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修罗场2.0,公主殿下完胜!(1/2)
第128章 修罗场2.0,公主殿下完胜!
春风拂过田野,翠绿的枝叶冒头,浓郁的生机渐渐笼罩在大地上。
郊外的蔬菜大棚依然是照料的颇好。
长孙璃月每隔几日就会过来看看这里水果、蔬菜的长势。
“娘子,太平公主殿下和杨家令返回公主府了。”
一个丫鬟小心翼翼道。
长孙璃月挑了挑眉,笑吟吟道。
“总算是回来了么?”
“走吧,备马,我要去公主府。”
半个时辰后。
公主府。
“公主殿下,长孙小娘子来了。”
一个丫鬟恭敬道。
太平凤眉微微起,心里有些不满,冷笑起来。
“这女人简直是个狗皮膏药,本宫走到哪她都黏上来。”
旁边的红袖眨了眨眸子,紧紧抿住嘴唇。
她其实想说,貌似这位长孙小娘子不是衝著公主殿下您来的。
“在背后说人坏话,可不是公主殿下应该有的习惯吧。”
长孙璃月笑吟吟的走进来。
她在公主府已经混得足够脸熟,再加上公主殿下並未真正的下令拦过她,所以府邸里的丫鬟、僕人也不会拦著这位赵国公府的大小姐。
太平警了一眼长孙璃月,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语气冷淡。
“本宫没说你坏话,只是说的事实。”
长孙璃月也没在意公主殿下的讥讽,笑眯眯道,
“公主殿下这段时日怎么和杨家令消失不见了?”
“可让璃月好等....
太平警了一眼故作平静的长孙璃月,忽然冷笑起来,红润的唇角勾起。
“本宫去了一个你绝对想不到,而你又十分想去的地方。”
长孙璃月秀眉微微起,若有所思的警了太平几眼,心里冷哼几声。
总感觉这母老虎跟杨易单独出去了一趟,好似面对她更有底气了。
莫非这两人发生了她不知道的变化?
她笑吟吟道。
“什么地方?”
太平笑眯眯道。
“那廝的家乡,本宫还见到了他的恩师、师母,还给他的父母扫了墓。”
长孙璃月眼皮跳了跳,衣袖里的粉拳握紧,心里有些不甘。
这母老虎居然跟著杨易回老家了?
那她想要撬走杨易,岂不是更难了?
她心里念头纷纷,面上却是微微一笑。
“是么?”
公主殿下从这疯女人的语气里听出了一丝不甘,心里越发得意起来。
她了一眼旁边的红袖,淡淡道。
“还不赶快去拿壶茶水来,不要怠慢了璃月。”
旁边的红袖一,脸色有些古怪。
“是,殿下。”
少顷。
一壶茶送过来。
红袖正要准备为两人倒茶。
太平却是摆了摆手。
“本宫来吧。”
“璃月是贵客。”
红袖:“???”
长孙璃月乌黑剔透的眸子微微眯起。
这母老虎又打著什么主意呢?
居然莫名其妙的这么客气起来?
太平仿佛是没有在意两人的表情,亲自伸出手端起茶壶为长孙璃月倒了一壶茶。
不经意间.
衣袖滑落,露出雪白的皓腕,上面戴著一个玉鐲。
长孙璃月一愜,目光立刻注意到了这个玉鐲。
倒不是这个鐲子如何的珍贵,而是太普通了。
普通到甚至隨便在长安某个首饰店里都能找到比它价值更高的。
堂堂的公主殿下,会戴这样普通的玉鐲子?
“哦?”太平公主殿下仿佛是此刻才注意到鐲子,旋即放下茶壶,轻轻抚了抚鐲子,“这可是那廝师母给本宫的鐲子,是那廝娘亲留下的遗物,可不能被这茶的热气给燎到了。”
红袖抿了抿唇,眸中满是愣然。
就这么一盏茶的热气能燎伤玉鐲子?
长孙璃月眼皮跳了跳,她的笑容差点没绷住。
不是,就这么回去一趟,连杨易娘亲的遗物都拿到手了?
自己这下可是差了一大截。
长孙璃月心里有些沉重。
杨易父母双亡,恩师的师母等同於“母亲”。
得到了师母的认可,又得到了杨易生母的遗物。
她怎么跟这母老虎斗?
难怪这母老虎忽然这么热情起来,这是故意在她面前显摆呢!
长孙璃月的笑容有些僵硬。
她按捺住內心复杂的情绪,不动声色。
“遗物?”
太平警了一眼长孙璃月,笑吟吟道。
“是啊。”
“听师母说,这是杨家传给儿媳妇的鐲子。”
“你要看看吗?”
“,你的脸色似乎不太好看,不会是冻著了吧?”
“这虽然是初春了,但也有几天寒气,红袖,把角落里的炭盆支起来。”
红袖连忙跑到一边支火盆了,她感觉这里气氛不对劲。
长孙璃月隱藏在袖口的手指捏的发白,她面无表情的看著笑吟吟的太平,心里恼怒。
这母老虎分明是故意来刺激她。
她咬了咬牙,不动声色道。
“看看倒是不必了,省得不小心磕碰了。”
“说的也是。”太平立刻接著话茬,乌黑透亮的凤眸颇为认真,“这可是师母给的,
那廝亲娘留给儿媳妇的遗物,可得好好保管。”
长孙璃月凤眉微微挑起,面无表情。
“確实要好好保管。”
“省得以后交给真正的杨家儿媳妇的时候,是磕碰过的,那就不美了。”
“公主殿下还是好好代为保管吧。”
她篤定这位公主殿下虽然拿著鐲子刺激她,但是以她那彆扭的性子,大胆承认自己就是杨氏的儿媳妇,恐怕是不敢的,所以故意拿话挤兑,將公主殿下的鐲子变成公主殿下代为保管的鐲子。
至於以后谁是真正的杨家儿媳妇,还敦未可知呢,
太平眼皮一跳,目光冷冷的警了一眼长孙璃月。
还真是小看了这疯女人了。
她红艷艷的唇角忽然勾起一抹讥讽的笑意。
“当然要好好代为保管,不过给谁反正也不给你。”
长孙璃月太阳穴突突直跳。
她捏著裙子,手指微微发白,笑吟吟道。
“那公主殿下准备监守自盗?”
太平凤眉挑起,语气冷淡。
“与你无关。”
“反正你也摸不著半分。”
“红袖,去拿块绸布来,本宫要好好擦一擦这师母赠与、他娘留给儿媳妇的遗物。”
“你这疯女人也可以再旁边看著,反正一辈子也没你的份。”
“看一眼,少一眼。”
长孙璃月刚开始还能镇定的听著公主殿下的话,直到最后一句,顿时让她有些破防。
这母老虎的意思是鐲子以后归她所有,可不正是看一眼少一眼吗?
她面无表情的起身。
太平有些“惊讶”道。
“你这是......?”
长孙璃月淡淡道:“璃月忽然想起来家中还有事宜,便先告辞了。”
太平凤眸中露出一丝狡点,白腻光滑的俏脸满是笑意,她饶有兴致道。
“你该不会是生气了吧?”
长孙璃月:“
,
她维持著僵硬的笑容,语气淡漠。
“公主殿下还是关心关心你那邮票吧。
,
说罢,长孙璃月便转身往外走去。
太平眨了眨眸子,挥了挥手,露出手腕上的鐲子。
“就这么走啦?”
“再坐坐唄?”
“真生气啦?”
长孙璃月的步伐加快,很快身影消失在府邸內。
太平唇角勾起一抹得意之色。
两人碰撞多次,终於让她胜过长孙璃月一次。
这一次完胜!
太畅快了!
公主殿下从未感觉如此痛快过。
她笑眯眯的警了一眼旁边的红袖。
“你做的不错,赏,本宫要重重赏赐!”
红袖:“???”
她什么也没干啊。
公主殿下高兴的心情一直持续到晚上。
直到杨易回府,见到公主殿下颇为喜悦,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拉著红袖问了个大概,脸色有些古怪。
这位公主殿下跟长孙璃月的战斗似乎有些乐此不彼啊。
翌日。
镇国太平公主殿下乘著马车前往含元殿。
含元殿內。
“你这段时日都去哪了,怎么也没见你让人给母后捎个消息。”
武皇后笑眯眯的看著太平,目光漫不经心的落在太平手腕处的鐲子。
太平被母后看的有些心虚,支支吾吾起来。
“那个,就是隨便出去转了转。”
“对了,母后,那驛站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公主殿下灵机一动,连忙转移话题。
武皇后自然看得出女儿的心虚,不过也没有揭穿。
她淡淡一笑。
“民用驛站和官用驛站的建立,朝廷已经拿出了章程。”
“还有那邮票,也已经製作出了第一版出来,光是这邮票的防偽,朝廷就费了不少心思。”
“哦,对了,差点忘记跟你说了,现在负责驛站一事的,是太子。”
太平一愣,有些惊讶。
“太子?”
武皇后微微頜首,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平。
“是你父皇授意的。”
“让太子主持此事。”
太平心里顿时有些不满起来,她沉声道。
“母后,当初不是允诺让儿臣来负责驛站改革一事的么?”
“怎么就换了太子?”
公主殿下內心对谁来负责驛站改革的事情並不在意。
不过这改革的方案可是杨易为她写出来的,是为了让她增长在民间的名望。
她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名望增长不增长,但是,那廝为她费的时间、精力,她却是没法忽视。
现在这胜利的果实让太子莫名其妙的窃取走了,著实是让她心里有些恼怒。
何况,当初朝会结束后,她见了父皇、母后,父皇也是满口答应自己,怎么一转眼就换人了?
武皇后並未在意女儿生气的语气,摸了摸太平的脑袋,微笑道。
“你父皇觉得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就先交给太子了。”
太平凤眉起。
“驛站想要出个周全详细的章程,恐怕也没那么容易。”
“儿臣又没离开多久.:
“现在驛站还没有开始改呢,儿臣这就去找父皇,让他把负责此事的权力交给我。”
说罢,她朝武皇后行了一礼,便急匆匆的走了。
武皇后目送太平远去,神色平静。
一灶香后。
太极宫。
“父皇......”太平俏脸紧绷,语气有些不满,“这法子是儿臣提的,理应也是由儿臣来负责此事,怎么能让太子来抢了儿臣的功劳?”
龙榻上的李治轻咳一声,微笑道。
“太平,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计较?”
“这功劳你让给你七哥,又没什么。”
太平心里火气蹭蹭上涨,她咬牙道。
“父皇,这不是计较不计较的事儿。”
“儿臣既提出驛站改革,也是费了心思的,现在一股脑儿给太子做了嫁衣,那儿臣不是白干了?”
李治眉头微微起,有些不满。
“你们是亲兄妹,哪有什么白干不白乾的道理。”
“再说了,你七哥的性子你是知道的,让他能够给大唐做些事,对他也有好处。”
太平冷冷道。
“东宫人才眾多,让他们给太子谋一个新的策略不就行了,何必吃自己妹妹的『剩饭』。”
李治眉头紧。
他没想到太平居然如此抗拒。
这事虽然他这个爹做的有些偏心,但是理应如此啊。
这驛站一旦改革,不用想也知道必然收穫巨额的民间声望、聚拢民心。
一份家书的厚重,只有异地相隔的人才能清楚。
驛站一旦改革,主持此事的人必然会被万民称讚。
哪怕真实的奏章是太平提出来的,但是百姓往往不会去深究,只愿意看到他们能看得到的。
让太子主管此事,收穫了民心之后,李显的太子之位才能坐得安稳。
这也是他这个父皇为数不多能帮的了。
而这些民望落在太平身上,那就太浪费了。
李唐皇族再出一个“平阳昭公主”又如何?
最终要坐江山的始终是太子。
李治沉默了一会,缓缓道。
“这样吧,你和太子一起主持此事,如何?”
太平咬了咬牙,心里一阵阵的失望。
无论父皇如何宠爱她,终究还是太子更为重要些。
公主府。
“真是气死本宫!”
太平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不可遏。
旁边的红袖若寒蝉。
杨易倒是神色平静,挑了挑眉。
这位公主殿下昨日还高兴得很,今日怎么忽然这么暴躁了?
“公主殿下,怎么了?”他隨口道。
太平忍著怒气,旋即將事情娓娓道来。
末了,她忿忿不平道。
“父皇分明是偏他.:
“却也不想想,那所谓太子自从入主东宫后,不是打猎就是去钓鱼,又为大唐做了些什么事?”
“到头来,本宫这个为大唐奔波劳累的女儿,倒是不如他那儿子亲近。”
“这也太不公平了。”
杨易哑然失笑。
父母对孩子当然也有偏爱,哪有什么公平可言。
他前世当老师的时候,这种偏心某一子女的家庭遇到的太多了。
何况是帝王之家?
那李显再如何草包,也是皇帝钦点的太子,扶也要扶上墙。
总不能再废太子吧?
至於公主殿下身为女儿身,无论做出多大的功绩,也是不可能被李治当做接班人培养的。
见到杨易脸上的笑容,太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她红艷艷的嘴唇起,气呼呼道。
“你还笑!”
“咱们俩的心血,可都让人抢走了。』
杨易笑眯眯道。
“公主殿下勿要担心,这才哪跟哪儿?”
“陛下不是同意也让你一起负责了吗?”
太平凤眉紧紧起。
“一起负责?”
“这不过是父皇安慰本宫的话罢了。”
“他接手了这事好些日子了,如何能够让本宫沾上边?”
杨易正色道。
“这事终究爭的不过是个名望罢了。”
“事情谁做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百姓们知道,这驛站改革是谁的心血..
太平一愣,若有所思的看向杨易。
“你的意思是...:..本宫手里有《大唐日报》,將此事详细的报导出来,功劳放在本宫头上?”
杨易微微一笑。
“殿下说的有理,不过,好叫公主殿下知晓,这般直白,乃是下策。”
“《大唐日报》是报导时事新闻用的,不是用来喊冤的。”
“若是將公器私用,岂非叫旁人以为公主殿下公私不分,那这《大唐日报》如何能够掌握在公主殿下自己手中?”
“二圣可都是看著呢..
,
太平闻言,抿了抿唇,也反应过来自己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
她有些好奇看向杨易。
“那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