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烟火攻坚(1/2)
都没用上一天。
下午李单寧就回来了。
隨身携带著厂里的公章。
八一厂表示非常愿意与星云影视展开合作。
而且据李单寧说,厂里从上到下都等著这口米下锅呢。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石仁建立刻调动法务部起草合同。
《原始码》就以200万请到了八一厂特效车间来做烟火特效。
这是打包费用。
八一厂只负责爆炸现场的工作。
后期cg特效石仁建还是让奇蹟网络来参与製作。
这方面八一厂的技术力明显不如奇蹟网络。
石仁建给《原始码》准备了500万至800万特效费用。
至少要做出至少5分钟的素材。
这5分钟的製作费,已经占据总投资的百分之20至30。
韩三瓶甚至在背地里和石仁建沟通过,需不需要提高投资额度。
中影对石仁建的项目还保留500万的投资额。
石仁建经过计算之后拒绝了中影的好意。
真正钱的地方差不多也就这些了,多余的投资就会喧宾夺主。
800万只做出5分钟的素材並不贵,工业光魔此时的特效费用,差不多每分钟就要50万……美元。
核算下来1分钟就要400万。
这个价格能找到国內顶尖团队已经很不错了。
按行规石仁建痛快的付了一半的定金,尹兴云兴奋地带著八一厂特效车间的人手驻扎在了石仁建的工作室。
石仁建直接带人飞沪上。
原本只是为了让尹兴云这批人参与到金莲號的生產过程中,参与一些模型的设计工作。
方便在船体上预留出埋设爆炸物的地方。
尹兴云见到真船后上上下下的看了一遍,爱不释手。
“石导真是大手笔。”
尹兴云站在船底,和石国庆一样,拍著船底的钢板说道。
“合作伙伴们信任,我只能精益求精。”
石仁建习惯性的谦虚。
尹兴云明显有些別的想法。
“石导,不如咱们先搞个小的,炸一下试试?”
这个想法让石仁建眼前一亮。
直接找华东厂订购了一个5比1的模型,让尹兴云先做试验用。
华东厂表示,300米的游轮需要现造,但50米的渔船有不少富裕的。
渔船制式都一样,船厂都有提前预备。
石仁建直接拉走一艘空壳。
要不说八一厂路子野。
直接联繫了一个海军在沪上外海的小岛。
在海面上用渔船载著火药,反覆引燃。
用来实验各种火药配比。
尹兴云和石仁建不仅是在测试火药的威力。
最主要的是镜头效果。
动画里的有烟无伤定律放在现实刚好相反。
能出现燃烧火焰的炸药,只能说明炸药质量差,燃烧不够快速。
真正的炸药只有很小的火光。
但在镜头中,为了体现爆炸的剧烈程度,需要加上大量的燃烧的火光。
这种火光也有讲究,最主要的指標就是燃烧范围和火焰顏色。
需要多大的爆破药能將燃烧剂播撒到合適的范围,需要往燃烧剂里掺杂各种金属粉末来调配火焰的顏色。
这些都需要实际实验下来才能搞到准確的数据。
石仁建还要在镜头中寻找火焰光芒对胶片感光材料的敏感程度。
八一厂之前从未做过这种需要做出镜头美感的烟火特效。
这次实验不仅石仁建,尹兴云和他手下的特技师们同样认真。
石仁建看著这些人才,手又开始痒痒的了。
恨不得把他们全部都挖到自己工作室来。
但这种玩火药的技术人才,要是没点特殊背景根本搞不定。
这种技术甚至需要在某些985高校里能单开一个专业。
但可惜的是,人家针对的是逢年过节的烟火,很少有人能进入电影行业。
春节之前的最后一周,《大腕》下映了。
总票房锁定在4000万出头。
原本应该名利双收的华亿被各路媒体骂惨了。
一个脱离群眾的帽子直接扣在了冯晓钢的头上。
说他的喜剧已经从讲述普通百姓之间的笑话,变成了上层对底层的嘲笑。
更关键的是,有传言流出,上层对冯晓钢这次在电影中暗讽国內早期电影表示不满。
海岛相对封闭,这些瓜在他回到陆地之后才听说。
石仁建赶在腊月25回京城。
现在的石仁建已经不是孤家寡人了。
星云影视虽然才建立一年不到。
但这大半年来营收却非常不错。
单单艺人经纪方面的营收就超过千万。
一部《客人》创收接近4000万,电视剧方面也收到了芒果台1850万的款项。
还有综艺部门,也有接近千万的收入。
对一个两百来人的中小企业来说,这成绩绝对算冠绝行业。
石仁建和王晶商定,直接给全体发放六个月的奖金。
一个个的欢天喜地的回家过年去了。
这也让员工们对星云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奇蹟网络那边根本没麻烦石仁建这个大老板,二老板池宇风直接大手一挥,每人一年半的工资作为奖金髮放。
作为国內996的先驱,手头的项目多到几乎做不完。
石仁建对这种激励表示深刻的理解,且非常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