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宋文豪 > 第127章 “水窗”

第127章 “水窗”(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两界:魔修误入领主世界 射雕:从被逐出桃花岛开始 神峰 关于曹操重生成皇叔的那些事 斗罗:龙王之神明哀歌 芙莉莲:开局支配阿乌拉 女侠,听我解释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韩城:我与未来有扇门 佣兵战纪

第127章 “水窗”

陆北顾的主意并不复杂。

他在现代去江西赣州开会的时候,参观过当地的福寿沟博物馆。

所谓福寿沟,指的是北宋熙宁年间由当地知州,也是数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专家刘彝主持修建的一套城市防洪防涝水利工程,因建成的两个排水干道系统走向形似古篆体的“福”、“寿”二字而得名,整体由二十余里长的沟体、近百个调节雨水容量的城内池塘以及十二个防止江水倒灌的水窗三个部分组成。

这套水利工程,从北宋一直用到了现代,不仅让三面环水的赣州免遭城市内涝,甚至抗住了那场大洪水的考验。

而福寿沟最精髓的地方,并不在于排水沟和城内池塘,这些东西谁都会挖,而在于“水窗”。

刘彝发明的这个“水窗”,就是在排水口处设计简易单向木闸门,利用城内水流重力冲开排水,当江水上涨水位高于城内时,水压自动关闭闸门,用来防倒灌。

属于那种构思极为精巧,但原理相当简单的水利设备。

而最关键的是,水窗的制作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并且在赣州这个与泸州地形高度类似的城池里,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所以陆北顾有信心用这个东西来初步缓解城里的内涝。

先解决内涝,让百姓不至于居无定所,才能谈接下来的事情。

毕竟,人一旦失去固定住所,长时间待在暴雨中,很快就会因为风寒而大片大片地病倒。

“就这么个东西,就能确保沱江水不倒灌进来?”

李磐端详着纸张上陆北顾用毛笔画出来的“水窗”结构图,有些将信将疑。

刘彝是庆历年间的进士,这时候应该还在担任朐山知县,水窗这种东西,肯定还没问世,不过陆北顾也不打算偷人家的发明创造,干脆说了。

“肯定能!”

陆北顾斩钉截铁,声音在嘈杂的州衙公廨里异常清晰。

“此物名为‘水窗’,是庆历年间进士刘彝发明的,学生偶然得知。其妙处在于‘水退窗开,水涨窗闭’,城内积水有势能,可推动闸门开启,将水排入沱江;一旦沱江水位上涨,高于城内,江水自身的压力便会将闸门死死顶住闭合,断无倒灌之理!此乃以水治水,借势而为!”

他指着图纸上那看似简单的木闸门结构:“材料只需硬木、铁轴、石槽,工艺亦非难事,城中木匠、泥瓦匠足可胜任。只需在各水门处择紧要者改造几处,立竿见影!”

李磐的目光在图纸与陆北顾坚毅的面庞上来回扫视。

是谁发明的他不关心,陆北顾怎么得知的他也不在乎,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李磐现在思考的是这件事情对他的利弊,然后才是对泸川城的利弊。

想了想,李磐说道:“我当然信你,不过兹事体大,关乎一城安危,还得刘知州点头才行。”

随后李磐带着他去了不远处的泸州知州刘用的房间。

刘用正为城里的内涝和粮价,以及城外暴涨的江水而发愁。

听到有一面之缘的陆北顾前来献策,倒也没有拒绝。

详细听完后,刘用也有些犹豫。

窗外雨声如瀑,城内灾情刻不容缓。

州衙内外,同僚焦头烂额,应对之法无非是加高堤防、组织人力舀水、祈求天晴,皆是治标不治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一个三金导演十项全能很合理吧 人在吞噬,倒卖诸天 全职法师:白虎异能锁,圣兽无双 从乱星海开始祸害诸天 吞噬星空:一级一天赋,无敌浑源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大明:从锦衣卫开始镇压朝堂 银河火花弱?我反手超级融合! 全职法师:捡碎片图鉴,契约心海 国运三角洲:一声花来,全员红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