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密谋进行时(2/2)
科研很多时候就是这么荒谬。
看似高科技,其实跟小作坊没什么区別。
马斯克直接用不锈钢去做火箭。
直接就打破了只有航天材料才能做航天產品的认知误区。
很多“国宝级”的晶片,也不过就是从国外买核心功能,然后组装起来,就变成了国產自研的国家荣耀。
“所以……”稽映阳这下又有了一种师徒身份上的认同感,美眸雪亮,“所以我们现在要去申请,找到一家合作厂商,拿到供电模组的独家代理?”
周浩然点了点头,“对,独家代理,越是不可或缺的垄断价值,就越有存在意义。米克朗晶片的代理权被抢走了,还可以有新的代理权!”
乔海道:“我提议,去跟东京电子合作!”
寧元甲分析著说:“国內的半导体產业很落后,就算復旦这边开发出了国產自研的晶片,也只是设计层面。在生產工艺的层面,国內还做不到,需要拿到国外的晶圆厂去代工。欧美太远,成本也高。韩日都差不多……不如就选择日本。”
“对,要减少物流成本。晶片可以交给日本的晶圆厂来代工生產,同时在那边完成组装,再运回国。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运输上的成本和时间消耗。”
乔海又简单说了当下的现状。
国內的it產业,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电脑、手机、bp机的组装,国內都可以全產业链的组装了。
这层技术已经突破了。
不过,组装晶片不是一个概念。
国內暂时还没这个水平,连海峡对岸都差了点,台积电才刚刚抬头,还是得找发达国家去合作。
“好,我去跟他们谈!”
稽映阳自告奋勇。
中博软体不做代理,代理是贸易,都是由浩气阳光这边来做。
周浩然做生意,不怎么关心业务。
他做的是生態。
“海哥,你辛苦下,你去找东京大学的那个什么教授,请他们帮忙牵头……”周浩然的语气斩钉截铁,“交通卡的项目能不能成,就看这次的代理运作了!”
拿到一个代理权而已,很容易,稽映阳失笑道:“那不一定就成了?”
东方朗迟疑著说:“就看学校这边会不会全力配合了。”
“北大方正、清华同方,这名气多大啊?尤其是北大方正,都成国內的科技之光了。北大可以,復旦为什么不可以?”
周浩然此前找过校领导,就画过这样的大饼。
没人能拒绝对“北大方正”的期待。
东方朗道:“復旦高技术,这规模太小了。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整个团队窝在逸夫楼里,哪像是一家公司啊。”
周浩然点了点头,“所以接下来,要推动復旦高技术公司的公司化运作,要正规的运作起来。北大方正的成功,可不仅仅是因为北大。”
“嗯?你要怎么做?”
东方朗要问清楚他的意思,这才好全力配合。
周浩然道:“像復旦这样的高校,之所以在所属地有很多特权,因为管辖权不在本地。很多地方,校长比地方主管领导的级別还高,这地方要怎么管?哪怕这里是海港,市里也很难对復旦大学有太多干预。”
“这就是名校。”稽映阳点了点头,“別说復旦了,连上戏这样的艺术院校,都有本地独立权。”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只有把权力交给海港当局,海港方面才会全力的积极配合,才会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周浩然又明確给交通卡的项目做了定性。
交通卡是海港当局力推的项目。
最重要的是获得海港方面的认可!
“你是说……”东方朗眼睛一亮,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推动復旦和海港当局的合作?”
周浩然道:“校企不能只是校企,尤其復旦远离中枢,就必须要加深跟地方的合作。要让这家校企不仅成为復旦的旗帜,也成为海港的旗帜。只有这样,復旦高技术公司才能发展起来,才有机会摸到北大方正的门槛。”
“行!”
东方朗这下任务又重了,得去找校领导,多多沟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