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学符(1/2)
吴广毅在富民路师父家大门口停下车,门口人行道上还停著一辆自行车,车座上落了一片黄色的法国梧桐树叶子,看来师傅有客人。
他把自己的自行车顺著墙根摆放好,左右看看影不影响行人走路,锁好车。
虽然广毅觉得做道士只是现在的权宜之计,但是与人为善的信念还是影响了他。
他在门上敲了敲,就推开走了进去。道士的家门基本是不关的,最多虚掩著,掩人目光,反正方便之门只要不关就行。
客堂间里,师父在和一个穿著灰色人民装的中年男人说话,是沪海宗教局的江上闻同志。熟人啊,赶紧打招呼。
吴广毅拱了拱手道:“慈悲,江居士,你好,好久不见。”
江上闻转过身说:“你好,大毅小道长”
吴广毅转向程生莲:“福生无量天尊,师父,今天你看起来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
江上闻笑眯眯地抢著说:“小道长,中华道教协会即將在北平成立,程生莲道长作为沪海道协筹委会选出的代表,將有幸出席我国道教史上开天闢地的一次盛会。”
“福生无量天尊,真是个大大的好消息,师父,今晚你要破费一下,让大家也开心开心了。”吴广毅嬉皮笑脸地对著师傅说道。
“你这个小猴子,总想敲我竹槓。”程生莲指著广毅,笑著摇摇头。
程生莲有三个孩子,大庭、大山、大林。家传道士,直接就是“大”字辈。
大庭比广毅年长3岁,今年18岁,已经就读於北平大学中文系一年级。
现在的孩子6岁开始读书,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这个年纪读大学很正常,基本操作。
大山比广毅小一岁,14岁在读初二,大林比广毅小四岁,11岁在上小学。
广毅因为经常能掏出好吃的、好玩的,这小哥俩和广毅的感情处得比亲哥大庭还热火。
五六年底刚拜师没多久,沪海宗教局的江上闻同志就找到程生莲,告知沪海即將成立道教组织筹委会。
希望程生莲能成为专职的道教协会筹委会工作人员,出来做组织道教界人士的工作,给予相应工资和公费医疗等待遇。
程生莲也很高兴,毕竟没有一个组织的话,想为上面做一点事情都不方便。
1953年沪海宗教界人士庆祝国庆大游行,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都去了,就道教没有。因为没有协会组织!
这还是本土宗教呢,居然没有个集体组织,让人觉得有点憋屈。
但为啥是沪海道协筹委会而不是沪海道协呢?主要是现在中华道协还没成立,下面各地的道协只能叫筹委会。
总不能娘老子还没生出来,各地的儿子们都出来了吧。
吴广毅看向江上闻:“慈悲,江居士,如果想去北平参与道教盛典的话,个人自费跟著行不行?”
“哦,小道长是想自己也跟著去?”江上闻好奇地道。
“是啊,我是学道医的嘛,也要游歷四方,能有这个好机会,也想去开个眼界,跟著师父还方便服侍他老人家。”
“哎呀,这个皮猴子,居然还拿我做挡箭牌。不过学而致用也是应该的,你的锻体之术更该加强。”
送江上闻居士出门后,师徒俩坐下聊天。
作为一个道士,“洗心净行”必须得在斋醮中进行,而做道场精通道教科仪,是正一派道士的必修课。
程生莲精通道典,擅长科仪,熟知斋醮科仪的各项技能。
他从学道起,就对科仪本子反覆熟读,凡是在仪式中某一具体环节不甚明白的,就去查阅科书。
这种学识、修养是他较快成为有造诣的高功法师的重要条件。
程生莲是家传的沪海城邦道士,城邦的道场坛场铺设讲究,有很强的艺术性,对於唱念、器乐的配合极为强调。
而程生莲擅长道教音乐,尤擅竹笛和打鼓,演奏水平很高。
他常年参加沪海地方江南丝竹的演出,道友联谊,经常会拿出竹笛,吹一曲仙音。
1947年,程生莲受张恩溥之邀担任“大世界”“罗天大醮”的高功法师之一。
31岁的程生莲是那场法事中最年轻的高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