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太平:什么?那晚你看见了?(1/2)
第158章 太平:什么?那晚你看见了?
接下来数日。
公主殿下看杨易的眼神略有些不对劲。
她实在是难以忘怀杨易那晚將她挠痒痒挠的都快虚脱了!
这斯居然丝毫不顾她的恳求,实在是太过分了。
公主殿下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找机会狠狠报復这傢伙一顿。
“殿下.....:”红袖匆匆的走进来,恭敬道,“宫里来人,天后娘娘说五日之后的元日庆典,要放在乾元殿里举办,让您勿要忘了。”
太平隨意地答应了一句。
她现在满脑子心思都在算计杨易身上,哪里还会在意这些事情?
元日宴会也不是第一次参与了,她完全驾轻就熟,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红袖匯报完正准备离开,忽然被公主殿下叫住。
太平有些认真地看著红袖:“你说..:::.如果是你被挠痒痒了,你会怎么报復回去?”
这话让红袖大惊失色,连忙弯下腰来求饶道:“公主殿下饶命,那晚奴婢不是故意偷看的,也不知道杨家令挠您的脚心。”
太平一愣,眸子瞪大,有些愣然:“什么?那晚你看见了?”
红袖这才反应过来。
矣,不对,公主殿下没有发现她吗?
她呆呆地抬起头,迎上公主殿下然的自光,两人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
太平面无表情地將下巴抬起,淡淡道:“你过来,本宫要戳瞎你的眼晴。”
红袖连忙捂著眼晴:“公主殿下饶命啊,红袖真的什么都没有看见。”
越是接近年关,六部的任务反而是越发繁重,因为要將整个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匯报给皇帝和天后娘娘,若有差池必然会被责怪下来。
含元殿內。
两个年轻男子朝著武皇后纷纷行礼:“侄儿见过姑母。”
武皇后微抬一手,自光不冷不热,淡淡地扫了一眼两人。
她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是闪过一丝厌恶。
这两人的面相让她不由得想起了他们的父亲武元庆和武元爽。
自己年幼的时候可没少被武元爽和武元庆侮辱欺负。
当然,武皇后向来也不是什么善类。
在成功当上皇后,掌握权力之后,很快就將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贬謫到偏远地区。
这两人到任之后也很快就死了,也算是报了武皇后的一箭之仇。
不过童年的阴影不会那么快过去,武皇后仍然深深厌恶著两人。
不过此时她却不得不將两人的儿子招进宫来。
即便她再厌恶武元爽和武元庆,但是武皇后也深深清楚地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厌恶,武氏子弟终究跟自己流淌著一样的血脉,也只有他们才值得自己信任。
李唐皇室再如何尊敬她,但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自己掌握权力对於李唐皇室而言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
想要在朝堂之上永久地把握住权力,自己必须要有自己的党羽。
不然的话,她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同意杨易改革科举的举措。
改革科举的举措可以让她最大程度地获益,將那些出身低微的平民官员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些人虽然在朝堂之上占比不多,但仍然是一股力量。
若是能够聚沙成塔,依然是一股不可小的力量。
在宫廷之中奋斗多年的武皇后十分明白,每一分每一毫的力量都是十分珍贵的。
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扩充自己党羽的机会。
然而这些官员纵然一直忠诚於自己,但是一旦自己失势,又会有多少人愿意雪中送炭呢?
只有武氏子弟与自己一脉相承,利益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没有自己的庇佑,这些武氏子弟必然要从朝堂之上被踢出去。
所以不管这些武氏子第內心中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他们都必须忠诚於自己,
並且要將自己这位武皇后始终抬到高高在上的权位上,才能庇佑他们。
而武皇后也需要这样跟自己站在一根绳上的蚂作为自己的心腹。
这宫廷之中能够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武皇后哪怕不喜欢武承嗣、武三思,但是仍然將他们召回在自己身边。
武皇后淡淡地扫了一眼两人,两人顿时感觉心里一阵寒颤。
对於这位杀父仇人的姑母,他们连怨恨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这位姑母一念之下就可以让他们隨时死无葬身之地。
武皇后道:“你们从岭南回来也有一个多月了,一人担任尚衣奉御,一人担任右卫將军。在长安待得怎么样?”
武承嗣连忙道:“回稟姑母,侄儿担任尚衣奉御在宫中也见识了不少,著实让侄儿大开眼界。姑母在宫中一言九鼎,可见姑母威望之高。不过姑姑在宫中威望虽然高,但是这宫廷之外还是要受到陛下的钳制。姑母將侄儿从岭南调回来,
赐下尚衣奉御之位,侄儿心存感激,只是儿觉得这尚衣奉御不適合侄儿,侄儿想要做点其他事情为姑母分忧。”
旁边的武三思也连忙道:“侄儿也是这么想的,姑母身为皇太后之尊,又把握朝政多年,將国家治理得並井有条。但是那些官员却始终觉得这些功绩是皇帝和太子的功劳,侄儿著实为姑母叫屈。可见这宫廷之外若是没有自己的帮手,哪怕姑母在宫廷之中一言九鼎,在宫外也是捉襟见肘。侄儿直言不讳,还望姑母不要介意。侄儿觉得这些人欺人太甚,还请姑母能够將侄儿调到三省六部之中做个官职,也好为姑母在宫廷之外撑腰。”
出乎两人的意外,武皇后並没有什么表情,既没有笑意,也没有愤怒,只是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他们两人,深邃的眼眸让二人觉得自己的小心思仿佛都已经被洞穿。
寂静无言的大殿之中,扑面而来的威严和冷漠让两人脑袋一阵眩晕,双腿发软。
他们心里忽然有些后悔起来,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这位在宫中叱吒风云多年的姑母。
他们那一点小小的心机在姑母面前似乎毫无掩饰的意义。
武皇后沉默许久,直到两人几乎要承担不住压力跪倒在地的时候,武皇后才缓缓道:“你二人有心了。不过这三省六部之中,每个职位都十分重要,哪怕本宫身为太后也不能如此隨意地任命自己的侄子,不然叫別人说起来岂不是要说本宫徇私枉法?”
两人连忙跪倒在地。
武承嗣道:“姑母说的是,是侄儿考虑不周。”
武皇后面无表情:“本宫可以把你们送到三省六部之中。不过你二人要好好做出一番成绩,也不要让旁人小了我武氏子弟。”
两人仿佛心情如过山车一般,闻言抬头,一脸惊喜地看著这位深不可测的姑母,连忙恭敬道:“是,姑母。”
武皇后脸色平静:“这三省你们是进不去的,六部之中你们挑一个进去吧。
?
武承嗣、武三思闻言对视一眼,似乎早有准备。
武承嗣隨即恭敬道:“回稟姑母,我等愿意进工部。”
武皇后微微眉:“工部?”
武承嗣面露諂媚之色,连忙道:“回稟姑母,侄儿们以为姑母的功绩显赫,
非寻常皇太后可比,便是一般的皇帝也比不上姑母。所以这大明宫內的乾元殿无法凸显姑母的尊贵。侄儿以为应该建立一所更加庞大辉煌的宫殿,以彰显姑母的功绩,侄儿愿意將此事领头,为姑母建造这所宫殿。”
武皇后闻言心里微微一动。
她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侄子,不得不说这两个侄子虽然面相討厌,但是这话確实说到了她的心里去。
大明宫是皇帝李治建造的,如今她居於深宫之中掌权。
所行之事无不是名为皇太后,实为皇帝之举。
皇帝李旦对於她也是唯唯诺诺。
没有了李治的制衡,权力的膨胀让她的野心成倍增长。
一个人內心的改变往往会表现在於他对待外物的態度之上。
武皇后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达到了名副其实的权力巔峰。
换句话来说,除了她身上的皇太后的尊名,她与皇帝其实已经別无二致,自然不甘心於李治所建造的大明宫含元殿之內。
她也的確有过想法,想要將这些李唐皇室建造的宫殿打上自己的印记,甚至於包括三省六部。
她也想要將这些官职的名称改成自己的喜好。
只是这个大胆的念头她始终藏在心里,並没有说出来。
这两个侄子反倒是提出了適合她胃口的建议。
她沉默片刻,隨即缓缓一笑:“难得你二人有此孝心,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去做。”
“乾元殿由你们带人拆除,就在此地建造。”
“至於名字嘛,就叫万象神宫。”
武承嗣、武三思心里狂喜,知道自己是押对了宝。
他们连忙恭敬道:“是,姑母。”
片刻后。
待到他们退下去,武皇后孤身一人站在这明晃晃的大殿之中,空旷的大殿让她內心的野心疯狂肆意地生长。
她忽然冷笑一声,她要抹除李唐皇室在这里的一切痕跡,打上自己的烙印。
武皇后任命武承嗣、武三思为工部官员的事情倒是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给自家侄子揽职权,这在朝堂上並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尤其是皇室就更没什么稀奇的了。
只是之后流传出来的消息,却是让不少官员嗅到了一丝不同的地方。
这位武皇后居然想要拆掉大明宫的正殿乾元殿,將其建造另外一座宫殿。
这样的举动所蕴含的意义就有些不一样了。
要知道大明宫乃是先帝李治下令建造,乃是大唐权力的中枢,如今也成了大唐的代表。
大明宫的正殿乾元殿,也是大明宫的门面,恢弘气派。
如果武皇后將其拆除,建造自己的方象神宫。
其中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一时间不少大臣纷纷上奏陈词,希望武皇后將这样的举动收回。
又有人去稟报皇帝李旦,希望他能够阻止武皇后这样的行为。
而李旦始终一言不发,窝在自己的宫里,像是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
倒是那些上奏陈词的官员被武皇后斥责了一番,又打了回来。
作为天后娘娘,武皇后难得独断专行了一回,让不少大臣一时间唉声嘆气。
来济、郝处俊等人被革职的下场,他们还歷歷在目。
如今的武皇后手握赫赫权柄,又执掌大权,皇帝李旦不敢有丝毫肘,可谓是权力已经达到了巔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