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鱼塘计划开始 (求收藏)(1/2)
几天之后,山上的野香菇,木耳和白参终於都采完了。
提前几天採回来的那些木耳和香菇,经过几天的晾晒,甚至都已经晒得差不多了。
张遥专门称了一下,这次意外的发现,木耳采了2500斤,香菇采了1600斤,白参一共600斤。
虽然重量和刚开始预估的有些差別,但总体上差別並不算太大,而且绝对还是前所未有的发现。
不过张遥称的时候是湿货,最后晒乾起来,每一样可能也就只有一两百斤。
木耳虽然多,但水分高,晒乾之后缩水会很厉害,野香菇会比木耳稍微好点,白参虽然少,但它的含水量比较低,最终有可能出200斤乾货。
当然,虽然这次已经采完了,但以上的这些收穫,並不代表那些木头今年最终的產量。
如果温度和湿度合適,过段时间那些之前长过木耳、香菇和百参的地方,还会再次生长出新的来。
运气好的话,今年再采个几千斤都有可能。
所以这个地方以后还得经常去看一看,因为搞不好就有可能发现惊喜。
村民们听说张遥以后要收购香菇、木耳、白参之后,每家每户都行动了起来。
他们也接二连三的发现了不少菌窝,虽然没有张遥发现的那么夸张,但多的也达到了几十,几百斤。
从此以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可以看得到晾晒著的木耳、香菇和白参。
与此同时,松茸季在悄悄的过去,松茸的產量正在逐渐的变少。
从最顶峰的1000多斤的收购量,不到一周的时间,又掉回了四五百斤。
张遥知道四五百斤也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掉到一两百斤,甚至每天几十斤。
直到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时,松茸季就彻底的过去了,赚快钱的时光也结束了,再也收不到每天几十万的入帐简讯了。
不过这都是必然结果,张遥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反正这两个月他已经赚到了前所未有的財富,目前帐上已经躺著100多万了,松茸季结束之后绝对能达到200万。
这是他前世奋斗十几年,都未曾达到过的数字,何况现在也才2010年而已,200万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这天一大早,一辆挖掘机缓缓的开进了者多村。
张遥在前面走著,引导著挖机前进,挖机一路穿过村子,开到了村子上方小溪边的一块空地上。
挖机刚到地方,村长张长荣和李野也来了。
“阿遥,你真的想好了吗?”
李野看著停在空地上的挖机,向张遥再次確认道。
张遥摆了摆手道:“李伯,挖机都到这儿了,我还能没想好吗?我前段时间问了一下,这会儿雅鱼都卖到了180一斤,市场前景一片良好。
而且咱们从开始建设鱼池,再从培育到养殖,还得费很长的时间呢,等咱们真正干成的时候,一两年就过去了。
拖一年就晚一年,拖一天就晚一天,咱们不能再耽搁了,这会儿我帐上也有钱了,是时候开干了。”
村长张长荣重重的吸了一口烟,隨后道:“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就干吧,反正不管你怎么做,我们都全力支持你。
需要人的时候你说一声,我组织全村的人跟著你一起干,不用你出钱,不用你管饭,就干义务工。
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利於咱们村发展的,我虽然只是个小组长,没什么实际权利,但是我號召一下大伙还是会听的。”
张遥点了点头,道:“长荣叔,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劳动力肯定是需要的,不过我也不会亏待大家,只要大家出力了,我都会给工钱。
只要村里大伙儿都配合我,以后项目做大了,產业多了,就凭我用了咱们村的地,我都会给咱们全村人分红。”
其实请工人啥的都不算什么,哪怕给他们开工资也不了多少钱,农村最大的矛盾在於土地,最后给不给用?能不能用?还得是村民说了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