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公主殿下的烦恼!找杨家令解决?(1/2)
第87章 公主殿下的烦恼!找杨家令解决?
这院子颇为空旷,似乎是閒置了许久,旁边的野草肆意生长,一片绿意盎然。
倒是里面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好几个僕役手上捧著方方正正的木框,这些木框里面装满了密密麻麻的方块状物件。
旁边还有在拿著方块状物件雕刻的,也有趴在桌子上涂抹油墨的,更有嘀嘀咕咕不知道在木框里摆弄什么的。
这一院子里的人,看起来都颇为古怪。
太平颇为惊异,凤眸瞪的溜圆。
“这些是.....
,
这时,一个僕役走了过来,恭敬的朝著两人行了一礼,旋即將一背纸放在杨易的手中,便又退下去。
杨易將这一沓放到太平纤细柔软的手掌中,微笑道。
“殿下看看吧...:
3
太平一证,若有所思的將面前的一沓纸仔细看了看,面上露出古怪之色。
这是一本《论语》,像是刚刚弄出来的,墨跡还有些没干。
她有些然。
“你拿一本《论语》给我干什么?”
杨易微微一笑。
“这可不是普通的《论语》。”
“公主殿下再仔细看看。”
太平闻言,便仔细的看了一遍这一沓纸,旋即白腻的小脸上露出认真之色,语气肯定。
“这就是一本普通的《论语》。”
杨易:“.
他指了指上面,微笑道。
“殿下再仔细看看,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乎”字,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乎』字,可否有什么奇异?”
太平凤眉紧。
她看了一眼杨易所指的“乎”字,眸中闪过惊。
“这......这两个字竟然一模一样。”
“就算是同一人手笔,也不可能写出两个一模一样的字。”
“这怎么可能?!”
杨易微微一笑,认真道。
“因为这压根就不是同一人写出来的,而是印出来的。”
太平愣住。
“印出来的?”
杨易旋即走到一边,太平好奇的跟了过去。
杨易指了指面前摆放好的木框,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殿下请看...
太平眉头紧,她顺著杨易所指的木框看了一眼,顿时心里一震。
“这......这是....
”
“这些字全都是反过来的。”
“莫非......刚刚那本《论语》。”
杨易微微頜首,狭长的眼眸眯起。
“不错,就是利用这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
“活字印刷术!”太平红润的嘴唇微微张开,凤眸中满是惊讶。
“以胶泥雕刻出反向的阳文之后,再烧制,便成字模。”杨易轮廓深刻的脸庞上透著一丝笑意,“这些字模以特定的排序排好之后,再將其用油墨刷上一遍,隨后便可用白纸印在上面,就能得到一页《论语》。”
他这边说著,旁边的僕役便演示了一番。
白纸印在刷满油墨的字模上,再將其掀开,便看到上面印的板板正正的字跡。
杨易又道。
“此物的字模还可以挪动......
“想要印刷什么文章,只需要自己將字模排列一番,就可以快速的得到一页新的內容。”
“如此,只需要掌握一套字模,便可以轻易快速的印刷出自己想要的文章內容。”
“比如刊印这一份《论语》,在掌握字模熟练的情况下,一天一夜,便是刊印出成千上万本也不为过。”
太平內心震动。
饶是她生长於皇室,也算是见多识广,也被这一套“活字印刷术”狠狠震撼了一番。
四十多年前,太宗皇帝令下,將长孙皇后的著作《女则》整理刊印,当时为了刊印这本《女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数月之功,才摹拓成功。
而现在用这登徒子的话来说,刊印成千上万份《论语》,仅仅只需要一天一夜就能完成。
这种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別。
难怪这登徒子那么有信心,在大唐重设一个管控舆论的衙门。
有了这活字印刷术,那些报纸根本不在话下!
太平忽然想到前两日杨易对她说过的话。
有他在,超越平阳昭公主,未必不可能。
似乎只要这位杨家令在,她便也觉得世上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
不知不觉,他成了她的底气。
太平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自己堂堂的公主殿下,大唐帝国的明珠。
內心支撑著她的底气,居然来自於一个小小的家令嘛。
含元殿。
李治眉头紧锁,轻轻咳嗽了几声。
“这些大臣,除了弄权有些本事,真正让他们为朕分忧,却是一个又一个说不出话来?.
“刘司抓到了吗?”
武皇后微微頜首。
“郭元振已经锁定了大概的范围,也许今日,也许明日就抓到了。”
李治揉了揉眉心,眸子里满是疲惫。
“那笔钱財,是个大窟窿。”
“要儘快把刘司捲走的钱拿回来.::
“这两日退钱的百姓蜂拥而至。”
“都是这混帐弄下的烂摊子。”
“堂堂太子,竟如此儿戏。”
武皇后並未言语,只是静静的听著。
好一会儿。
李治才缓缓平静下来。
“这件事牵扯甚广,可惜这些人不能为朕出谋划策。”
“你瞧瞧他们上奏的建议,都是些什么?”
“不是建议朕对此事避而不谈,就是大张旗鼓的將此事解释清楚,让太子下罪已詔。
“下罪己詔?”
“这些人真能想的出来!”
“民间已经谣传太子跟那夷人的关係,如何能够將此事的错误承认下来?”
“太子是万万不能站出来的,否则我皇室蒙羞。”
“但是却又不能不解释,实属两难之间。”
“哎武皇后抿了抿唇,刚要说话。
旋即,一道清冷的身影走了进来,恭敬道。
“陛下,天后娘娘.....
“公主殿下求见,说是有了平息太子风波之法。”
李治,武皇后一愣。
太平?
平息太子的风波?
两人面面相靚,
这几个词是怎么能联繫到一起的?
李治沉默了一会。
“你去见她吧,朕累了,先去休息了。”
太平虽然是他宠爱的女儿,但是这些日子他为了的这件事忙的可谓是焦头烂额,心情不佳,哪有空再陪自己的女儿闹著玩。
武皇后微微摇头,冷艷高贵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微笑。
“陛下,这些年吾等忙於政务,忽略了太平许多。”
“这丫头小时候多乖巧懂事,哪有什么囂张跋扈的样子?”
“从小到大,陪她的更多的是营女了“她这般著急的入宫来见我们,那也是为了我们分忧么。”
“不妨先听听这丫头有什么主意?”
李治沉默了一会,心里涌起一抹愧疚。
他微微点头。
“也好,朕也想听听这丫头的想法。』
武皇后微茫闪动,看向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会意,旋即退下。
片刻后。
“父皇,母后.
太平背著小手,笑眯眯的走了进来,像是骄傲的白天鹅。
武皇后似笑非笑的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太平。
“你这丫头说有办法平息太子闹出来的风波,有什么主意,你倒是说说看....:
李治也是面带微笑。
太平嘿嘿一笑,拍了拍手。
殿外一阵脚步声响起几个侍卫手中捧著木框走了进来。
李治,武皇后一愣。
武皇后有些迟疑。
“太平,你这是太平清了清嗓子,认真道。
“父皇、母后,儿臣身后的木框里的物件叫做字模。”
“字模?”李治,武皇后闻言一愣。
太平红润的唇角一勾。
“有这一套字模,可以在一日之內,刊印出成千上万份书籍。”
刊印?
成千上万?
李治,武皇后心里一震。
武皇后更是下意识的站了起来。
虽然不明白太平这话更平息太子的舆论风波有什么关联,但是光是一句“一日之內,
刊印出成千上万份书籍”这话,就足以让两人心里震撼了。
自战国开始便有摹拓和反刻文字的技术,到如今,想要刊印出一本完好的书籍那也是要大费功夫的。
故一些穷苦出身的学子为了看书,常常借书回来抄,抄完之后,再细细琢磨。
甚至还有人专门为人抄书谋生。
世家大族能成功垄断书籍,不也是因为书籍流通困难么?
如果有“一日之內,刊印出成千上万份书籍”的技术,那对大唐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场地震!
武皇后考虑的比太平这个政治新丁要多的多。
她上前几步,仔细的看了一眼木框里的字模,伸出修长的手指捏起来一个。
“这些泥模是反刻了阳文之后,再烧制过的..::
太平笑嘻嘻道。
“是啊,母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