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技术路线不同(5000字)(1/2)
第259章 技术路线不同(5000+字)
ps:今天有点事情,就这一更。
“这些是为了环太湖摩托车摩托车拉力赛用的,到时候一毛钱一袋卖给内地那边的零散观众,另外再采购一些油炸袋装的方便面,到时候可以直接捏碎了撒调味料吃就是了。”李松开口说道。
“好!”田家辉点点头。
“只是要注意每个人一次性只能买多少,咱们是为看比赛的观众服务的,不是让人赚钱的。”
“当然这也还有不少漏洞,但是现在就这么着了。”
“也不必太追究。”
“另外就是注意随时补货,反正比赛不是一天两天。”李松开口说道。
“老板,叫什么品牌呢?”田家辉记下之后开口问道。
“来一桶!”李松开口说道。
“老板这个名字可以。”田家辉听到这个牌子,开口称赞。
“嗯。”李松点点头。
自助餐结束之后,李松就从其他地方离开了,那些记者扑空了,因为25号好召开经销商大会,那个时候李松再接受采访。
11月21号,李松回羊城,在船上就被人认出来了,别人打招呼,李松就回应一声。
然后李松就一边看今天的港岛报纸。
报纸上tvb的邵老板公开说某些电视台只是知道搞一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不知道自己培养人才。
并且还表示,电视台不是有钱就可以办的走的,是骡子是马还是一个未知数。
并且表示那些跳槽的艺人,无线电视台永不合作。
大公报,文汇报等等的就公开说某些报纸最擅长捏造虚假信息,呼吁港岛居民不要购买这些报纸,以免被假消息误导。
而星岛日报这些则说李松是在污蔑他们报纸,他们要采取法律行动。
港岛就这么大,这些报纸本身也分阵营,而且蛋糕就这么大,李松喊了抵制不良媒体的口号,自然有其他报纸出来蹭热度。
船很快来到珠江口,李松听到呜呜呜的声音,放眼看过去,就发现有快艇在珠江里面快速的航行。
引得船上的人纷纷议论,这也是李松的想法,这个时候黄埔港是对外的主要港口之一。
来往的船只非常的多,快艇在这里航行,那就是在给舷外机打广告。
并且宝马舷外机厂还提供完善的改装图纸,就是要怎么把几台大马力的舷外机并联起来,并且还提供一些关键零部件。
这样别人买到这些零部件,只是需要一个船体就可以自己改装了。
李松有时候也感觉有点无语,船从黄埔港经过,然后要去羊城绕个圈,然后又回宝马摩托车制造厂。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要经过海关之类的。
这次李松先来到千盛电子研究实验室,看看这边的进展,上次李松拿来的技术资料。
“老板,这是我们几个人的分工。”李德清拿出一份资料递给李松。
“嗯,我先说一个事情。”李松看着参加会议的几个人。
“虽然大家没提,但是我这个人呢,是记着的,咱们的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很不错,也是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的,所以每个人三千的绩效奖将会与这个月工资一起发放。”李松在实验室建设开始就发布了任务,一个月之内搭建好实验室就奖励三千的绩效,要是两个月就两千的绩效,三个月就没有。
“谢谢老板!”在场的几个人其实早就在心里惦记了,但是一直不好怎么开口。
因为拿了老板的安家费,每个人还有四个安排工作的名额,虽然也是私人企业,但是工资一点也不低。
而且也没啥限制,年纪大小有没有文化都可以,因为老板的工厂多,安排进厂扫地什么的都可以。
要是有文化,还可以考核入职一些其他职位,或者年轻一些培训之后参加其他工作岗位。
并且这四个人还可以转城市户口。
这几个人在家里的地位那是直线上升,不管是娘家还是自己家。
当然也有苦恼,那就是自己家与媳妇家没办法平衡。
至于说配偶的工作,这个可以调动到羊城其他单位,没工作的可以进厂安排一些好的工作。
这个不在计划名额之内,所以这些人就不好意思问。
“另外你们准备准备,下个月咱们去几个大学招聘一些人,你们要准备的就是面试的问题,以后各个项目都会以任务的形式发放。”
“你们的实验室要什么样的人,你们自己做主,要是招来干不了活,耽误项目进度,那么你们自己拿不到绩效的话,就别怪我这个老板偏心。”
“另外你们还要注意一点,实验室的人员配置,我发工资无所谓,但是你们要想到一点,以后的任务业绩都是以万为单位,一个项目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有可能,那么人多了,分到手的就会变少,所以你们各个实验室的人员配置自己拿出一个计划。”李松继续说道。
“好的,老板。”李德清他们听到李松这样说,赶紧点头。
李松这样充分的把权力下放给下面各个实验室。
然后又充分利用利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主要是李松半导体方面的东西并不是很懂。
上辈子本来就没学过相关专业的东西。
李松知道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然后李松就离开了千盛电子研究实验室。
来到了宝马摩托车制造厂!
“李先生,上级部门已经同意李先生投资羊城到深田的高速路!”马胜利直接来给李松汇报上级沟通的一些事情。
“好,我的要求是双向八车道设计建设都交给内地的单位来做!”李松当然知道这段高速路后面有多繁忙,所以直接上双向八车道。
“嗯。”马上你就把李松的建议记下来。
“另外上级部门已经与巴方沟通完毕,正在等待捐赠的舷外机装船!”马胜利又给李松说了另外一件事情。
“还有就是李先生的半导体实验室要去哪些学校招聘,李先生列一个计划,上级部门着手安排!”马胜利又说到招工的事情!
“我尽快把计划拿给马先生!”李松点点头。
,
剩下的李松就没有与上级部门需要沟通的事情了!
十一月二十二号,李松坐飞机来到了长安飞行器制造厂!
飞机的恒温装配车间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
预计在这个月月底就可以投入使用。
在未来三到四个月就能把公务机组装完成,未来六个月到八个月就可以把第一架中远程民航客机组装完成。
第一次组装这两架飞机速度要慢一些。
第一次组装要根据装配手册来进行装配。
虽然说现在的技术人员以及工人已经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实际与理论还是有一些区别!
要把理论运用在实际上面,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仔细研究每个零部件。
飞机的所有零件还是原来李松用货船运来的时候的包装。
这些零部件也没办法进行教学工作,必须要在恒温的组装厂房里面才能进行教学工作。
就像飞机发动机的叶片装配工作,需要精确到零点零一克!
精确到这个重量,然后进平衡装配!
因为飞机发动机的叶片的转速相当的高,重量稍微不平衡,就会引发各种事情!
在飞机这样高精尖的行业中,装配是一件相当有学问的东西!
有些高精尖的加工中心拆了之后根本没办法再次装配!
就是因为装配的环境温度,还有装配的工艺没有掌握。
李松也就是来溜达一圈看一看,帮忙是帮不上什么忙。
李松还是很期待第一驾驶人飞机毕竟是人工误机的环境,比现在坐的客机要好多了。
十一月二十三日,李松又来到沪上。
在沪上李松就没事干休息,李松也没去奇妙杂志社的办事处,也没去剧组探班。
因为朱玲不让李松去探班!
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松又回到羊城,然后转道回港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