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2/2)
而等这边布置得差不多,护卫前来通报,古十二领着秦洪涛,也到了院子外。
齐政闻讯,当即领着众人迎出了房门。
瞧见齐政的刹那,秦洪涛当即单膝跪地,姿态恭敬,“末将秦洪涛,拜见齐侯!”
齐政亲切地将他扶起,拍着他的手臂道:“秦将军远道而来,如此辛苦,不必多礼!”
说着他又给双方都介绍了一番,而后一起走进了房间。
进屋之后,齐政笑着道:“秦将军,此番虽然全歼了一股倭寇,但可千万不能大意,小觑了江南局势啊!”
话音落下,本欲入座的秦洪涛猛地起身,朝着齐政单膝一跪,“侯爷,末将无能,走脱了三百倭寇,连同匪首井上五郎,请侯爷责罚!”
原本已经绝望的杨志鸿和朱俊达瞬间心头大喜。
而齐政脸上的笑容也在这一刻悄然消失。
他冷冷看着秦洪涛,明显地露出了几分不悦。
秦洪涛登时额头见汗,开口道:“当时末将正要将这伙倭寇聚歼,但没想到,海上的大海寇汪直率领他的船队前来,他的实力不容小觑,而被围困的倭寇也激起了战意,末将两面受敌,又见只剩下两三百残倭,牢记着穷寇莫追之理,便没有力战。”
砰!
齐政一拳砸在案几上,眼神愤怒,杀意毫不掩饰,“汪直,坏我大事”
狠话放完,他仿佛才意识到杨志鸿和朱俊达在旁边,瞬间收敛了神色,重新变得温和,将秦洪涛搀起,“无妨,无妨,大部剿灭了就行了,穷寇莫追,很正确,来来来,入座喝酒!”
一场宴饮,便悄然开始。
不过大家都不是什么推心置腹的人,简单聊了一阵,便结束了。
待杨志鸿和朱俊达离去,贺间也回了房间,齐政将秦洪涛请到了书房中。
一进屋,他就懒洋洋地朝着桌上一靠,指了指一旁的椅子,“不必拘礼,随便坐,我累了,先歇会儿。”
秦洪涛当然不敢造次,恭敬道:“侯爷日理万机,还是要注意休息才是。”
齐政看着他,忽然笑了笑,“什么日理万机,纯粹是演戏演得太累了。”
“演戏?”秦洪涛有些纳闷。
齐政挑了挑眉头,“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会因为你放走了那两三百倭寇就那般作态吧?”
秦洪涛的眼睛陡然瞪大。
齐政缓缓开口,给出了自己的考验,“你如果愿意,不妨试着想想。”
上司不会无缘无故的建议,上司的建议也就是命令。
以秦洪涛的官场“造诣”,立刻也明白了这是齐政对他的考验。
而这个考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了齐政会给他什么样的帮助和待遇,以及他今后未来在这位新帝跟前第一红人手下的重要程度。
他当即仔细回想起种种细节。
齐侯那封信,信上说了可能遇见的麻烦。
那很可能就是预见到了汪直会出来救援。
那也就是知晓了汪直和倭寇的勾结。
汪直本身并没有这个动机去唆使倭寇做什么事情。
这一切背后是江南本土势力的计划,要利用倭寇这件事情来打击齐侯这个大权在握的钦差。
那么汪直也就是被江南本土势力握在手里的一把刀。
齐侯说了是在演戏,那么他今日明确地表现出要针对汪直的动向,就是演给其他人看的。
这个其他人很可能便是杭州知府杨志鸿,江南商会会长朱俊达,甚至于钦差团队副使的贺间。
从这个角度,这三个人就会将齐侯的目标传递给江南本土势力幕后掌舵之人。
然后,他们便会针对性地做出防御。
另一个关键,自己擅长水战,将自己调来,还让自己保存实力,说明一定有一场水上的大战等着自己。
那么,是不是剿灭汪直这一战呢?
齐侯又布下了如同此番剿杀倭寇一样的埋伏?
他思索一阵看着齐政,开口道:“末将愚见,齐侯莫不是想要借今日某人之口,来一出请君入瓮,在剿灭汪直这一战上,布下天罗地网,试图一战定乾坤?”
齐政缓缓坐直了身子,脸上也露出笑容。
对方虽然并未完全猜中他的心思,比如要为汪直洗脱嫌疑这些,都不曾说到,但那是绝密,无法苛责。
“看来陛下为本官调来秦将军,果然是圣明烛照,识人有术。”
秦洪涛心头长出了一口气,但面上不敢有丝毫倨傲,“侯爷已经将话透露得这般明显,末将若是都猜不中,岂非辜负了侯爷的栽培。末将之智比起侯爷,仿若云泥,定当竭力为侯爷做好马前卒。”
“这话就太客套了。”
齐政呵呵一笑,“既然说到这儿了,先说说你手上的情况吧,本官也好有个估算。”
“是!”
秦洪涛当即向齐政汇报起了情况。
同一片夜色之下,荀先生的府邸之中,杨志鸿和朱俊达也在向荀先生细细汇报着今日的种种。
得知倭寇这张底牌,居然被齐政撕得粉碎之后,荀先生也是面露震惊。
详细询问了情况,得知是中条三郎反水,招致大败,他有些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时隔一年的布局,这齐政,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他看向二人,“齐政还说了什么?”
杨志鸿和朱俊达对视一眼,朱俊达开口道:“在得知是汪直冲破水师包围圈,就走井上五郎和残部之时,齐政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杀意。很有可能,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汪直。”
荀先生缓缓点头,“你的推断很正确,王爷那边已经说了,许东已经叛变,若是齐政能够将汪直剿灭,海面之上,王爷的势力就只有潜龙岛了。”
他叹了口气,“但是潜龙岛都是战士,对走私和商贸之事都不熟悉,届时走私之事必然大受影响,对王爷团结江南士绅很是不利。”
听着这一连串大事不妙的分析,杨志鸿和朱俊达是一句话都不敢接,只能默默地听着。
这一沉默,就显得气氛愈发的低沉。
荀先生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还得跑一趟,准备一下,我立刻回镜湖。”
“是!”
翌日,傍晚。
当镜湖的水面,出现在眼前,风尘仆仆的梅先生终于松了口气。
与此同时,荀先生也来到了王府之中。
二人在王府前恰好碰面,望向彼此的眼神之中,都带着几分凝重。
荀先生开口道:“消息都是真的?井上五郎那边真的几乎全军覆没了?”
梅先生点了点头,“是的,仅有两三百人,被汪直冒死救出来了。”
荀先生叹了口气,“走吧,向王爷汇报吧。”
很快,二人在护卫的引导下,见到了越王。
荀先生敏锐地发现,王爷书房桌上有几样平日喜欢的瓷器不见了。
看来王爷早些时候已经知晓此事了。
但他还是装作什么都没看见,默默听着梅先生向越王汇报情况。
诚如荀先生猜测的那样,越王实则早些时候已经得知了消息,震惊之后便是一阵暴怒,在摔打之中,怒骂着那些倭寇的废物。
但现在,听完之后,他便已经可以在手下面前,表现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败了就败了吧。看来这帮倭寇,也只能打打顺风之仗,啃不了硬骨头。”
他平静地开口,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这番从容姿态,自然引得梅先生由衷的佩服,荀先生为了不露馅也跟着附和了几句。
越王摆了摆手,“不提这些虚的,本王心头有一个问题。”
他看着两人,目光幽深,“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是汪直私通朝廷,出卖了这帮倭寇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