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铜雀梦断熹平续(1/2)
第1章 铜雀梦断熹平续
建安二十五年冬,雒阳铜雀台。
朔风挟细雪闯入屋内,榻前烛影摇红,忽明忽灭。
榻上之人形容枯槁,鬓发如霜,昔日雄姿英发尽化作沧桑倦怠。
曾挽强弓的臂膊,如今连酒樽也握不稳,只抖得酒液四溅。
他强撑双目,眸子里尽是眷恋与不甘。
自陈留起兵,讨董卓、伐袁术、诛吕布、降张绣、灭袁绍、征乌桓……
一路荡平群雄,奉天子以令不臣,终成霸业。
叹岁月怎饶人,今病体难支,了然大限将至。
恍惚间,铜雀台雕梁渐隐,官渡硝烟浮现。
袁绍身披玄氅,负手而立,昔日倨傲的面容上竟带着几分释然:
“孟德!”
声如旧年,恍若少好任侠时,与绍、邈诸君纵马江湖间的呼喝笑闹。
未及答话。
忽闻一道粗犷之音,霎时失神。
“主公!”
回眸,见典韦持双戟而立,甲胄染血,然笑声豪迈。
曹昂、曹冲并立身后,二子眉目如昔,齐唤:
“父亲!”
方欲伸手。
又一道身影缓步走来,周瑜羽扇轻摇,唇边挂着一丝笑意:
“曹丞相,赤壁之东风可还尽兴?”
话落烽烟起。
陈宫立马横眉,目含霜雪,却无一言相发。
曹操想要起身,喉间却腥甜翻涌,咳出的血染红了锦帕。
忽又闻“曹公”二字。
抬望眼,郭嘉倚酒坛而坐,尽是笑颜。
荀彧捧食盒而立,似有千言,一声叹息。
关羽横长刀驻马,遥遥拱手,犹似初见。
“奉孝……文若……云长……”
曹操气若游丝,伸手欲握,却唯有一场空。
忽有琴音清越,往日光影重重。
少年立志为大汉征西将军。
中年迎帝谓“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暮年横槊而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心何辜,竟落得“汉贼”二字?
曹操勉力支起半身。
手抚倚天剑,恍若生平功业皆刻其上。
“若天下无孤……”
笑声混着血沫洒落。
“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幻影皆作飞灰,唯余风雪呜咽。
最后一口气将尽时,风雪掠过他的眼角。
分不清是泪是雪,唯有唇间喃喃:
“天下无孤……天下无孤啊……”
倚天坠落在地,与炭炉中将熄的火星,一同融进建安二十五年的长夜。
……
忽觉颅中剧痛如铜锥凿骨,榻上之人猛然坐起,冷汗透湿中衣。
抬眼望去,却见青庐帐幔陌生,近处灯盏明灭不定。
案上青铜镜映出张陌生面容,是剑眉入鬓,是满面朝气。
“孤……遭何变故?”
头痛欲裂间,万千画面浮现如幻似影。
不是那六十六年风霜雪雨。
而是……
一座破落的侯府。
枯叶簌簌落下。
他的面前,母亲与兄长并立。
兄长双手紧握,神色晦暗。
母亲手中,正拿着一腥苦药丸,强纳于他的口中。
“方儿,须谨记……”
“尔兄不久将登大宝,为大汉天子,而汝……自今往后,便是早夭之庶子矣。”
母亲泣声如咽,泪落如雨。
他凝视着母亲,牙关紧咬,默默颔首。
未几,忽觉寒意侵骨,僵直的倒在了那青砖之上。
最后一眼。
唯见白幡猎猎卷于风中。
……
刘方?
兄长刘宏?母亲董氏?
这……
灵帝与董太后?
孤竟成了刘方?灵帝胞弟乎?
为何从未闻得此人?
曹操闭目,按捺心悸,细细梳理。
……
荒野之中,孤坟之下。
他竭力的推开棺盖,伏地喘息。
母亲叮嘱在脑中回荡。
宫闱险恶,为保一丝血脉,不得已使他假死脱身。
待时局稍定之后,自会接他团聚。
本以为归期遥遥,甚至可能自此天人永隔。
却在不久后的夜晚,一辆马车寻至。
自此,易服为宦,隐于禁中。
然而,宫墙如狱,危机四伏。
唯有,装聋作哑,随波逐流。
……
那日,他远远望见兄长。
兄长头戴冕旒,端坐在那大殿正中。
而他藏身偏殿帷幕之后,脊背紧绷。
是夜,大雪纷飞。
深宫密室之内,兄弟二人相顾无言。
少年天子强压心绪,将偌大舆图铺展案上。
大汉十三州郡之脉络,于烛影摇红间,映入两少年之瞳。
一笔一划,皆是难言。
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窦氏外戚柄执朝纲。
满朝上下,竟唯余宦者可堪驱策。
那少年天子久困樊笼,能托肺腑者,唯有他。
他,亦甘愿成为那与兄长双生的影子……
自此之后,刘方化名为“马元义”,着方士之袍,驾青牛素车,踏遍九州驿道。
以太平妙法收拢人心,与禁中宦者暗通款曲,于诸方势力间筹谋斡旋。
春秋数载,终成弥天之网。
……
曹操缓缓睁开眼,思衬着这份陌生的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