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三合村(1/2)
第182章 三合村
在把税又征到明年后,田二三就感觉去空间里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进去也没啥事情,就在等cd。
闲下来的田二三开始查看桃县的发展。
桃县的发展迅速很快,因为大量的资金进入,这两年明显的富裕了不少。
田二三看的不是桃县县城的发展,而是王庄、易家庄、李庄的发展。
王庄目前三百户一千多人,全都是田二三的人。
这些人组成的村子肯定要好好修建,不光是要修建别墅屋子,还要考虑到安全隐私问题,要能够禁止外界人员随意进出。
这个很简单,只要使用王庄附近的土地,自然就能合庄并村,把分散在庄子各地的村民们集合起来。
桃县是一个平原农业大县,国家优质小麦种植基地、中州省畜牧业大县。
上上级是中州省这个农业大省,上级市也是一个被很多大城市人瞧不起的市。
桃县作为市里一个小透明,一个县一百多万人,下属九镇十五乡,一个七万人的乡下面又有四十多个行政村,六十多个自然村庄。
行政村包括自然村。
行政村是多个自然村组成,规模更大,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受乡镇政府领导。
自然村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农村聚居点,村民因地理、血缘或生产生活需要聚居而成,规模更小,有的几十人到几百人。
名称通常带有地域或家族特色,如“张家庄”“李家屯”“王家沟”等。
王庄就是这种自然村,距离县城比较远,没有村委会,也没有行政职能,通常大部分人都外出,只留老人小孩。
在王庄附近就是大片的农田,全村一千多人只有八百亩平原农田,地势一望无际,除了农田房屋就是人工挖出来的灌溉河沟。
农村人更能体会到那种除了种地就是种地的绝望。
如今就不一样了,诚邦集团征收了大片土地规模化种植,王庄上下集体同意了土地转租,把全村八百多亩地给了诚邦公司种麦。
因为附近和易家庄只有十五公里道路,两个自然村强强联合自然能完成经济大迈进。
李家庄和两个庄不属于一个行政村管理,但是在三个庄和县里的干涉下,顺利联合三个地区三千多人,三千亩耕地和宅基地组成了一个三合村,主要发展农业和畜牧业。
人口低于一万无法升级为镇子,目前接近四千人远远不够,但是发展潜力极大。
诚邦商厦的员工来自三合村,诚邦商厦的蔬菜瓜果和猪肉牛肉鸡肉也是来自三合村。
三合村的闲人也被招进了施工队,进入了诚邦房地产公司,正好解决了三合村好多人不在家的问题。
得益于诚邦集团的资助,三合村已经发展了起来,村民们推举了易闲农当村长。
王家庄最早开始修建农村别墅,家家户户修起了南方村子里的独栋别墅,将原本松散的宅基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圆型区域。
在中心位置是王庄小学、王庄中学、王庄技师学院、王庄卫生所、王庄大队活动中心。
三个学校都是私立学校,解决三合村的上学问题。
王家庄只有两个出口,其余地方被围墙河沟阻隔,更外面就是无法隐藏躲避的广阔农田。
易家庄作为生产基地,大量的土地用于养牛和制作奶粉,以及员工宿舍。
李家村吸收了易家庄和部分王家庄的人,让农民上楼腾出原来的院子,同时不再散养鸡鸭猪狗,统一规模化养殖。
这里不像是农村,更像是工厂宿舍和企业。
三合村四千多人会消化掉诚邦集团的大部分财富,尤其是三个村长分了不少钱和股份。
包括田二三在县里开发的房子,也很快被这些人抢购一空,根本不对外开放。
田二三看着三合村的数据。
“我目前只把一些妇女和小孩送出来了,以后可以把劳动力转化为长枪兵和弓箭手放出来干活,这样户口空出来后就能继续收人了。”
转化后的士兵不占人口,但是粮食消耗会提升,同时不再纳税,也不能在城里城外干活了,但是可以出来干活。
目前全部人口,包括预备人口加起来都不够五千。
田二三正在想事情的时候,程家双胞胎进来了。
“田总,我们进来了~”
田二三看着两个活泼的双胞胎姐妹,笑着说:“出去玩吧,最近公司发展的怎么样?”
这阵子田二三都在里面干活,没事的时候去国外农村安排事情,或者是给各家各户搞点麦子,顺便着聊天打听消息。
屋子的作用远比所知道的厉害很多,比如一家就算只有一个人在屋子里,也能知道其余人在外面做了什么事情。
一家人的情报似乎是共享的。
田二三和程家父亲说话,程家另外四口人都能知道田二三的命令。
程霜星笑着说:“新来的好多姐姐阿姨对我们都挺好,我们两个太聪明了说话都没劲,正好来一群蠢货,怪有意思的~”
程霜雪也笑嘻嘻的,很认同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