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出发少林寺,大雪山 大轮寺 大轮明王 吐蕃国师 鳩摩智来访(2/2)
之前慕容復催他们生孩子,还安排了两名当地大家族的庶出女儿,给邓百川和公冶乾各娶了一个妾。
但此前慕容復已经让他们吃了一段日子的药了,其夫人们又焕发了青春,见是慕容公子给自己家相公安排的妾室,自然不敢出声反对。
但二人都觉得自家老头子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私下聚会时候,听到二人口径都是说是公子为了让他们开枝散叶而下的决定。
但二人自然不信,便有了主意,要多让老头子交公粮,还特意从慕容药铺买了给女人调理身体的药材,据说是女人吃了男人受不了。
这样一来一老一少两个女人轮番收公粮,甚至还有了攀比此次的势头。
最后逼得二人,实在在家中待不下去了,就提出要与公子同去少室山...::
虚竹自小便是孤儿,被少林收养,不知父母是谁,
但因师父师兄都待他不错,自己也对佛经有浓厚兴趣,所以此生最大的愿望便是当好和尚,在佛学典籍上有所建树,可谓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典范。
他每天寅时隨全寺僧眾起床,诵早课、扫洒庭院、练武,隨后便是早斋。
因为僧人不能吃肉,肚里没油水,饿得很快,吃的除了菜便全是碳水。
而僧人们发现了,如果猛造碳水会晕碳,晕头转向只想睡觉,不利於后面的学习和劳作,所以都会教诲弟子们少吃,还称飢饿有益,能更好的领悟佛理。
午斋后会暂时休息,隨后诵经或打扫、练武。
酉时晚课诵经,在暮鼓声中结束一日修行。
这就是虚竹的一天,清苦、规律、与世无爭的僧人日常。
但他对此却十分的满足,下山那些日子,见识了太多世俗的诱惑,还见到了丁春秋那等恶人,险些丧命。
所以他对於能在少林修佛,无比的满足。
不过每次想起瀟洒的慕容公子,便会记起对方摸著他的光头,说让自己谢谢他的场景。
总觉得对方还有深意,但自己想不明白,想来是自己的佛礼太浅,慧根不够。
这一日刚用过早斋,忽听得钟声鏜鏜大响,连续不断。
虚竹意识到这是召集全寺僧眾的讯號。
除了每年佛诞日、达摩祖师诞辰等几个重大日子之外,寺中向来极少召集全体僧眾,
但每次都是有大事发生,无一例外。
而今日便是九九重阳之日,虚竹自然知晓是少林召开武林大会的日子,但没想到刚到辰时,怎得就要集合。
但身为弟子也不质疑,诸位师兄弟便一齐放下手中的事件,去那殿上集合。
虚竹只见殿上已集了二百余人,其余僧眾不断的进来。片刻之间,全寺千余僧人都已集在殿上,各分行辈排列,人数虽多,却静悄悄地鸦雀无声。
虚竹排在“虚”字辈中,只道奇怪。此时却听到钟声三响,诸僧齐颂佛號:“南无释迦如来佛!”
方丈玄慈与玄字辈的三位高僧,陪著七位僧人,从后殿缓步而出。殿上僧眾一齐躬身行礼。玄慈与那七僧先参拜了殿上佛像,然后各自坐下了。
虚竹抬起头来,见那七僧年纪都已不轻,僧服与本寺的不同,原来是別处寺院来的客僧,其中有一僧高鼻碧眼,头髮曲,身形甚高,竟然是一位外国的僧人。
在方丈的介绍下,才知道他们竟然是五台山清凉寺方丈神山上人、开封府大相国寺观心大师,江南普渡寺的道清大师、庐山东林寺觉贤大师,长安净影寺融智大师,神山上人的师弟神音大师以及天竺上国的大师,法名哲罗星。
他们想趁武林大会之际,来少林寺討要回哲罗星师兄的师弟,菠萝星大师。
但一番辩论下来,眾人却是知道,原来是菠萝星在少林寺做客时,屡次偷学少林绝技而导致被少林扣押..:..
而那哲罗星为寻师弟来到中原,正好遇到了对少林绝技同样垂涎的神山,二人一拍即合正巧在今日上山。
诸位大师在殿中辩论却是各执一词,少林认定那菠萝星是偷学武功犯了大忌,又怕武功流入心胸狭隘性格暴力之人手中,为祸一方。
神山和哲罗星自然不断辩驳,还让少林將菠萝星放出来对峙,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忽然,玄生大师趁其不备,偷袭了菠萝星,却是逼他下意识的使用了少林绝技。
还有高僧指出,菠萝星使用的那分別是《般若掌法》中的『天衣无缝”,《摩訶指》
的“以逸待劳』,以及《大金刚拳》中的『七星聚会”。
但偏偏那菠萝星本就是天竺高僧,神山上人便接口道:
“哈哈,中土佛门的武功果然受惠於天竺佛国不浅。
想当年,达摩祖师带天竺武技从东而来,传於少林。
天竺武技流传至今,少林高僧的出手,居然和天竺高僧的天竺武功心有灵犀,並未离其正宗。
东西为一,万法同源,可说是武学中的无分別境界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少林僧人都认出了菠萝星使用的明明就是最正宗的少林功夫,是歷代高僧所创,与天竺无关,刚刚明明已经在辩经的时候展示过证据。
可如今这神山上人却顛倒黑白,非说他少林绝技是天竺而来,那菠萝星不是偷学而是本身便会。
哪怕是泥菩萨也有了三分火气,何况这僧人还不到菩萨的境界。
正在眾人將起衝突之际,突然外面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
“天竺大德、中土高僧,相会少林寺讲论武功,实乃盛事。小僧能否有缘做个不速之客,在一旁恭听双方高见么?”
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送入了各人耳中。
但眾人都知道这声音来自山门之外,可入耳如此清晰,却又中正平和,並不震人耳鼓。
可见说话者內功之高之纯,天下少有。
方丈玄慈听到后,微微一愜,便运转內力说道:
“既是佛门同道,便请光临。”
又吩附两位师弟去迎接贵客。
二位大师自然领命,刚出寺门便看到有一群番邦喇嘛焚香捧,后面抬著一顶精致轿箱。
到寺院大门口,轿厢中猛然出现一个蕃僧,飞身於寺前。
其面如冠玉,双眉斜飞入鬢,鼻樑高挺,双目炯炯如电。
身披黄色袈裟,布料精良,镶金丝边,正双手合十,面露微笑地说道:
“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吐蕃国师、鳩摩智,久仰少林古剎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