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徐荣醉酒论禁军(2/2)
其三,就是宦者与世家之间的争权。
当然,宦者能争兵权也是在刘宏的授意之下。
张让和赵忠主谋此事,他们行事倒是果决,半年内五校司马换了三茬,羽林左右监月余一换。
如今的禁军,莫说将兵一心,便是兵士认得主将的都没几个。
表面上看,“北军五校掌卫戍、虎贲羽林守宫禁、执金吾巡宫外”的架构依旧未变。
可实际上,这体系早已千疮百孔。
军饷克扣如剜肉,将领频换似拆梁,禁军就是那权力斗争的玩物……
如同朽木支起的危楼,梁柱早被虫蛀空,看似挺立,实则轻轻一推便要崩塌。
不过也并非全然放手,雒阳城中早埋下重重暗桩。
羽林卫中的徐荣看似籍籍无名,实则带领百余羽林郎日夜操练,若他一声令下,便能化作出鞘利刃。
虎贲营的校场深处,也藏着另一番光景。
特意挑选的少年郎们每日在暮色中加练,他们的甲胄比旁人沉重三分,手中长枪挑着特制的青铜配重。
这些连姓名都未记入军籍的苗子,便是未来执掌禁军的种子。
还有,徐奉所属的中黄门冗从。
这群宦官出身的精锐,常年驻扎在掖庭深处。
对他们的供养堪称奢靡,光是每个月的耗费便抵得上北军五校半年饷银。
刘方指尖叩着案几,喃喃自语:
“且待时机成熟,这禁军迟早要翻个新……”
话音戛然而止。
因为他想到了前世参与过的一件大事。
就是十多年后设立的西园八校尉。
在西园军成立之后,刘宏自封无上将军,蹇硕任上军校尉总管各军。
一时声势浩大,也算是完成了掌控兵权的计划,连大将军何进,都得在这新立的军威下俯首听令。
有意思的是,在刘宏成功将这柄利刃悬在世家头顶之后,第二年他就突然死了。
如果按照兄弟二人原定的计划,那西园军上军校尉的人选应该是徐奉。
不过……
算了,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都不必再说了。
……
刘方挥袖打断众人未尽之言,转向垂首而立的封谞:
“先搁下禁军的事,且说北地郡大破鲜卑的战报。”
封谞弓着背趋前半步,弯眼垂眸,认真的行礼之后说道:
“回大人,战报所言,鲜卑骑兵突入北地郡烧杀……”
“北地太守夏育率部反击,不仅将胡骑逐出塞,还追亡逐北斩获颇丰。”
刘方思考着“鲜卑”“北地太守”“夏育”这三个词。
他目光透过窗外,似落在千里之外的草原上。
“鲜卑近况如何?”
封谞略微挺直了些佝偻的脊背,眉间沟壑却更深了:
“鲜卑现在的首领是檀石槐,这胡酋绝非等闲之辈……”
“约十年前在弹汗山立起王庭,极其善于收拢人心,匈奴残部、乌桓败卒,皆被他纳入麾下,鲜卑各部逐一归附。”
“他以此建立了部落联盟,亲率胡骑北镇丁零,东破扶余,西进乌孙占尽匈奴旧地,甚至跨海袭扰倭国。”
他压低声音,袖中忽有暗风闪过:
“自桓帝年间便拒不受封、不肯和亲,这些年更是频频劫掠缘边九郡,连辽东属国也不得安宁。”
“最是棘手的,帐下竟招揽了不少汉家谋士,隐隐有建国气象……”
随着封谞娓娓道来,刘方逐渐想起来一些细节。
前世他挥师塞外时,檀石槐早逝去多年,鲜卑已分崩离析,那什么部落联盟也解散了。
可是他总感觉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被他忽略了。
“对了,皇甫节似乎与其有些交情……”
适时,封谞又补充道:
“这次大捷,陛下龙颜大悦,听闻已属意夏育任护乌桓校尉,似在谋划大举北伐。”
刘方猛地抬头,案上竹简被袖风扫得哗啦作响。
是了,皇甫节死后,鲜卑首领还派人吊唁。
尘封的记忆如决堤洪水轰然倾泻。
前世皇甫嵩痛饮烈酒时,眼眶里满是悲愤,就是因为此事。
在这所谓的大破鲜卑之后,朝廷泛起对于鲜卑的轻视。
朝堂诸公被胜绩冲昏了头,急功近利的奏疏雪片般飞向龙案。
不仅是他们撺掇着刘宏北伐,刘宏本就渴望立下不世之功。
大约筹划了两年,三路大军便浩浩荡荡开拔。
护乌桓校尉夏育自北地出击,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挥师,护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单于自雁门挺进。
分兵出塞,旌旗蔽日,意欲推进二千余里。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草原上的檀石槐早布下天罗地网。
鲜卑东、中、西三部各自埋伏已久。
汉军刚踏入塞外,便陷入重围。
胡骑奔涌如潮,夏育等人的军队瞬间被撕成碎片,甚至符节、辎重都散落荒野。
最后,仅各自带着数十残骑狼狈奔逃。
数万汉军光战死的就多达十之七八,逃回边境的士卒,皆如厉鬼。
经此一役,朝廷才如梦初醒,不断派人潜入鲜卑腹地探查。
两年光阴,终得实情。
随后,皇甫嵩等青壮将领被紧急调往边关,接过守卫疆土的重任。
而皇甫嵩接任的就是北地太守一职……
注:
1关于蹇硕、封谞、徐荣、徐奉
史料上没有关于他们的“字”的记载。
所以根据剧情及汉时取字的习惯。
蹇硕,字子烈。
封谞,字元惑。
徐荣,字子寥。
徐奉,字子原。
关于他们这几个“字”的缘由。
会有一段比较重要的剧情来解释。
2关于徐荣与徐奉的关系
史实中并未记载。
为根据史料合理演化。
具体相关史料不在此赘述。
3徐荣
《三国志》:“(曹操)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
《后汉书》:“荣遇坚(孙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李旻,亨之。“
《后汉书》:“王允闻之,乃遣卓故将胡轸、徐荣击之于新丰。荣战死,轸以众降。“
4夏育
《后汉书》:
“十二月,鲜卑寇北地,太守夏育追击破之。”
《后汉书》:
“遣……夏育……田晏……臧旻……各将万骑,三道出塞二千余里。檀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帅众逆战,育等大败,丧其节传辎重,各将数十骑奔还,死者十七八。”
5皇甫嵩接任北地太守
《后汉书》:
“……迁北地太守。”
6禁军
《后汉书》:
“北军五校,掌宿卫京城,各有司马、功曹。虎贲中郎将主虎贲郎,羽林中郎将主羽林郎,皆属光禄勋。执金吾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主兵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