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不希望他过得比我好(1/2)
第127章 不希望他过得比我好
下午,吴广毅骑著摩托回到家里,自是享受了一番欢迎不提。父母也知道,
能伤害到他的情况不多,所以也就放心地享用从四川带回的不辣美食。
“广毅,俱乐部刘经理打过两次电话找你,我都说你陪著亲家爷爷去四川还没回来,他让你回来以后打个电话给他。”
“好,知道了。”
沪海到成都啊,后世飞机4小时,高铁12小时。1959年底去一次,光路上单程就要10天。就想著去看看是否被当成肥鱼,却没想到出门了一个月。
虽说出门前已经给各家送过一大批物资,但天气炎热,蔬菜类一周基本都没了。没得说,都补足。
现在广毅待在阮家的时间,比在吴家的时间要多得多。虽然还没有和阮文萍小船入港,却也是非君不娶、非君不嫁的你儂我儂了。
天空灰濛濛的,一层一层浓厚的云雾翻滚著,白浪一般地压在人们的头上,
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摘下一片两片云彩。太阳给遮盖得不见踪影。
虽然只是下午四点多钟,徐公馆的园里好像暮色已经升起,绿茵似毡的芳草在秋风中轻轻摇摆。
园在讽讽秋风中呈现著萧条的景象,有的树叶开始凋落了。窗外没有人影。徐法第回过头来,巡视了一圈住了几十年的屋子。
他走了两步,把屋顶上那盏最亮的大灯关上了,把火炉上的两盏壁灯关了,
只留下右边那一盏立灯。
在米黄色的府绸的灯罩下,灯光显得柔和,稍微远一点的事物,这个灯光就照不到,靠窗户放钢琴那里几乎是模糊一片。
躺在长沙发上,他背后落地立灯的光芒照著他发皱的皮肤,酱紫色的脸上有一些寿斑。他的眼睛紧紧闭著,他的宽大的嘴唇也紧紧地闭著。
徐法第在外边怕人见到,在家里,最近也不喜欢刺眼的灯光。仿佛灯光一亮,看到他的人就多了似的。
榆林区虹镇老街,飞虹路某號。
昏黄的灯光照射的十多个平方的屋子。灯泡的正下方,30多岁的夫妻俩佝楼著身子,坐在黑的小桌子边。
丈夫用粗壮的手指把火柴盒整齐地叠放好,每一个都露出几毫米的边缘,把熬製好的浆糊用小木棍挑著,均匀地抹在上面。
妻子手指灵巧一点,一个个地把火柴盒按固定大小摺叠好,垒起来等待著浆糊的乾燥。
“阿康,今晚你应该没吃饱吧,干嘛还留半个饼在盘子里,我们在家活动少,不饿的。你在厂里干体力活,不吃饱哪有力气。”
“没事,我现在也差不多少。晚上要睡觉了,吃得太多有点浪费,留著给小东西吃吧,发育头里,正是要吃的时候。”
“嗨,还好老大去彭浦的厂里做了学徒工,没在家吃喝,否则这日子怎么过啊!”
“吱嘎”门开了,儿子捧著一纸盒的杂物,垂头丧气地走了进来。
“阿尼头(老二),儂不是去找肖强玩吗,哪能嘎早就回来了?手上拿著什么东西?”
沪海底层家庭一般都是做妈的管教孩子,做爹的在外面干活累得要死,回来才不耐烦说教之类,有问题直接上手开打。
“伊拉屋里在整理东西,肖强说他姐找人带他们去香江。了很大代价才找到人帮忙的,明晚就走,所以他把喜欢的东西都留给我了。”
阿尼头一边说话,一边把手里的杂物盒子放在旁边的地上。
夫妻两个相互看了看,男人走到杂物盒边,蹲下身子伸手进去翻了翻,拿出一把钢丝链条枪。
转头看向老婆:
“小人讲得应该是真的!为了这把链条枪,老肖请人吃了一顿饭,肖强整天爱不释手,当它是条命。居然还把这个枪送人,应该是准备要走了。”
“去香江啊!”做妈的话刚出口,猛然惊觉孩子还在旁边:“阿尼头,儂要么坐下来帮屋里糊火柴盒,要么去后头自己阁楼上睡觉去。”
这还要选择吗?有哪个男孩子愿意主动帮家里干活的?当然是回屋睡觉去了。
“儂刚刚说香江怎么了?”男人站起身,疑惑地看著老婆。
“我听人说,香江是资本社会,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老婆半眯著眼晴,露出一副神往的样子。
看著对面的老婆,居然有点陌生,阿康的脸色不断变化。猛地把手上挑浆糊的小木棍一扔,拉开大门要出去。
“阿康,这么晚了,你去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