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变局(1/2)
第241章 变局
聂生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耳边却想起当初魏聪的那句话:“阿生,你赵叔叔不在了,我如失一臂,你要好好努力!”
“义父,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聂生攥紧拳头,心中暗自发誓道。
——————————————————————
宛城,南阳太守府。
“按照昨日送来军情,官军与蛾贼在新野、湖阳鏖战数日,斩首三千余级,所获甲仗山积,……”
后堂上,一名校尉正对着悬挂的地图,讲述着军情。坐在当中的大司农张奂已经谢了顶,下巴的胡须已经白,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就像一棵被风沙打磨了数百年的胡杨木,没有任何表情,两厢的军官们皆屏住呼吸,无人敢于出声打扰。
“魏侯已经乘舟东下,抵达桑落洲,称将截断贼人粮路,少则七八日,多则半月,蛾贼必将不战自溃!”
校尉一边讲述,一边用炭笔在桑落洲所在的位置划了一个代表魏聪所部的叉,这在两厢的军官们当中激起了一番涟漪。
“魏聪这厮总算挪地方了!”
“是呀,自从三月到了江陵,就寸步不移,坐视冯车骑和蛾贼拼个你死我活。朝廷的催促诏令一份又一份,他只当没听到。”
“是呀,现在蛾贼大军已经沿着汉水北上,兵锋直抵宛城了,他倒是跳出来了,不得不说,这厮的兵法倒是学的好!”
“是呀,别人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位干脆是完全不听君命了。照我看,别说宛城,就算蛾贼打到雒阳城下了,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也不会出兵!”
军官们的抱怨声不绝於耳,虽说张奂统领的这支军队是刚刚从青、徐、兖、豫四州募集的新军,但这些军官却多半是跟随他在凉、并、幽州厮杀了二三十年的老革了。魏聪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在眼里,哪里还不知道里面的打算?从兵法上讲是没问题,但问题是别人要敢这么干,雒阳一封诏书就立刻送去诏狱吃牢饭了,唯有魏聪他不怕,朝廷要敢下诏书拿他,他就敢带兵跑回交州自立为王。
咳咳!
张奂的咳嗽声就好像一个信号,军官们不约而同的闭住了嘴,他们屏住呼吸,目光聚集到了自己的老上司身上。说归说,骂归骂,那位魏侯爷的玩法谁也学不了,各人有各命,还是得听老张将军的号令。
“新野,湖阳二地已经激战五日,新兵不耐苦战,须得更替!”张奂:“胡安,你去新野,刘复你去湖阳,两日后替换守军!”
“喏!”两名军官躬身领命,退出门外。
“徐舒,你接应新野,湖阳替换下来的军队,补足缺额,令其退往安众修养!”
“喏!”
张奂就好像脑袋里装着一张无形的地图,有条不紊的发布着军令,将第一线已经与蛾贼激战多日的部队撤回,用生力军一一替换,这种十分复杂的军事行动,他却能根据各支部队、道路、城郭的情况,有条不紊的发出一条条可以执行的军令,这若非经历了数十年戎马的宿将,是不可能做到的。
“派出足够的斥候,尤其是随县方向!”
当张奂发出最后一个命令,他的脸上已经满是疲惫之色,显然,刚刚的一系列命令已经消耗了他大部分精力。他擦了擦额头,对侍从道:“我去里面歇息一会儿,若有军情,立刻叫醒我!”
“喏!”
张奂的休息并没有持续多久,只过了大概一个时辰左右,侍从就叫醒了他:“将军,雒阳有使者来了!”
“雒阳使者?是谁?”张奂从卧榻上坐起身来。
“骑都尉袁本初!”侍从低声道:“带了三千人来!”
“有援兵终归是好事!”张奂松了口气:“来,先帮我更衣!”
在侍从的帮助下,张奂换上了绯色的袍服,戴上武冠。当他来到前堂,看到正朝自己这边走来的那个英俊威武的青年时,内心深处不由得生出一股老人对青年特有的那种艳羡。
“下官拜见大司农!”袁绍恭谨的向台阶上的张奂躬身行礼,三天前他得到前往宛城增援的军令时,心中还有些惊讶,难道前线已经紧张到这种地步,连自己这点新募兵都要被派去了吗?
“本初请起!”张奂走下台阶,将袁绍扶起:“好,好,好,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雄姿英发,气宇过人,国家正处多事之秋,若是后辈皆如本初这般,我等老朽就放心了!”
“后学不敢当!”袁绍低声问道:“在下出发前,听说蛾贼攻势十分猛烈,不知——”
“进来说话!”张奂把住袁绍的手臂,回到屋中,两人分宾主坐下:“你得到的是先前的消息,蛾贼前几日的确对新野和湖阳猛攻,但都已经被击退了。”
“原来如此!”袁绍松了口气:“那王师死伤多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