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2/2)
“你可有曾向皇上提出需要白布。”
白布?
做何用处?
“当年父亲他们在漠白曾遇上瘟疫,我给他们捎去的物资里面就有白布,用来遮住鼻口,以防染上疾病。”春暖道:“父亲曾说过,那时候咱们一家人都没有染上病症,就是出门时都用上了乾净的白布遮住口鼻。”
“还有这事儿?”
春寧决定去问问父亲。
得到了確切的答案后,春寧决定火速进宫面圣。
“既然是肖先生提点的,那就有备无患,来人……”
这一次賑灾,真正是要啥有啥。
只不过很多朝臣都看不明白。
是去賑灾呢,带药材和布匹干啥?
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小题大做,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將数千万计的难民安置妥当。
这边,赵明华则是给赵明朗说重点。
“粮草你得防范。”
“未必还有人敢动官兵押送的賑灾粮不成?”
“小心使得万年船,当人饿极了的时候什么都顾不上,怕就怕有人使坏。”
那怎么办?
“你看这样安排可行?”
赵明朗听了老三的安排都惊了一下。
“若是被有心人知道了,岂不是说我们中饱私囊?到时候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老三的计划很可怕:让他带三分之一的賑灾粮前往,而三分之二由他派人送去。
也就是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所以,你得先向皇上说明这样安排的原因。”赵明华道:“还有一个,其实,你可以在两湖地区开仓放粮賑灾,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待到这边的賑灾粮到了,那边已经是一片荒芜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就饿得慌。
洪灾之后一片荒芜,压根儿就没有能填肚子的东西,全都指望著賑灾粮呢。
“好,我这就上摺子向皇上请示。”
皇上递了摺子看向赵明朗。
“爱卿所託付的是你的胞弟赵明华,当年蜀王作乱时资助夏將军破城的人?”
“正是微臣的胞弟。”
“好好好,你们赵家真是满门忠臣,朕將此次賑灾之事交由你和肖爱卿总算是所託非人,朕等著你们的好消息。”
“臣等定不辱使命。”
赵明朗要出远门賑灾,秋燕抱著孩子送行,真正是难分难捨,哭得梨带雨的。
“夫君,一定答应我要平安归来,我和孩子都在等你。”
“放心,我定然会平安归来的。”
这一去,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回来。
前路也很是凶险。
周氏给儿子递上一个包袱。
“这是我让绣娘们赶出来的几套衣服,你们到了那边水质不好洗漱少,但可以勤换衣服。”
“好,多谢母亲。”看著秋燕母子,赵明朗道:“母亲,燕儿和孩子尚小,还请母亲多多照看帮忙。”
“放心,我定然照看好你的妻儿的,你在外也要多加小心。”周氏道:“你父亲和暖暖给你们的药方一定要记牢,到了两湖地区要提前吃一些汤药预防。”
“是,儿子明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