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索赔三百万(1/2)
一九九九年,沪上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实验室。
空气中瀰漫著一股钢铁特有的冷硬气息,那是焊枪扫过后留下的味道,让余航仿佛又回到了江北船厂那热火朝天的日子。
他独自坐在实验室一隅,面前堆积如山的船舶设计图纸,几乎要將他淹没。图纸的边角已经微微泛黄,带著岁月的痕跡,在实验室昏黄的灯光下,更显古旧。
余航重生回到二十五年前,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
他已渐渐习惯了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生活,努力將自己融入到大一新生的身份中。
前世,他可是江北船厂负责豪华邮轮设计的骨干,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他的人生轨跡彻底改变。
如今,他重回母校,心中燃烧著一股强烈的渴望。为了能更早地为华夏的造船事业贡献力量,他鼓起勇气,主动向行业泰斗傅星文教授申请进入实验室观摩学习。
傅星文教授,余航前世就已熟识,是国內新型船舶设计的领军人物。
与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学院派不同,傅星文是高校里少有的实干家,他的科研成果几乎全部实现了落地应用,为船舶行业解决了无数难题。
余航所在的船厂,就曾多次与傅星文合作。
更难能可贵的是,傅星文为人谦和,对有上进心的年轻人总是格外关照,得知余航的想法后,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还特意在实验室里给他安排了一个位置。
经过几天的熟悉,余航对实验室的运作和研究项目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千禧年之前,华夏的造船业还处於起步阶段,与二十年后“万舰齐发”、频频摘取“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盛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別。
那时候,国家的投入有限,科研条件也相对简陋。
但即便如此,眼前的这些设计图纸,依然让余航感到眼前一亮。
图纸剖视完整,標註清晰,对於一个高校团队的作品来说,已经相当出色了。
“不愧是学霸云集的交大啊!”余航心中暗暗讚嘆。
就在他沉浸在图纸的世界里时,身边突然传来一阵爭执的声音,打破了实验室的寧静……
只见两男一女三名学生正围在一张桌子旁,激烈地討论著什么。
其中,那位女学生的声音格外尖锐,带著一丝咄咄逼人的气势:“我当时就觉得有问题,你们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
余航记得这位女学生名叫林碧萱,是研二的学姐。
在他们这种工科专业,女生本就凤毛麟角,所以系里的男生几乎都能叫出每个班女生的名字,而有些女生甚至连自己班的男生都认不全。
林碧萱留著一头泛著光泽的乌黑长直发,发梢柔顺地搭在肩上,显然是做了当时最时髦的离子烫。
她上身穿著一件时下流行的niker运动外套,下身搭配一条笔挺的直筒牛仔裤,脚蹬一双白色运动鞋,显得青春靚丽。
仔细看,还能发现她化了淡妆,嘴唇上涂著一层淡淡的口红。
在九十年代末的大学校园里,林碧萱绝对是那种走在路上都会吸引无数目光的“潮流女神”。
不过,余航並没有过多关注。前世在船厂摸爬滚打多年,这种被眾星捧月的“工科一枝”,往往有些过度膨胀,和自己这种埋头苦干的“船厂老光棍”註定不会有任何交集。
“当时图纸送审的时候,所有人都签字通过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站在林碧萱对面的一位个子高高、皮肤黝黑的男生,语气略带不满地反驳道。
“对不起,设计图我真的检查了好几遍了,实在没发现有什么问题……”站在一旁的另一位戴著厚厚眼镜、留著蘑菇头的男生,则显得有些沮丧,头几乎要埋到胸前。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还是赶紧想想办法,看怎么补救吧。”高个男生拍了拍蘑菇头男生的肩膀,安慰道。
从几人的对话中,余航很快就捕捉到了关键信息:他们团队设计的某个新船型,在送审后出了问题。
船舶是典型的订单化生產模式,与汽车批量生產不同,每一条船都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单独设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