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自由火炬金融公司(1/2)
第178章 自由火炬金融公司
“老板,欢迎来纽约。把行李箱给我吧。”
李斯特热情地迎了上来,帮著广毅拎起行李箱,
“別別,我的不重,自己拎,你还是帮两位女士拎箱子吧。”
站在旁边的蔡志勇略一迟疑,也走上前来。
“老板,你好。”
吴广毅一乐,这傢伙也算上船了。伸手一握。
“欢迎加入『自由火炬”!从此以后我们同舟共济。”
吴广毅將要买下的自由火炬是个中等的基金公司,架构完整,金融牌照基本齐全,起码在米国內外金融市场上投资没问题。
所以他也没想著改名,这次过来只是办理公司所有人变更。
来之前已经沟通过,在飞过来的两天时间里,这边也就开始办理得差不多了。
这次坐的泛美航空,走的是飞越北极圈航线,现在的飞机发展真快,已经可以夜航了。
由此,飞行时间从3天降为两天,上午10点多就降落在纽约机场了。
自由火炬公司主要是前老板看错后市,圣诞节前觉得德仪在190价位上涨到位了。
再加上59年的第四季度收益率下降,预计股价肯定会下跌,就在180的价位上大举做空。
导致德仪整个六零年第一季度的股价都在175左右横盘。
虽然当时道琼工业指数从680点跌到了599点,跌幅达12%,而且四月上旬德仪出的一季度收益率更低。
奇怪的是德仪股价反而短暂衝破220,结果他做空保证金跟不上,爆仓了。
李斯特按照要求在220价位出手,居然卖了3万多股。价格回调就收手,德仪上涨的图形结构没有打破,短暂回调后將要继续上升。
隨著客户大量赎回基金的要求,自由火炬基金公司被迫无奈,只能申请破產。
结果被紧盯著市场的蔡李二人,抓住机遇抢拍成功,广毅也安排会计所查清了没有其他经济纠纷。
270万完整地打包了一个破產的基金公司壳子和绝大部分人员,吴广毅觉得还是合算的。
因为基金公司不仅有一个纽约证交所的席位以外,还有各项基金投资金融牌照。就算以后吴广毅想要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份都可以操作了。
也就是蔡李两人组下手快,在基金员工想跳槽却没有找到下家时,直接包圆了公司。
如果新成立一个公司,不光是招聘员工,想要从头申请各种牌照不知道得费多少时间、金钱和精力来操作。
其中最最主要的是蔡志勇和李斯特两人在米股市场上的威名赫赫,也是基金人员愿意留下的原因。
蔡志勇就不用说了,富达基金公司最著名的股市浪子,顶级的操盘手。
不过吴广毅知道,歷史证明了他只能打顺风仗,行情一坏就泯然眾人了。
和他同一公司的李斯特原本是默默无名,但59年开始渐渐有名了。
他和蔡志勇操作手法完全相反,手里捏住一个基金,做长线,收益率翻倍。
虽然不知道这个家庭基金买的什么股,但是从富达公司公布的金额增长完全可以查询得出,本金300万,现在已经2000多万了。
“老板,是先去华尔道夫酒店休息,还是先去自由火炬的办公室看看?”
米方接机是蔡李二人和一个女性文员,港方来客就是广毅带著两女。一行六人走到停车场,站在两辆轿车前,李斯特问道。
“我们三个直接去办公室,凯特小姐带她们去酒店放好行李后也回办公室,儘快把公司定下来。”
因为有几箱行李,蔡志勇大空间的克莱斯勒轿车被女士们开走,他们坐著李斯特的福特埃德塞尔轿车去华尔街的自由火炬公司。
別担心女士们会被车上的几箱行李压垮,华尔道夫的行李员会帮她们把行李送进房间。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酒店,可以像纽约曼哈顿的华尔道夫一样,见证无数重大歷史事件,接待多位全球名流。
1893年这家酒店首次开业,又在米国大萧条时期1931年在公园大道重建开业。
重建后的华尔道夫饭店,横跨49街至50街的整个街区,楼高42层,是世界上第一家摩天大楼酒店,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酒店。
华尔道夫饭店见证了米国及世界歷史上许多重要事件。
1897年时任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乘船考察欧美各国。在纽约,他下榻的饭店便是华尔道夫,成为歷史上下榻该饭店的第一位华人政要。
而每一位外国政要抵达纽约,几乎是必选一切文明的焦点一一华尔道夫酒店来下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