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这就勾搭上了?公主殿下的黑脸!(1/2)
第163章 这就勾搭上了?公主殿下的黑脸!
杨易和褒圣侯裴崇基的爭论从朝堂之上传播出去,引得长安城內不少人频频注目。
嗅觉敏锐的大概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大唐的未来似乎隱隱有些变化,被某位家令横衝直撞的插进来,颇有些风云变幻之感。
至少在这次朝会之前,没有人想到这位杨家令对科举的插手,却是意图掀起文脉之爭。
儒学自董仲舒罢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早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看现在的架势,似乎一场全新的文化革新运动即將席捲大唐。
几年前薛元超、王勃等人扫除文坛颓风的变革就已经是颇为牵动人心,后面形成“积年綺碎,一朝清廓”、“后进之土,翁然景慕”的局面。
但是此次杨易號称圣贤无用,並天下学问为一家的张狂言论,还是引得天下人震惊。
不过这论调摆出来,但是长安的《大唐日报》则是登刊一篇有关杨家令的文章。
这文章中只提了三个问题。
“日何以东升而西落?”
“苹果缘何坠地,而非飞天乎?”
“雨雾初晴,天际现虹,其色斑斕,然此诸色何起焉?”
这三个问题引得长安城內眾人纷纷討论,不少人觉得这问题颇为无趣,太阳东升西落那不是常识吗?
何必当成一个问题来大费周章的去思考?
本是天经地义。
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杨易提出的问题颇为感兴趣。
不管怎么说,算是给大唐投下了一颗石子,至於这涟漪会盪到多远,影响多少人,却又不是杨易所能控制的了。
公主府內。
“你对圣贤之道弃之如嫩履,而这物理,又是什么学问?”长孙璃月好奇的眨了眨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你问的那三个问题,也是跟著物理有关?你知不知道你这三问已经被不少好事者称之为杨氏三问。”
杨易一汗,自己现在发的这三问,日后搞不好会成为大唐物理学史上的开端,说不定还得上教科书。
那自己是不是得给自己留下一些帅气的自画像?
不然那些画师给他画丑了怎么办?
他的脑海里思维渐渐发散到离谱,不过还是摇了摇头,迎著长孙璃月的目光,微微一笑。
“物理,就是事物的道理、规律。”
“《庄子·天下》中提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这万事万物都有自已运行的规律和道理。”
“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总结、利用。”
“就比如这望远镜,便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望远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两相结合,再通过试验,就能將望远镜製作出来。”
“若是不能够发现规律,再加以总结、利用,如何能够將望远镜製作出来?
”
“发掘事物本身的道理,便是物理。”
“发现事物现象、总结其规律的法子便被称之为科学。”
他的话落下,旁边的红袖、尉迟秀听得云里雾里,面面相。
这个对她们来说实在是太深奥了,还不如去看两本话本来的自在一些。
红袖旋即站起来,萌噠噠道。
“杨家令,奴婢给你们倒杯茶吧,你们继续聊。”
旁边的尉迟秀也是站起来,连连点头。
“我也去。”
听这些听不懂的东西简直是折磨。
红袖也顾不上要替公主殿下监督长孙璃月有没有勾引杨家令了,跟尉迟秀迅速逃离。
杨易倒是没在乎两人偷溜,作为一个中学老师,红袖、尉迟秀脸上茫然无措的表情,实在是不算什么特別奇怪的事情。
长孙璃月倒是若有所思,修长的睫毛微微颤动,让杨易颇为欣慰。
这位长孙小娘子要是能来到现代,必然是所有老师都喜欢的女学霸。
长孙璃月眨了眨黑白分明的眸子,笑吟吟道。
“你是想要为大唐培养一批具有和你一样才能的人才出来?”
“不过恐怕要得罪那些儒生,毕竟在他们眼里,你的那些可谓是奇技淫巧,
还想要挤压他们儒学的空间,往大了说,这是文脉道统爭夺,他们必然视你为仇敌。”
她在才能二字上著重了语气。
毕竟她也看的出来杨易的思维方式与当前大唐的主流完全不同。
这位被天后视之为麒麟之才的杨家令,似乎完全不在乎所谓圣贤经世之学,
更多则是在乎那些大儒眼中的奇技淫巧。
杨易点了点头,掸了掸身上的灰尘。
他眉毛微微挑起,笑道。
“如果我说日后终有一日,我的这点奇技淫巧才是世界的主流,才是强国之根基。”
“那些儒学典籍,只会沦为教人的学问,而非今日独尊儒术,你会信吗?”
长孙璃月一证,深深的看著杨易。
她第一次接触杨易便觉得她跟杨易是同一种人,是那种绝不甘心於默默无闻的人。
人生短暂,势必要如流星闪耀。
不过她现在才发现,自己这位杨家令相比,无论是才能还是野心,抑或是自信还是差远了。
杨易这股自信可谓是近乎狂傲。
自汉代以来,儒学便是歷代统治者都尊崇的学问,孔子被歷代皇帝追封,才有了今日的神圣地位。
而在杨易口中,他的学问才会是日后的主流。
这太狂了。
诸子百家爭鸣的时候,也没有哪个学派说自己一定会压倒所有,成为主流。
不过....
她就喜欢他身上的这股狂傲。
长孙璃月唇角一勾,笑吟吟道。
“信,我当然信。”
杨易轻笑,也没有问长孙璃月是为什么信。
他认真道。
“我不是说这些儒家学问不好,只是这些教人的东西最多只能教导出一个人人都是君子的国家。”
“但是如是要防范他国的入侵,光靠懂得“仁义礼智信』还不够。”
长孙璃月若有所思,黑白分明的眸子眨呀眨。
“可是儒家也有骑射之术,先秦儒士,都是文武双全,便是我大唐也是如此业“数十年前,太宗皇帝在位的时候,王玄策奉命出使天竺,恰逢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於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还劫掠了王玄策携带诸国进贡的礼物,王玄策逃离之后,到达吐蕃后,仅自已一人,背靠大唐威势,发文徵召临时军队,得到一千余吐番兵、七千泥婆罗骑兵,隨后与副使蒋师仁灭天竺,所闻者,无不震骇。”
杨易微微一笑。
“璃月似乎误解了我的意思。”
“你所言不过是一人之力能够做到的极限,闻之让人嚮往先贤风采。”
“不过,若是有朝一日,敌国军队所装备的武器,是你十倍、百倍也斗不过呢?”
“到那时,兵仙转世,又当如何?”
“人力犹有尽时,想要胜过敌人,终究还是要相差不多的武器,当武力相较能够平等的时候,智慧才能决出胜负。”
长孙璃月听得一愣,有些不可思议的瞪大眼晴。
“郎君的意思是,未来有可能会出现可以无视人力、物力,决定战场胜负的强大武器?”
跟聪明人说话还是方便的。
杨易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车在被我改良之前,也没有这么大的威力。”
“望远镜拿出来之前,谁能想到有这种类似於仙人千里眼神通,却靠凡人之力能够做出来的东西?”
“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儒学乃是修身修心。”
“而我所传物理之道,却是想造物。”
“这天下之大,不止大唐,海外还有诸多国家。”
“天下英雄犹如过江之鯽,怎么又会知道旁人不会悟得物理之道,从而造出强大的武器来侵略我大唐呢?”
“不用说不可能,先秦终六国,建大一统帝国,贏政號日始皇帝,恐怕当时决然想不到二世而亡。”
“望远镜出来之前,也没有人能想到凡人可以远视数里之外,如若眼前。”
“滑翔翼让我们能够短暂的飞起来。”
“未来虚无縹緲,谁又说凡人之力,究通天之学,不能让自已邀游星河呢?”
“与其如此,还不如我大唐开始就学习这物理,以免有朝一日,落后於人。
长孙璃月听得呆住,绕是以她的城府,也是被杨易描述的未来给震镊住了。
遨游星河?
自己挑中的这夫君,果真是不俗,这也太敢想了。
她忽然觉得自己以往的那些想法颇有些滑稽可笑起来。
什么长孙氏的復兴,给长孙氏留下一个聪明的血脉,让大唐留下长孙璃月的痕跡等等。
这些跟杨易所言比起来,都太渺小了。
好一会儿。
长孙璃月才勉强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
她朝著杨易眼神复杂的笑了笑。
“难怪你看不上孔崇基那些人.::::
“这些在乎眼前利益的蝇营狗苟之辈,比起你来,实在是差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