化险为夷,波多尔斯基恐怕早已完成帽子戏法。
而科隆队的防线,此刻也同样面临著巨大的压力。前场排出五名前锋\前卫的阵型后,中前场的防守厚度几乎荡然无存。反观美因茨队,攻击群多达七人,攻势如潮。下半场开场二十多分钟,除了尹锋尚未有射门尝试之外,美因茨队至少有六名球员尝试了八脚射门。
可惜的是,尹锋的队友脚法稍显逊色,再加上科隆队门將法德-穆恩卓耿状態渐入佳境,高接低挡,力保球门不失。儘管科隆队的球门在美因茨队的猛烈攻击下岌岌可危,却始终没有第三次被洞穿。
“继续进攻,继续压上,压上去,全部给我压上去!”
场边,图赫尔情绪激昂,双手挥舞,大声指挥著球员们继续保持进攻態势。今天这场比赛,不仅球员们踢得热血沸腾,作为主教练的他,也被这激烈的比赛氛围点燃了激情。况且美因茨队在主场手握两球领先的优势,容错率相对较大,这也给了他大胆进攻的底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