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鸡二代(2/2)
果林里虫子本就不凡,被灵气熏过,连个果核虫都泛着光泽,堪称上品鸡食。
可走了两圈,那公鸡忽然有些不安,像是灵气太足,熏得心火难平,鸡眼发红。
翅膀扑腾几下,便晃晃悠悠回了窝棚,扑通一声趴下歇着去了。
其余那些老鸡见了,也跟着学起样来。
鸡群三来两往,竟也慢慢熬出个日常来。
晨光初露,踱一圈清醒脑子;
午后艳阳,趴窝歇息;
傍晚灵气回涌,再入林中转上一遭。
堪称“鸡中清修”。
而且这些半步灵鸡,吃得金贵,补得精细。
鸡遗落在林里,居然都透着丝微灵气,初看不起眼,细嗅之下,隐隐竟有几分温润气息。
撒在树下,润得泥松草嫩。
久而久之,果林里地气也跟着肥了,灵气更足,连树皮都润出油来。
林越灵,鸡越肥,鸡越肥,排得就越补。
如此一来一往,倒像串出了条灵气循环链。
姜义守在篱笆外头,眯着眼连看了两日。
鸡不吵,林不乱,地气愈发充盈。
瞧得久了,心里原先那点犹疑试探,也慢慢起了变化。
果林这一圈,百十棵果树站得齐齐整整,如今这十来只鸡,着实空得慌。
更别说现在地脉铺开,水脉贯通,灵气正盛,药田旁边,还有一大片待扩张的余地呢。
是时候再添些鸡丁了。
这回,姜义却不打算再去寻些凡鸡来养。
眼光一转,便落在了那群半步灵鸡屁股底下,那一窝刚滚热气的蛋上。
先前日子紧巴巴,家里人又都习武,顿顿靠补,鸡蛋一落地,转眼便进了锅里。
如今家底宽些了,灵果又结得欢实,鸡蛋这点滋补,就显得没那么金贵。
正好趁着手头富裕了些,来场“试孵”大计。
半步灵鸡生出来的蛋,自然也不是凡物。
一颗颗鸡蛋光泽饱满,蛋壳薄处还透着点点温热灵气,捧在手心里,跟握着颗小灵石似的。
若是用这些蛋来孵鸡,那出来的“鸡二代”,岂不就是娘胎里泡着灵气长大的?
自小饮露食果、呼吸灵风,将来不说金羽赤冠、脚踩雷火,起码也该比寻常灵鸡多半道行。
这主意一起,姜家上下又忙活开了。
姜义挑了块靠果林的新空地,掂量着风水灵脉,又搭了座新鸡窝。
篱笆扎得紧,窝口却留得巧,正好能通果林一线。
柳秀莲则在屋里张罗起孵蛋的活计,挑蛋、翻蛋、焐窝,一套操作熟门熟路。
饭桌上忽少了灵鸡蛋,小丫头姜曦刚要撅嘴。
可一听说这回是“以小养大”,忍这一口,日后不光蛋更香,说不定还能有灵鸡打牙祭。
上回那一锅鸡汤,虽只嗦了几根骨头,可那浓郁的肉香,至今回味无穷。
当即也就咽了口唾沫,把馋虫强行压了下去。
孵鸡这点营生,姜家是再熟不过了。
攒够一窝蛋,便先下一窠。
等第二窝蛋收齐了,头一窝的小鸡也该咔啦咔啦地敲壳露脸。
等那一只只毛茸茸的小家伙摇摇晃晃地从蛋壳里钻出来,姜义只看了一眼,眉头便是一跳。
不一样,真不一样。
羽毛细亮,眼神清明,脚爪落地那一瞬,连步子都透着股子利落劲儿。
刚出壳没两口气,便有两只咕咚咕咚晃着小脑袋,扭着屁股钻进果林,一待就是大半个时辰。
出来时不光没瘫,还比进去时精神些,绒毛都顺滑了几分,走起路来隐隐带点风。
姜义站在篱笆外头,看着这窝“鸡二代”,目中竟隐隐泛起一层热意。
只恨鸡只不解人言,恨不得将那套呼吸法,逐字逐句教将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