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中标(2/2)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投标人对唱标内容有异议,可以当场提出,主持人就会进行核实。
今天这个情况,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谁也没想到半路窜出来这么一个人,近乎直接杀死了比赛。
钢材供应太透明了,这不是建筑分包。建筑分包的时候,并不是低价就一定有用,因为后期的建筑质量等是非常关键的。但是钢材供应,只要是工地认可的钢厂,那就是价格第一位。
如果是政府招标,那不一定越低价越好,政府会考虑供应商的很多很多问题,包括持续供货能力、品控等方面,如果报个很低的价格,政府还可能不信任你。
政府招标会提前做细致的市场调研,因为政府可以拿到很多真实的数据,所以他们的市场调研非常精准,他们的参考价也是很精准的。所以,政府招标过程中,越接近政府的这个价格越好。
企业没那么多废话,同样的东西,你便宜就行,我能买便宜的我为啥不要?我管你赚钱与否干啥?反正我省钱就是了。
唱标之后,颜辉就没怎么和其他人沟通了,因为也没人愿意和他沟通了。大部分人都觉得颜辉有点神经病,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这里面有黑幕。
更多的二级代理还是佩服,大家都明白,颜辉这绝对是全部自有资金,不然不可能报出这个价格。
“怪不得人家能拿到莱钢的一级代理”、“第一次投标肯定是势在必得,给个面子得了”、“还是和建安集团关系好,给的报价真特么低”.
类似的话在很多人这里口口相传,毁誉参半,唯一达成共识的,就是这一单确实争不过。
如果这种情况下别人中标,大家反而谁也不会认。
目前,钢材市场在需求领域和生产领域都是双提升状态,市场在不断地变大,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做生意没有那么难。尤其是现在距离“四万亿大放水”还有一年的时间,自有资金这么多的人实在是不多。
这一单还是被颜总轻松拿下了,紧接着,颜辉又去参与了两起投标,并成功中了一次标。
没中的那一起,颜辉的报价其实也是最低的那几个人之一,但是显然他的关系没那么好,最终落选也是应该的。
这两个单子,一共需要的钢材是1.1万吨,建安集团这边要求四个月供货完毕,另一家要求三个月供货完毕,单月对资金的需求大概是1000万左右,颜辉刚好不用贷款。
有这两单在,颜辉的一级代理资格已经到手一大半,但是他远远没有满足,他还需要更多的标。
颜辉把账上几乎所有的钱都打给了钢厂,钢厂这边很快就开始了运输。
莱钢这边,几千吨钢材真的就跟玩一样,随便从堆场选一选就行了,大部分都是建筑用的16mm以上的螺纹钢。
因为是第一次搞钢材贸易,颜辉还专门跑了一趟莱钢,亲眼目睹了一排排重卡拉着钢材离开莱钢,奔向泉城。
这一幕,恰如当时的一火车木材,颜辉很喜欢这个场景,他也爱看。几十辆卡车排队驶离,因为都是满载钢材,所以发动机都在轰鸣,这些车上拉的都是他买的货,这种感觉真让人着迷。
化工行业虽然赚钱,但是给不了他这种感觉。当年在木材上失去的东西,此刻颜辉终于拿了回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