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天穹之变!孟传的软肋!(1/2)
第505章 天穹之变!孟传的软肋!
在退出之前,不学点儿什么武学,未免有些遗憾。
但迦叶祖师不开口,他总不能张口就要..:
渐渐,孟传看高僧无动於衷,便闭目体悟此番所得武理。
不能急,待精神力见底之时,再催一催..:
时间流逝,变化渐生。
迦叶祖师枯坐如岩,眉间褶皱渐次舒展。
孟传见到,初时其额前青筋隱现,似根盘结。
继而皮下有银光流转,如月华泻地。
他当即凝神一观,这副模样,看来老僧已然有所悟了。
其麵皮先是泛起青白,似古瓷开片般,龟裂出细密金线。
转瞬又透出玉色宝光,恍若千年白玉受香火浸染。
白眉无风自动,每一根眉毫都绷得笔直,虽然面色垂老,却依旧神采奕奕。
忽然耳垂颤动如钟摆,膝下蒲团突兀消失,老僧身形凭空升起三寸,仿佛坐在透明莲台之上。
“善哉。”
迦叶从莲台之上,枯掌拍地起身。
方圆十丈內的碎石皆跳起又落下,排列出奇妙的法印。
对方的语气欢快,似大彻大悟模样:
“小友,等急了吧?”
“不急,大师您继续...”
忘了对方会“读心术”,孟传略显尷尬。
高僧大手一挥。
地面上跳动的石子,如书册崖痕跡一般,刻出一排排经文。
孟传细扫一眼,和外界崖上的內容很像。
亦是在论“空相”、“无相”之说,更加深奥。
不过...却与气血武道有种莫名的契合,让他有种跃跃欲试之感。
他猜测,这篇经文当中,也得有自己的一部分功劳...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孟传被这些文字所吸引,与此同时,迦叶祖师亦是在一旁教诲道:
“气血贯三焦为基,无相为宗。行通百脉,涌破门。不执拳形固,唯循气血奔。
祛执忘形相,气血自归真,以武合气血,无相证本心。”
孟传理解思索。
经文之中词句,此刻已无晦涩言语。
“无相”之意,刚才亦是通过迦叶祖师得到理解。
佛门理解的无相,並没有確切说法。
只是与“有相”相对,指摆脱对於具体形象、概念等执著的一种解脱自在状態。
关於经文,他佛门武理差点,並没有顿悟出什么,面板上也並无新的武学诞生。
但是,他遥望武道天穹。
此刻一隅之地,隱隱有异变突生。
天穹下方,依旧暗淡无光。
但却有一座座小山丘,从黑暗之中拔地而起。
在天上星轨群星的照耀下,隱见其峰尖。
他的视线下移。
看到有一五色神山,生长最是高大雄伟。
孟传明悟,其代表著他的五行武理。
这座高山,在他前些日子於武当创法之际,接连出现在识海过。
原先只能隨著“想”,靠精神力將之具现化。
未想到,如今竟然如实物一般,落入武道天穹中。
无需思考使用精神描募,只是內视一观,便可看到壮观的五色奇峰。
他觉得,若是再增加两色。
便与葫芦小金刚镇压蛇精的七彩神山,一模一样了...
雷属武理,依旧归於五行之中,包括风雨雷电等等。
因此他亦是不知道,后续如何扩充这座山峰的地基。
但也並非毫无猜想,浮光大圣之“光”,应是天地自然之中的一大深奥属性。
隨著他修行渐深,亦是能接触到,前路不远矣。
他心中思索:
“称其五行神山,未免有些局限,既然还有其他属性的存在,乾脆叫做自然神山好了。”
隨著牵扯自然天地的武理提升,这座神山亦会缓缓升高。
烙印在武道天穹之中,组成內景奇观。
武理永不遗忘,山峰永不缩。
一证永证!
回想起先前在武当山上,师伯关於拳脚打术的境界所言。
这一刻,受到迦叶祖师无相之理的加持,他方才真正踏入到,“识己”的境界。
打术突破韵境,只是代表著,有了“识己”的基础。
如今这一座座,象徵著拳脚打术的高山,於武道天穹之下耸立。
代表著他的识己之路,此刻正式开始。
望向自然神山的旁边,亦有其余神峰林立。
比其矮小寸许,以八极拳脉为主的,刚劲派系神山。
再低一点,还有黑白二气构成的阴阳神山。
太极拳、真武降魔九式等等拳法之理,皆是蕴藏其中。
远处,还有些许零碎小山丘,
都是他先前为了叠加特质,学习的各路流派浅显拳法。
此刻这些,都存於他体內天穹,留有痕跡。
与此同时,孟传冥冥之中有所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