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巨环上的宏聚变(1/2)
第229章 巨环上的宏聚变
远征舰队——先遣舰队
自然选择号。
以自然选择号为首,这支12艘恒星级战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已经以2%的光速,飞行了一个月
在他们身后,是相隔80天文单位的远征舰队主力,而在远征舰队身后,是已经化为了一颗星星的太阳,那颗暗淡的地球距离舰队已经超过了两百天文单位。
此刻,包括冥王星在内的柯伊伯带四大矮行星均已经被甩在身后。
这里是柯伊伯带的最深处,是比上一次柯伊伯带战争还要遥远的太空深渊。
先遣舰队已经越过了这那处星际战争的遗迹,朝着柯伊伯带外环边缘驶去,人类目前距离地球最远的人工太空作业记录是在距离地球197天文单位的一颗小行星上,而他们已经超过了这一记录,成为了继云天明之外,距离母星最远的人。
自然选择号的舰桥浸泡在黑暗里,另外十一艘恒星级战舰由于相隔距离较远,用肉眼中只能看见一颗闪亮的星辰。
但这并不意味着战舰之间是孤独的,在自然选择号的作战会议室中,有十一位全息身影出现在作战会议室中,这十一个人都是其它战舰的舰长,他们正在召开作战会议。
由于先遣舰队与远征舰队总部的通讯延迟已经高达11个小时(单向通讯),与太阳系舰队总部的通讯延迟达到了27个小时(单向通讯),在这种高延迟的战场广度面前,由舰队进行总指挥已经没有意义,没有任何指挥官能顶着几十个小时的延迟去指挥战斗。因此,战舰必须拥有自主作战能力。
目前,人类的5000艘恒星级战舰,每单独拎出一艘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指挥单元,可以协调同级别的战舰进行统一行动。
自然选择号作为先遣计划的提出舰,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这支小型舰队的核心指挥单元。
在自然选择号舰长东方延续身边,另外十一位舰长对全息投影围成一个圆环。圆环中央是全息星图。太空作战时代,立体星图取代了过去的沙盘,成为了人类模拟分析战场局势的主要载体。
立体星图的焦点锁定着448亿公里(300天文单位)外的“巨环”,代表吞食帝国主力舰队的猩红光点,如同盘踞在腐肉上的蝇群,密密麻麻地环绕着巨环本体。
率先打破了舰桥内安静的是自然选择号的舰长东方延续,她轻柔的声音压破了舱室内电流声。
东方延绪说:“同志们,我们目前看到的影像是300天文单位之外的影像,是4个小时前的幽灵影像,相信其他战舰也已经侦测到了巨环内异常能量波,和不正常的舰队调动。”(注:受中国太空军的早期影响,‘同志’已经演变成为了舰队国际在平级状态下的广泛称呼。)
立体星图画面转变成了光学影像,尽管相隔着448亿公里,舰载的光学影像系统不甚清晰,但还是可以明显的看见那模糊的巨环外,原本好不容易陈列整齐,蓄势待发的吞食舰队忽然朝着巨环的某一点涌去。
以至于吞食舰队出现了大规模的混乱,甚至出现了不少‘星际车祸’。
东方延续用遥感棍指着画面图,说:“在此前的观察里,吞食舰队用了七天的时间,才完成了舰队集结,但他们在集结完成后并没有对我们、对我们身后的远征舰队、乃至对远征舰队身后太阳系舰队进行反扑,而是一反常态的朝着他们的内环区域涌去了,相信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发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