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马高僧限时返场(2/2)
马寻自称是没度,不过勉强算是正式出家,不过转瞬就跑了。
朱元璋当初去了寺庙就是沙弥,也就是“小和尚”,结果寺庙封仓被赶了出来。
在如今的这个年代,想要出家者得先要到寺院中生活一段时期,服各项劳役,可以不用剃髮,
这就是当和尚前的『考察期”。
所以说马和尚看不上朱沙弥,那还是有根据的。
马寻怀疑问道,“不只是要去主持法会吧?”
“明年要修十庙,你先去看看。”马秀英严肃一些的说道,“要建功臣庙、帝王庙、卞壶庙、
刘越王庙、曹武惠王庙、福寿庙、城隍庙、真武庙、蒋王庙和关羽庙,你去选址。”
马寻就知道这事情是推不了的,因为这些也確实就是正事。
任何年代都少不了一些祭祀、仪典,在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也就建过一些功臣庙,但是那显然还是不够。
现在要建的功臣庙,算得上是规模最大、级別最高的。
至於帝王庙等,那也是出於一部分政治需要了。
鸡鸣山肯定更加热闹了,会是很多文人墨客嚮往之地。
马秀英继续说道,“你去打了一趟仗,心里也痛快了。明年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少,你也该帮著些了。”
马寻立刻说道,“学院那边还有不少事情,医官有大用。”
“这事情用不著你费太多时间,怎么培养医官现在有了路数。”马秀英哪里不知道马寻的心思,“你去学院没人拦著你,只是其他事情也要做。”
教书育人、当工匠,这是马寻的兴趣爱好,朱元璋和马秀英都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主要是想要彻底让马寻死心不可能,那就稍微放宽一点,只要不耽误一些正事就行。
马寻有些担心的看著马秀英,“姐,姐夫不会真的想要我去管僧道吧?”
马秀英好整以暇,抱著马祖佑问道,“你当过和尚,又比较喜欢道家,这不合適?”
“我现在就怕这些,现在有了驴儿,我犯了错说不定就真给赶去当和尚了。”马寻有些发愁,“我六根不净,我出不了家。”
马寻以前的有恃无恐就是他是马家的独苗,所以他就算是再任性,朱元璋和马秀英也都只能包容。
现在的情况就难说了,他可不是独苗了。
马秀英好笑的问道,“好端端的让你出家做什么?”
“现在让我主持法会,凤阳的皇觉寺让我去修、让我去建。”马寻就说道,“还有明年要修的十庙让我去管,这不是逼著我出家吗?”
刘姝寧听不下去了,劝道,“夫君,这些事情你多少懂一些,自然该为下分忧。哪有那么多事情,无非就是你能管好这些事情罢了。”
马秀英点头,还是弟媳妇识大体。
马秀英也笑著说道,“老三明年也要成亲,老二到现在还在念叨著他成亲的时候你不在京里。
马寻对此倒没什么意见,“这还真是快,刚见著的时候就几个大小子,现在都要成亲了,老三定下来的是谁家的?”
马秀英看了一眼马寻,有些征討意见一般的说道,“永平侯谢成,虽说是侯爵,不过这人是凤阳人,是你姐夫当初带著去打定远的二十四心腹之一。”
淮西二十四將,这就是朱元璋最心腹的班底了。
马寻立刻吐槽了,“姐,我不是不识大体的人,老三和永平侯结亲没什么不好。”
马秀英再次开口了,“老四定的是天德家的大丫头,那丫头会读书。先定下来,过两年再成亲。”
看到马寻不说话了,马秀英就立刻说道,“我和你姐夫就怕你这样,真不是咱们偏心。国公就那么几个,也不是岁数都相当。”
马寻赶紧解释,“我没说老三的婚事不好,也没说老四的事情不妥,没那回事。”
看到马寻不是口是心非,马秀英才露出笑容,“你就疼你几个外甥,他们的亲事这么大的事,
你这个舅舅也该知道。”
朱元璋和马秀英哪受过这些气,自家儿女的婚事,他们一直都是觉得该怎么安排就安排。
可是现在倒好,就算是打算定下来了,还要和孩子们的舅舅商量一下,这上哪说理去!
马寻忽然问道,“徐大哥知道这事吗?”
马秀英就淡定的说道,“现在还不知道,过些天他回京了,咱们再和他好好说说。我和你说,
他肯定不想他丫头嫁到咱家,咱们得想些法子。”
刘姝寧也笑著说道,“徐家丫头读书是厉害,真是个女诸生。我本是自翊饱读诗书,在她跟前还是差了些。”
“啊!”
马祖佑急了,娘不关注他了,姑母也不逗他玩了,这可不能忍!
一家子的焦点再次是马祖佑了,稳稳的拿捏爹娘、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