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打赢一回(1/2)
第96章 打赢一回
姜义又在宅地前后转了转,瞧了几处梁架与立柱,心中略有权衡。
待得日头偏西,便随李文轩一道往李府而去。
此番做客,自也少不得推杯换盏、话旧言新。
席间你一言我一语,说的是后辈的前程,谈的是往日的情分。
杯中酒一盏盏落下,话头却总不曾凉。
至席中半途,李家那位小姐也曾现过一面。
素衫无饰,鬓发轻挽,眉目温婉,步履娴静。
才一入席,便盈盈一礼,一声“姜伯父”唤得极是亲热。
姜义望着她,眼皮未抬几分,只是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面上平淡,心中却也暗道一声“不错”,小儿还算有些眼光。
待那姑娘回了后头,李云逸方才放下杯子,慢条斯理抬手捋须,笑道:
“小女先前在州府姑母家中,学了几年女医之术,近日方归。未能早些与姜兄见礼,还请莫怪。”
姜义闻言,略一点头,摆了摆手,语气淡淡,却不失宽和:
“李小姐天资聪慧,这女医一道,本就难得。有这本事傍身,走哪儿都体面。”
语罢又略顿了顿,目光微敛,轻声道:“且瞧着便知,是个识礼数、懂进退的,养得好。”
李云逸闻言,笑意微深几分,倒不再谦辞,顺水推舟接了话头:
“说来倒也不怕姜兄笑话,这小女在医道上,还真有几分天分。”
话锋微顿,语气却缓了几分,轻描淡写地添上一句:
“若日后肯再勤些,莫说凉州,便是去了洛阳,也还有几位亲族长辈肯照拂,未必立不下脚。”
此话说得温温吞吞,实则却是话中有话,明里点才学,暗里亮门第。
不动声色间,已把李家根底抬了出来。
也像是在暗暗点明,不管姜亮日后行止何处,自家闺女,都足能配得上。
姜义听得,也只是笑笑,顺口应了几句,却未曾许下什么实话。
席间灯火渐明,话语渐淡,直至天色尽墨,姜义仍未在李府留宿。
照旧寻了间小客栈,安安稳稳歇了一夜。
翌日天光微亮,他才一路踏着薄雾,往村中而归。
回了村里,日子便又归了清寂,潺潺流转,不声不响,却一日不落。
白日里,姜义在林中药地穿梭,理苗翻土,修篱补棚,手脚麻利。
夜里则盘膝静坐,默诵《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一字一顿,缓缓念将下去。
观想虽未成形,神思却稳了不少。
念头起处,天地气息仿佛都清了几分。
耳听得更远,鼻也更灵。
夜里闭目入定时,只在这屋里,便能隐隐觉出后院那两窝“灵鸡二代”的气息流转。
照这般修下去,或真能炼出些许神念感应来。
自那道水脉通了屋后,果林与药地便一日好过一日。
那几株原说得十年方能吐蕊的果树,如今枝头竟已悄悄鼓起几枚嫩黄的苞。
药地里那批灵种,也都不声不响地破了土,一棵棵青翠挺立,叶脉分明。
药气沿着晨风铺将开去,人在地头还未俯身,鼻子已先一步嗅得清香。
日子就这么流水似的过去,屋里屋外皆是静好光景。
姜曦自那一锅灵鸡药汤下肚后,气血大盛,脸上红润了几分,步子也比从前扎实许多。
这日清晨,晨雾未散,小丫头照旧立在院中练功。
一身气机收放自如,站定时如山中晨烟,动起来则似松枝带风,圆而不滞,起落有致。
精气已然圆满。
姜义站在一旁瞧着,手里还捏着那把锄头,眼角眉梢却是藏不住的笑意。
心中暗算,当年大儿精气圆满,差几日才满十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