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无当飞军(2/2)
田珺一怔,才明白高彦趁雾突袭,获得了多大的优势。
蛮僚几乎都是轻装上阵,很多人甚至赤裸着上身。但正是因此,能够在山坡上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浓雾天气中,位于低处的义军战士,战胜不敢穷追,战败则可能被整营赶入河里。
当义军队伍的前段成功击退高彦的骑兵冲锋,并射伤敌军主将高彦时。中段位置,蛮僚也纷纷如潮水般从山坡上涌下来。
他们先投掷出沉重的标枪,而后拍打着胸脯,发出汹汹战吼。
草军盾兵井然有序地举盾招架,标枪要么落空,要么刺在盾牌上。
虽然蛮僚性情剽悍,草军将士其实是不大将他们当一回事的。
因为这帮蛮子的个头,比起北人为主的草军,普遍要矮小半个头。
大唐内外的异族中,只有东北密林里的渤海人能凭借这种狂暴冲锋,给有组织的汉人军队很大威胁。
渤海人以射猎为生,惯于击熊格虎,普遍身躯壮大。就算没经过太多训练,他们的体格也足以将彪悍淋漓尽致发挥出来。唐军有时尚未反应过来,就被狂吼的渤海人轰然冲垮。
但接战之后,迎敌的草军战士略一交锋,便发现这伙蛮僚的战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他们看似一片混乱,却以十人为单位组成小队,互相配合掩护,打起来甚有章法。
蛮僚们口中叽里呱啦的蛮语,突然转作了清晰的汉言。
“五部飞军,所当无前!”
群蛮同声暴喝,战气浩荡,直贯苍穹。
浓雾深处,钱鏐瞧着被冲击得摇摇欲坠的草军阵列,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
雷帅军最让钱鏐见猎心喜之处,就是名震天下的无当飞军!
听说能指挥这支部队,钱鏐对效力高彦再无犹疑。
长武突骑为锤,无当飞军为砧,也是雷帅军所向披靡的根基所在。
这支部队得名于蜀汉王朝的同名军队,肇建者是德宗朝号称诸葛亮转世的西川节度使韦皋。
为表达对诸葛亮的效法,韦皋的无当飞军同样选拔蜀地精悍异族武士组成,既能结阵应敌,坚不可动,又有翻山越岭之长。
韦皋去世后,其心腹大将刘辟据蜀谋叛,雷帅高骈的祖父高崇文率军讨伐。无当飞军不愿效力于逆贼,向高崇文输诚效忠。
高骈麾下的无当飞军,正是那支队伍的后裔。
无当飞军不是渤海高氏的私兵,不能直接继承。但其核心将校都对高崇文歃血效忠,高骈崛起之后,将众将校的子孙辈召集起来,数年之内,即可募集蛮夷,令无当飞军重现于世。
兵法云: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入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钱鏐强化粤东蛮僚的战力,也运用了类似的原理。
他将无当飞军打散,作为以家庭为单位的蛮僚小队核心,教其习战。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每个小队内部均是血脉亲人,便能以此为纽带,配合进止。插入其中的无当锐卒,又起到主心骨和指挥的作用。
凭借这种练兵方式,钱鏐在很短时间内,就令蛮僚的战力强化甚多。
何况,这样山地之中,小队如蜂群般袭敌,正是钱鏐所长。
同为大唐青年一代步兵名将,忠武军王建长于结阵,平原旷野之上,方阵如铁,更能全军持枪冲锋,使千人如一人,似洪水般冲垮敌人队列。
而钱鏐的战法,更偏向突袭、伏击和散兵战,虽不以堂堂之阵见长,却更适合南方复杂的地形。
当草军阵势在蛮僚步卒循环往复的冲击下,如同琴弦震荡之时。
朱温才意识到,他终究低估了高彦和钱鏐联手的威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