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天后娘娘的反差!捏耳朵和骂杨易!(1/2)
第226章 天后娘娘的反差!捏耳朵和骂杨易!
逼宫到了这份上,倒也进行不下去,
被金政明左一句蠢材,右一句蛀虫,哪怕是朴义熙是抱著故意给金政明下套目的而来,也是气的差点吐血,这场请君罪己詔的闹剧不了了之。
半个时辰后。
朴义熙从王宫离开,乘著轿子前往宫城附近的一座华贵的府邸。此处乃是金城之內寸土寸金之地,毗邻王宫与寺庙。
这座府邸颇为宽阔,门前掛著一面金色牌匾,府邸前两尊雪白玉狮子聂立,漆红的大门兽面衔环,颇有威严。
片刻后。
府邸內。
“见过主上殿......
朴义熙恭敬的朝面前身著深紫窠纹圆领袍的胖子。
其人长得白白胖胖,头戴七皂纱冠,腰缠玉跨带,看起来像是套著锦衣的肉山。
朴义熙乃是新罗的调府令,权力地位在新罗也算是位高权重,但是面对此人却是恭敬有加,此人正是当朝新罗王弟金仁泰。
金仁泰笑呵呵道。
“朴府令客气,坐吧。”
朴义熙没有去坐,而是嘆了口气。
“回稟主上殿,您吩附的事情,微臣没有办好。”
金仁泰也不生气,依然是笑道。
“给我说说..::
,
朴义熙隨即將在王宫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包括金政明骂他们的话一字不落的敘述给金仁泰。
他正是奉了金仁泰的命令带领一帮大臣跑过去“逼”金政明下罪己詔。
忽悠金政明的那些话都是他信口胡说。
什么《大唐日报》的月旦评如何如何,新罗百姓如何,如何。
大唐的月旦评的確是有些影响,但是毕竟新罗距离大唐比较远,传播的速度不快,整个新罗国的百姓还有许多不知道此事的。
之所以让金政明下罪已詔,正是为了確认其罪名,好让金仁泰逼宫上位毕竟这王位要是你金政明做不好,导致民怨沸腾,他金仁泰手里有大半朝臣支持,又有一定的兵权,未必不可做这新罗王。
只是他没想到金政明最后猛喷了他们一顿。
金仁泰听完之后,却也没有怪朴义熙,而是抚掌笑道。
“也好,看来我这王兄的確是怒火攻心了,这般唾骂大臣,只怕是將整个新罗朝廷的官员全都骂进去了,下不下罪已詔倒也无所谓..:::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讎。”
“加上我这位王兄之前给金城官员来了一次大清洗,早已经惹得不少官员不满,如今,时机已到...
”
半个月后。
大唐。
长安。
“咦?你怎么又来了?”
长孙璃月刚一进门就听到太平公主殿下不耐烦的声音。
她笑眯眯道。
“听说公主殿下生辰,璃月便想著公主府內必有大宴,所以过来蹭蹭饭。”
“啸,对了,杨郎人呢?”
太平:“
演都不演了,这小蹄子。
公主殿下这几日忙活著到处去寻“二娘”的蛛丝马跡,倒是忘了跟前还有个小狐狸精。
她没好气道。
“还在宫里跟母后商议政务呢。”
“对了,怎么就你一个人?”
“尉迟秀呢?”
“本宫怎么好久都没看到她了?”
长孙璃月听到杨易不在府邸,美眸中的笑意消失的无影无踪,她撇撇嘴道。
“公主殿下跑到剑南道的时候,鄂国公尉迟循毓被调任到黔中道黔中道观察使.....
“秀秀就跟著她爹去了黔中道,走的时候来赵国公府拜访了我,还留下一封信叫我代为转达给公主殿下。”
“哦,对了,这信回头我让人送过来。”
太平一证,美眸瞪起,一肚子气。
“那你怎么不早点给本宫。”
虽然她跟尉迟秀关係不错,但是近两年来,关係又突飞猛进,更亲密了一层。
公主殿下的毒舌,正好欺负尉迟秀这个唯唯诺诺的软萌妹纸,反正尉迟秀也只能委屈巴巴的给她欺负。
只有长孙璃月才会跟她对喷,所以公主殿下对尉迟秀还是颇为喜欢的。
骤然听到尉迟秀离开,而且还交代了长孙璃月信件,结果长孙璃月压根到现在没给,让公主殿下心里恼火的很。
长孙璃月却是不怕公主殿下,笑吟吟道。
“公主殿下也没早点问啊。”
“说起来也不能怪璃月。”
“公主殿下跑到剑南道呆了那么久,璃月早就將这件事给忘了,直到今日被公主殿下问及,才想起来。”
“殿下要是能早点问,那璃月说不定就能早点想起来。”
太平:“
她额头血管暴跳。
这疯女人又特么来强词夺理!
含元殿內。
“新罗传来的消息,金政明忽然身染重疾,王弟金仁泰第一时间控制了整个王宫,第二天就暂代了金政明处理政务.....
公武皇后语气平静,慢悠悠道“新罗国內果然是一片暗涌。这金政明只怕是不可能有机会再掌权了。”
杨易也有些意外。
虽然他確定新罗国接下来必然会时局动盪,但是也没想到有人会篡位。
武皇后警了他一眼。
“本宫召你入宫,正是有两个问题要问你。”
“第一,金仁泰要归还契丹松漠都督府辖地,请求我大唐取消登州、莱州禁止新罗船只停靠补给的命令。”
“第二,是否还要向新罗输送假幣?”
迎著天后娘娘眼波盈盈的目光,杨易沉吟道。
“金仁泰服软,我大唐自无不可。”
“不过归还区区契丹松漠都督府的辖地还不够,必须重新尊称我大唐皇帝为天可汗,大唐为宗主国。”
“另外修改一切有关大唐的歷史杜撰,不得侵占任何我大唐的文化、礼节为已有。”
“这些全都做到,才能算是谈合作的基本条件。”
“至於假幣,那自然是不能停下的。那些高句丽遗民著咱们送过去的假幣,在新罗境內兴风作浪,可谓是酣畅淋漓。”
“一个半死不活的邻居才是好邻居,娘娘为何忽然有此异议?”
“按照之前咱们商量的,这货幣策略还未到真正发挥它该有的威力的时候呢,这个时候停止太过得不偿失。”
武皇后揉了揉眉心,淡淡道:“本宫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奈何户部的官员总是跑到皇帝和本宫面前叫喊著钱不够了。虽然铸造假幣只需要三成的铜含量,但是送出去多了,折合下来也是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杨易摇了摇头,缓缓道:“此计策绝不能停下来,我大唐至今至少也输出了將近数十万铜钱出去了,要是现在停止了假幣的输送,那么这笔钱就等於我大唐全都打水漂了。”
“虽然这点钱换回新罗国的秩序崩溃,向我大唐俯首帖耳,颇为值当,但是如果能够將此策略的利益最大化,为何要止步於此呢?”
“只要这些假幣继续输送下去,不出一两年新罗国物价飞涨,新罗国的货幣『和同开”必然贬值,到时候低价收购“和同开”,就能够將新罗国的铜金属大量外流到咱们大唐。”
“到时候我大唐的铜储存量將会达到一个巔峰,那时,新罗可不只是对我大唐俯首帖耳了,我大唐想要新罗崩塌也只是一念之间。”
武皇后缓缓点头,这是杨易当初跟她讲的话,虽然还未实现,但是武皇后並不怀疑杨易的计策,因此她也是完全为杨易撑腰的,否则这个计策也早就停下去了。
武皇后稍作沉吟,隨即笑了笑道:“杨卿,本宫明白你的意思,也支持你的想法,但是你也知道这朝中並不是所有官员都像你这般深谋远虑.....”
“大部分人守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利益,颇为短视。”
“户部的官员看著户部的钱一天天的变少,心急也是情有可原,本宫不怪他们短视。不过你也放心,这件事情本宫会继续支持你下去。”
杨易略作沉吟,隨即缓缓道:“娘娘,关於此策,其实微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补充.....,
武皇后凤眉一挑,略有些异的看著杨易:“还有补充?你说说看。”
杨易沉声道:“我大唐现在商业越来越繁荣,自从打破了坊市隔离制度之后,大唐城中处处可见店铺。可以预见,至少在十年之內,我大唐的商业將会膨胀到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步,这种情况之下,沉重的钱幣已经不足以便於携带了。所以微臣以为完全可以製造纸幣来代替钱幣。”
武皇后忍不住打断道:“纸幣?”
她的语气充满不可思议。
杨易也没有在意。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恐怕还不知道纸幣的概念。
他又耐心解释道:“就是用特殊的纸做成的货幣,同样的纸,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標记將它分类为价值不等的货幣。”
“一张薄薄的纸幣至少可以取代一贯钱。如此一来,钱幣携带便利了,有利於商人行走各地做生意,我大唐的商业將会再上一个台阶。”
“而对於新罗而言,我们在与新罗谈生意、谈合作、谈条件的时候也可以要求用大唐的纸幣来结算,等到新罗的物价膨胀到一定程度、他们的货幣贬值之后,我们就用大唐的纸幣去收购他们的铜幣。”
“这样一来,不仅將他们的铜金属全部抽离到我大唐,增加我大唐的铜储存量,而且还能够让他们依附於我大唐的纸幣。”
“不仅如此,微臣最终的梦想便是让大唐的纸幣通行在东方各个国家,成为整片东方大地上最有信誉、最值钱的纸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