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抬旗封爵(1/2)
第435章 抬旗封爵
什么是元婴大圆满强者?
和珅就是!
法随言出。
一言就给定了性。
迈步走进值房,目光先是在丰绅济伦和金简脸上停留一瞬,微微颔首示意,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后扫过伊龄阿和舒文淡淡点头。
最后目光落在统管内务府包衣护军营的缊布脸上,尽管眼神平和如水,却让坐在那里的缊布不自觉的抬起屁股:“和中堂!”
“和中堂!”
其余几位也是纷纷起身,纵是贵如丰绅济伦也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奴才给中堂大人请安!”
会计司的乌雅更是“扑通”跪在地上行了大礼。
“各位请坐,”
和珅摆了摆手,一脸凝重,“事情本官已经知晓,规矩就是规矩,内务府的体统不容践踏。赵有禄恃宠而骄,公然殴打本旗分管佐领,若不严惩,日后这内务府数万包衣谁还肯守规矩?
就按忠勇公和金大人的意思,即刻将此事原委及我等议定请旨严惩之意,呈报皇上御览。”
伊龄阿和舒文对视一眼,虽心中不解和珅为何不帮门下狗腿子化解这一危机,却也不敢多言,躬身称是。
丰绅济伦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也是不解和珅为何不护短,众所周知那赵有禄可是你和中堂门下一走狗,若不是你和珅鼎力提携,那赵有禄岂能有今日地位,又岂能名动京师。
若和珅开口要保赵有禄,丰绅济伦纵是心中不快也不会驳和珅面子,但现在和珅摆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倒让这位深得外祖欢心,打小就在外祖身边长大并接受皇子抚养的忠勇公心中有点摸不透。
金简则是抚须点头,对和珅的深明大义表示赞许。
老臣真没别的想法,规矩就是规矩,坏不得!
和珅为何不保赵安,乃是其深知老太爷的脾性,老太爷可以自己打破规矩施恩,破格用人,如当初将年仅二十五岁的他从三等侍卫破格提拔为军机大臣,又破格任用一批十几岁的年轻子弟担任方面大员,甚至将一个小兵直接提升为总兵,但绝不容许臣子主动挑战规矩。
赵有禄打人事实确凿,这一点毋庸置疑,也没有翻案的可能,故和珅若一味偏袒反而会在老太爷面前留下结党营私、罔顾法度、破坏规矩的印象。
不如表现出深明大义,既顺应丰绅济伦、金简二人维护规矩之意,也向老太爷表明自己处事公允。
更重要的是和珅相信别说赵安打了本旗佐领一拳,就是打杀了这佐领,老太爷也不会雷霆大怒。
“福禄寿”的余荫岂是说没就没的!
既如此,何必表现出护短样子为人诟病。
很快,由金简主笔,几位内务府大臣联署的奏折便拟好,详细陈述了赵安殴打佐领全德的经过。
奏折中,丰绅济伦与金简坚持认为“赵有禄殴打本旗佐领此风绝不可长,因其行径已非简单殴斗,实乃藐视内府根本之法度,动摇包衣管理之根基,若不严惩,恐致纲纪弛废”,强烈要求严惩。
伊龄阿与舒文则附议了“事出有因”的看法,希望老太爷能从轻处置。
缊布没有意见列于折中,就是有,也是一切唯老太爷御定。
奏折由和珅同丰绅济伦送往养心殿西暖阁。
二人到时,老太爷正在听书。
内侍首领李玉正给老太爷读《石头记》后四十回。
《石头记》这本书和珅极为喜欢,因而在老太爷面前“推荐”过多次,不过和珅一直认为这本书的后四十回遗稿令人读之遗憾,便找了文人程伟元和高鹗让他们“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整理并补全后四十回,至此《石头记》书成。
李玉这会读的就是后四十回,老太爷听的津津有味,中途暂停喝茶时还对李玉说了句:“这本书朕如果没猜错的话,当是写的明珠家事。”
这话让李玉心中一个咯噔,因为坊间盛传这《石头记》写的是康熙朝江南织造曹家的事,怎么到主子这边却成了明珠家的事。
心中虽纳闷却也不敢乱说话,正欲继续往下读,外面小太监来报说是和中堂和忠勇公丰绅济伦求见老太爷。
一听是和珅同自己最喜欢的外孙来了,老太爷自是开心的叫宣进来。
二人进来后自是给老太爷行礼,老太爷欢喜的示意外孙近前来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