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慈航舟与仙宫(2/2)
“是玉门关到了。”有一人在舟上,向下眺望,说道。
段融闻言,扭头望下去,只见一座黄土砌城的关隘,孤零零地在那里。
一阵风过,黄沙漫天,扬起的沙土几乎漫过了那关隘的城墙,宛如黄雾。
“春风不度玉门关……”不知谁吟了一句。
慈航舟化为一道金光,过了玉门关,冲入了茫茫的戈壁滩。
云层消失,满眼都是望不到头的黄沙。
进了莫贺延磧,不必再避讳行人,因为没有人能活著走出莫贺延磧,漫天黄沙里,一个人影也没有。
慈航舟开始飞得低了一些。
段融坐在那里,低头能看到下面戈壁滩上那些起伏的沙丘。
忽然下面一阵风起,黄沙捲起,慈航舟在黄沙瀰漫中穿行,舟身金光浮动,那些黄沙压根进不来。
段融看到不远处的一座沙丘被大风吹飞了一层层的黄沙,竟露出一座石塔来,那石塔旁还坐著一具白骨。
见了那白骨,那位身穿月白僧袍的和尚,忽然起身,双手合十一礼,口中默默念著什么,少顷后才又重新坐下,自语道:“又是一位苦修而死的同门前辈。”
段融闻言心头震惊,他还以为那具白骨,是迷路的行人,但听那和尚所说,竟是一位修行人,而且是苦修而死。
难道法相宗的修行,竟这般激烈吗?
茫茫无尽的沙漠,看久了人的眼睛就开始发疼……
不知过了多久,夕阳已经出现了。
在如血的残阳將一层红纱覆盖著整个沙漠时,沙漠就展现出了它悽美而神秘的一面。
而就在这片如血的残红中,忽然在黄沙的中央,出现了一处绿洲,宛如一座城一般。
远远望去,城中还有一泓清泉,正映照夕阳的赤红波光,宛如琥珀色的葡萄酒。
而那绿洲城中,更是各种宫殿林立,金顶大佛,金光闪闪,点缀期间,远望仿若仙境一般。
周围乃是茫茫无尽的戈壁滩,偏偏其中却有这么一座城,就好像是从天上掉落的仙宫,坠落人间一般。
“到了!”其中一个和尚道,手中的阵幡用力一挥,金光晃动中,慈航舟陡然加速,冲入了那一片梵唱声的仙宫里去了。
慈航舟停在某处,其中一个和尚以手中阵尺一点,舟侧面的一片金光便兀自溃散,他隨即道:“下去吧。”
慈航舟还是悬浮在半空中,离地面还有三四丈的距离,这些匠人自然不敢跳下去。那些和尚便掳著他们一一落下。
诸人全都落地,那慈航舟化为一道金光远去了。
段融站在那里,略一打量,此地也不知是何地,旁边却有一处喷泉,中间一个石龟在那吐水呢。
此时,除了段融他们九人外,还有就是那个在永寧寺內和主持老僧谈笑的和尚了,而跟著他的还有三位中年人。
一路上,段融已经约略知道,他们四人就是评审他们考核成绩的人,这些人中,显然是以那个和尚为首的。
“走吧。时辰不早了。今晚起码得给你们安置好住处呢。”那和尚说道,沿著一条不甚宽的石头路走去。
段融诸人立马跟上。
段融踩著那石子铺就的路面,心头颇为诧异。现在他所踩的地方,就是法相宗宗门的地方了。法相宗在九州八宗,乃是颇为神秘的存在。首先,自然是因为他是佛教宗门。而且,数万年来,一直雄踞西域。这两百年间,乃是出了一个不世之才灵基大师,更是让这个原本就神秘的宗门,愈加幽深不见底了。
那和尚领著眾人来到了一座建筑前,那建筑位置似乎有些偏僻,但占地颇大,而且足有三层之高。
此时天色已经擦黑,那和尚看了一眼那建筑,扭头道:“已经到了。”他看向那一路跟隨的三位中年人,道:“你们也一路劳顿,都下去休息吧。”
那三位中年人都点头称是,这时,段融才第一次从他们口中,知道了眼前和尚的名字,那三人都叫他毓岱法师。
三位中年人走后,毓岱才看向段融他们,道:“你们跟我来吧。”
毓岱带著段融他们九人,进了建筑,在第一层沿著幽深的走廊,走到了某处角落里。
毓岱推门而入,里面一个声音隨即叫了起来,嗓门颇粗。“我还以为今晚到不了呢!?”
毓岱道:“除非路上有事耽搁。老秦啊,这帮新蛋子就交给你了啊。”
老秦道:“放心吧。毓岱法师,这事不是一直都在我在做吗?你老只管去休息。”
毓岱笑了一下,便转身离去了。
老秦瞪了段融他们一眼,道:“跟我来。”
段融他们跟著老秦,往某处走去。段融嗅了嗅了鼻子,他在老秦身上闻到了浓重的葱味,心头不由纳闷道:“这傢伙不会是个厨子吧?”
老秦带他们来到了一处地方,他掏出了火摺子,点了油灯,只见这里摆放著颇为整齐的九张几案,每张几案上都放著一摞发旧的书册子。
老秦道:“你们进来此处,会先受训七日。这就是你们受训的地方。第一日就是带你们来的毓岱法师给你们讲一些规矩。之后六日,乃是六个队的头儿,各有侧重给你们讲一些东西。具体讲什么,你们到时自会知道。七日受训完毕,就会把你们按规矩分入各队去。”
老秦讲完,便噗的一口吹灭了油灯,道:“跟我出来,来隔壁这边。”
诸人跟著老秦到了隔壁,老秦再次点亮了一盏昏黄的油灯。
这乃是一间逼仄的房间,放著五张上下铺,全都被褥齐全。
老秦道:“你们今晚就住这里。明日晨钟一响,就要到隔壁去。迟了要受罚的。”
老秦忽然將手边几案上,一个白布盖著的木盆的白布掀开,说道:“这有一盆饃干,还有一瓮水,就是你们的晚饭了。你们回来的晚,食堂已经歇了。今晚就凑合一顿吧。”
老秦说完,就转身走去。
那些匠人们早就饿得前心贴后背,一见油浸浸的饃干,顿时都食指大动,就著清水吃了起来。
段融也应景吃了一片。
吃毕后,诸人就各自休息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