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建设计划(2/2)
在这个星际殖民时代,虽然安置二十亿人口仍然是个艰巨的挑战,但绝非不可实现。
先进的工业技术、庞大的资源储备,以及帝国特有的“不惜一切代价“的行政模式,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可能。
陈曦在仔细分析了罗斯托夫ii号行星的各项数据后——包括现有产业结构、资源分布、人口密度、基础设施状况等——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规模空前的工程项目。
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吸纳过剩劳动力,更能从根本上提升行星的经济实力和战略价值。
每一个工程都经过精密计算,既要确保能够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又要避免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陈曦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大规模扩建圣祝葡萄种植园。
这片神圣的种植园作为国教的重要圣地,其核心区域的劳作完全由战斗修女会垄断,普通民众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然而,在罗斯托夫ii号这样一片被戈壁和荒漠覆盖的星球上,维持如此规模的葡萄种植园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此前,国教已经为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后勤支持体系。
从水循环处理厂到气候调节站,从运输网络到维修车间,甚至专门为服务战斗修女们而建立了一座完整的城市。
现在随着种植园的扩建,这些配套设施也必须同步升级。
特别是陈曦计划建造的那个巨型生态穹顶——这个将覆盖整个种植园区域的庞然大物,需要数以万计的工人来搭建其精金骨架,安装力场发生器,铺设灌溉管网。
建成后,光是日常维护就需要一支常备的技术团队。
与此同时,陈曦还启动了另一项更为宏大的工程:在星球表面新建三座轨道电梯。
现有的星港区轨道电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特别是与正在建设的轨道星环对接后,物流压力将成倍增加。
这三座新的轨道电梯将均匀分布在赤道沿线,每座电梯的基座都将发展成新的城市中心。
这不仅解决了运输瓶颈问题,还能有效分流人口,减轻原有城市的生态负担。
虽然罗斯托夫ii号的环境恶劣,但经过奥维利娅主导的生态改造工程,某些区域已经开始出现脆弱的生态系统。
陈曦特意将新城市建设在这些生态敏感区之外,同时保留了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这两个大项目铺下去之后,二十亿劳动力至少有三分之一被消化掉了,这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不少。
再加上陈曦计划对罗斯托夫上原有的城市进行一波扩建,并且对国教教堂进行增建,还有星球防御体系的营造,零零总总下来,二十亿劳动力也还是被消化的七七八八,剩下还没工作的失业人口数量已经不多了。
而到了这一步,就算陈曦想要修宫殿什么的,也已经是可以了,不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