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杀功臣(2/2)
马秀英不高兴了,“充谁老子呢?要是让姐夫听著了,看他骂不骂你。”
自知失言的朱元璋尷尬一笑,还真不能在马寻这边充老子。
要是被姐夫听著了,又要开始说家教的问题了,又要说这么做是不尊重马家等等了。
只是朱元璋隨即也认真起来,“这一回事情不会小,他们倒是胆子大。这些事情他们起头,还不得是咱们来办。”
马秀英隨即也无奈的说道,“我看小弟是聪明了一回,惩治勛贵这些到底只能是皇帝来做。他无非是弹劾、起头,他要去忙著弄那什么牛痘了。”
甚至就算是马寻挑头弹劾勛贵,这还是將朱棣给带著,得罪人的事情可不是他一个人在做。
也就是说整治勛贵,大家都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马寻一如既往的就是那个听皇帝的话、办事的人。
常婉小心的说道,“父皇、母后,舅舅真要去松江府?”
马秀英笑著开口,“本就是准备让公侯分祀岳镇海瀆,就赋税来说,松江府又居全国之最,是得你舅舅过去。”
岳镇海瀆,,岳是五岳,沂山、吴山、会稽山、医巫閭山、霍山,以及长江、黄河、
淮河,济水。
这也是唐宋时期就有的礼仪制度,到时也要祭祀神明、册封城隍等等。
朱元璋也有些无奈的说道,“本是不该去松江,只是他非要找个岛,也只能在松江那边了。”
松江府辖华亭、上海二县,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马秀英又是担心又是期待,“这事情凶险,只是真的要做成了,於他、於我大明,都是莫大的功德。”
本来马寻就算是“神医”,尤其是在生孩子这件事情上算是做出了一些小小的贡献。
而天一旦被预防了,不能说所有人都感恩戴德,但是確实可以得到莫大的名声。
至於对大明来说,这自然也是功德了。
在如今这个稻生双穗、动物白化都被视作祥瑞的年代,真要是能预防天,这足以使得明朝的统治更加顺应天意。
常婉就说道,“那就该让驴儿留在宫里,哪能让驴儿也跟著过去。”
马秀英眼前一亮,儿媳妇还是聪明!
马祖佑浑然不知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要继续住在宫里,还是在开心著呢。
他其实有些乐不思蜀,主要是朱等人是回凤阳了,但是还有其他的一些皇子岁数小,正好可以跟他一起玩。
皇宫这边忙著在商议杀功臣的事情,凤阳这边的皇城里也不简单。
朱標看著马寻问道,“舅舅,有些人还是交给我爹发落,咱们到底不好插手。”
马寻肯定认可这些事情,“永嘉侯父子肯定是陛下发落,吉安侯那边也该如此。”
朱標就有些担心的说道,“永嘉侯父子咎由自取,这吉安侯这几年也不太老实。”
吉安侯陆仲亨,这也是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洪武三年封爵,同年就和和唐胜宗擅乘驛车被削爵,降职为指挥使。
过了一年因为抓捕寇贼有功,又和唐胜宗一同恢復爵位,现在大概率又要被削爵了。
马寻笑著说道,“都说中山侯才是侯爵第一,其实还是延安侯和吉安侯。”
明初就是这么个特点,四大天王有五个、谁都能排第一。
徐达是明初第一功臣,但是在很多场合朱元璋都是將李善长摆在第一位。
侯爵方麵汤和是实际“第一』,不过以功绩来说还是唐胜宗、陆仲亨。
甚至现在以侯爵这些人之中的功劳算,傅友德已经异军突起了,摸著了国公的门槛。
朱標云淡风轻的说道,“李相和胡相估计高兴了,延安侯那年没有被封为国公本就是有些怨言。”
让李善长和胡惟庸更加疯狂,让他们看到从內部挖掘淮西武將的机会。
马寻隨即建议说道,“审案的事情我带著老二几个过去,你就別出面了。”
朱標哭笑不得了,“舅舅,不能总是我来当好人,坏人你们来做。”
“你现在是储君,有些事情你不该出面。”马寻就说道,“这一次惩治勛贵、乡绅等,要杀的人不少。”
朱標忽然问道,“您是想亲自审案、监斩?”
马寻连连摇头,“我审案不要紧,到时候报给三法司,行刑的事情我见不得,岂有国公监斩的道理!”
旁边的朱纳闷了,“舅舅,您可是大將。”
“我是大將,我还是大將之首!”马寻没好气骂道,“大將就非得在沙场杀敌,不能羽扇纶巾?你舅舅是见过死人不假,没说看著杀人不犯忧!”
见过死人是真的,可是看到过死人和看到杀人,那是两个概念。
朱橘立刻就击他三哥,“杀人有什么好看的!舅舅擅长外科、护理,血呼呼的都习以为常!肠子烂了舅舅都能缝,不去监斩是舅舅仁善!”
老五,你舅舅没那么厉害,我也不太擅长缝合,一般都是『纸上谈兵』,不会亲自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