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陈年往事(1/2)
有的人走在挨揍的路上,而有的人走在落埋怨的路上。
中院儿易家
“看来雨水把话传到了,今天叫你们兄妹来,是有一件事儿到了坦白的时候了。”
“转眼就是十年,柱子的工作终於稳定了,雨水也要开始工作了。”
易中海一副缅怀过去、讚扬现在的模样,颇为感慨地说道:
“今天雨水来借钱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次你们兄妹俩是真到了钱不凑手的地步。”
“说些你们兄妹不想听的事儿,何大清这些年一直有寄信寄钱回来,也算是尽了一份儿心。”
何雨柱露出恍然的神情,虽然不知道原轨跡中一大爷是如何跟何家坦白的,但他今天见到了另外一种答案。
何雨水的神情则是惊讶、愕然,她忍不住开口问道:
“我怎么不知道,一大爷你为什么到现在才说?”
疑问过后就是质责:
“过去了这么多年,他以为寄点钱儿就没有亏欠、就没有过错了吗?”
“他知不知道我们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他知不知道我在学校都被別人怎么说......”
一连串的质问,让何雨水把积攒多年的怨气发泄了出来。
父亲何大清跟白寡妇跑路的事儿,在她的成长道路上一直是根扎在心中的刺儿。
那些同龄人的嘲笑、非同龄人的各种猜测,都是她生活路上苦涩的调料。
身边的何雨柱神情淡然、不置一词,安安静静地看易中海如何洗白何大清。
“雨水你说说就过去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易中海刚劝一句,何雨柱就有话要说了:
“一大爷,这句话我听说书先生说过,是说父母为儿女办事的出发点总是好的,而不是说父母总是对的。”
“雨水也长大了,这看对错的事儿,还是要看別人干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嘴上说的再好,做起那伤害別人的事儿也狠著呢!”
一大爷愣神了三秒,有点儿不可置信的看著何雨柱,隨后补充道:
“我这也不是为何大清开脱,是想让你们少点儿怨恨,我们还是说说这信和钱的事儿。”
又拉又打是易中海的拿手好戏,既然不能一次性將何大清洗白,那就迂迴一下,多洗几次。
“之所以一直没有交给你俩,一是雨水太小,谈论何大清的事儿会让你们更加怨恨他。”
“二是柱子之前大手大脚的,我跟你一大妈想著你们真到了用钱的时候再拿出来,这次雨水要买自行车就刚好。”
道德天尊的称號可不是盖的,每句话都体现著做事儿的周全,稳稳地站在至高点上。
“每一笔钱在信的最后都有记录,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拢共七百零三块。”
“今天就借著雨水毕业要工作了,把钱交到你们俩的手上。”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易中海掏出了准备好的一沓钱,示意何雨柱收下,哪知何雨柱说话了:
“这信和钱都该让雨水收,何大清跑路的时候我已经在餐馆做学徒了。”
“想来他一定认为我已经能够餬口了,这笔钱是要用来养家的。”
“雨水你来接这钱和信。”
易中海感觉自己要好好教育一下这疑似开了窍的何雨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