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281十二重楼,真传第一(1/2)
第272章 281十二重楼,真传第一
“您是说朝廷至宝,太清宫?”
“高骈舍得让我们进去?”
作为天下纷争的核心,李存孝对于大秦朝廷自然是少不了关注。
除了几位苦苦坚持的宗师,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传承自太宗皇帝的灵宝太清宫,以及其孕育的玄奇秘境。
“如今他便是不愿意也不行了。”
太乙真人示意李存孝坐下,娓娓道来:
“藩镇坐大,人人都想取而代之。”
“高骈这人虽然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但他的确是大秦忠臣。”
“与其败亡之后,让那些节度使夺走大秦数百年的底蕴,还不如用来拉拢我们这些盟友。”
“也就是我们楼观道和青龙寺离得太近,无法脱身。你看当今天下,还有谁愿意和朝廷来往?”
“说得也是”,李存孝点头,心中多少有些惊喜的感觉。
刚才还在为培育七宝莲所需的资源发愁,没想到转头就得到了太清宫秘境开放的消息,正是想瞌睡时来了枕头。
这必然就是之前严道通所说的机缘了。
“这次,我们楼观道和青龙寺各出两人。”
“两个名额,在几位真传中决出,赢的人获得资格。”
“薛天运已经打破玄关,并不参与。存孝,你的机会很大。”
机会何止是大,简直十拿九稳。
李存孝心里这么想,只是口中未曾说出来。
不是他狂傲,实力摆在那里,打得过就是打得过,打不过就是打不过。
如今连三教合一的宗师文中子,在同级之中都不是他的对手,郭钊、秦思行、程若水他们就更不行了。
眼下最多考虑到时候出几成力,才能赢得干脆,又不至于让另外几人太伤颜面。
太乙真人也知道自家徒弟的实力非比寻常,但是看到他的神情,还是下意识提醒道:
“大赤天中的机缘,并非只是灵气或者天材地宝那么简单,是足以让你打破玄关.”
“不,你如今已经天梯圆满,所以该反过来说,在进入大赤天之前,你一定不要冒然冲关。”
李存孝闻言不禁有些疑惑。
“师父,这又是什么道理?”
“你如今也是天梯圆满,近来前人的心得笔记也该读了不少。”
契此接过话头。
“何为玄关无悔?”
“泥丸宫者,人神之主,生死之枢机。”
“武者冲击玄关,凶险万分,要么踏过去,元神合真形,成就灵相”
“要么踏不过,心神溃散,就此暴毙,只有一次机会,没有重来之说。”
李存孝虽然有金刚杵傍身,但是对于突破玄关也不敢大意,力求准备完全。
大和尚一问,他下意识便脱口而出。
“不错。玄关三重境界,重楼、内景、交感。”
“泥丸宫既是玄关的要害,也是玄关的基石。”
“冲击玄关,洞开泥丸之时,神宫开辟得越大,居于其中的元神、灵相未来成长的潜力便越高。”
“而潜力越高,就越有可能修成完满的十二重楼——这并非人人都能做到。”
听着老道士的话语,李存孝若有所悟。
“您的意思是,大赤天当中,有能够扩充泥丸宫的机缘?”
老道士和大和尚齐齐点头,看向徒弟的目光甚至流露出几分羡慕。
“大赤天太清玄气,也可以叫太清玄丹,乃是秘境灵气自然形成的造化。”
“每一粒太清玄丹中,不仅包含充沛的灵气,而且还蕴含着前人留影,可助人开悟,对于泥丸宫开辟尤其有好处。”
“存孝,能够凑齐那么多机缘,实在是你运道来了。若不能将每个境界都修持到极限,那就太可惜了。”
“不错。朝廷以全天下之力供养太清宫,至今六百余载。即使是圣地灵宝,也比不上。我当初在青龙寺挂单,可没有这种待遇。”
“弟子明白了”,李存孝听得心头火热,恨不能现在就前往西京大兴城。
片刻后平复了心情,也不禁暗自庆幸。
楼观道如今的处境虽然凶险,但也正是因为兵凶战危,朝廷才会愿意出让这些核心利益。
各家圣地,最多享受一道供奉便顶天了,而朝廷却是享受天下供奉,足足有六百余年之久,不是刚出厂就雪藏的龙舟可比的。
耗费了这样庞大的人力物力,这件灵宝的秘境洞天,里面能够得到的收获必然是远超寻常。
说不定,这次还能搞到一些精金,把囚龙索和火狱无间枪升级神兵的材料凑齐呢?
“武道九境,前三境炼精,中三境炼气,后三境炼神。”
“至第七境,开泥丸,合元神,成灵相,从此观想之本尊便是武者之本身,为小天地之主宰。”
“玄关三境界,重楼,内景,交感。说到底,都是为了宗师境胎化炼形做准备。”
“泥丸神宫越开阔,在十二重楼中攀登得越高,未来打破天罡地煞之时,才会越轻松。”
长孙炽看着几案对面的郭钊,语重心长:
“高骈与我等同样一心报国,但是他刚愎自用,向来不把开国公侯放在眼中。”
“便是当初凌烟阁老臣们一起上书,想要请他开大赤天,以求子孙历练,都被断然拒绝。”
“而今时局动荡,这一次机会,说不定便是最后一次机会。”
“师父,徒弟明白。”
郭钊应声,只是神情中却有几分挥之不去的忧虑。
长孙炽见状不由暗自叹息。
他的这个徒弟卡在玄关已经有六七年,不得寸进。
一方面是想要厚积薄发,尽力在突破后攀登重楼;
另一方面,却也有生死难测之下,生出的犹疑,乃至于胆怯。
这并不稀奇。
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人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往往是最勇敢的时候。
但是,当人拥有的东西变多,就会开始瞻前顾后,就会开始顾虑重重。
郭钊不是一个人,他是下一代的汾阳郡王,王府上下亲眷,门生故吏,都系于一身。
一旦身死,在这样的时局中,便意味着灭门的危险。
他是如此,秦思行、程若水同样如此。
都有家族产业,都有妻儿老小,谁能没有一丝恐惧?
太清宫中的机缘有怎样重大的意义,对于他们这些勋贵来说,实在是再清楚不过。
如今天下随时可能陷入混战,大秦朝廷更是危若累卵。
错过了这一次借机突破玄关的机会,还有没有下一次,那就很难说了。
是以当李存孝跟随太乙真人来到两仪峰时,看到郭钊等人脸上那颇为肃然的神情,都未免生出几分疑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