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委以重任(2/2)
追述虎贲资历,荚童是屯长级人物;魏兴是队官级,韩述只是伍长级别。
魏兴见跟荚童没有共同话语,就端着茶碗去找其他军吏,十几个人聚在一起闲聊,都有类似的看法。
去哪打仗都行,就是不能再被吕布那样的人占便宜。
本来占一点也不影响什么,可吕布自许都骚乱后就撤往南阳,直接导致中原局势崩毁。
陈王之死,其实也是吕布、天子就食南阳的后遗症之一。
如果吕布大军还在颍川待着,陈国的将校又怎么敢明目张胆与袁术勾结?
这些将校不集体作乱,纵然陈王遇刺,也有太子继位,不至于国家覆亡,难以挽救。
他们闲聊之际,赵基引着侍从骑士跑马结束,返回营中。
“不必多礼,都坐。”
赵基穿过众人,来到主位落座后摆手示意,等都坐下后就说:“陈国之事诸位也都已经知晓,我就不赘言了。用餐后返回本队,打点行装,明日一早开拔。渡河后,经秦直道入关中。李傕就在池阳黄白城,别让他久等。”
荚童拱手:“大司马,除了我等五千骑外,还有多少兵马?”
“还有五千配备车骑的虎步军,另有许褚、张绣各率部曲两千,他们将走蒲坂渡河前往渭南、华阴,与段煨、裴茂组成南路军。主将是段煨,裴茂是护军。若是一战成功,裴茂驻留京兆尹,张绣为左冯翊。”
赵基目光环视:“我军是北路军,战后我希望文贞担任右扶风,治槐里。我没时间仔细肃清三辅盗匪,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我会从降军中挑选精锐,带到关东作战。能留给文贞的,也就步骑千人。”
荚童长舒一口气,面露感激之色:“末将明白,有步骑千人,年内可肃清治下大小盗匪。”
关中最大的盗匪就是各路军阀,打掉李傕郭汜后,自然不可能留他们的旧部继续驻屯各地。
规模较大的,肯定会被赵基抽走精锐,并对余众进行迁徙,安置到各处利于灌溉的地区,进行屯戍。
拥有武装,改编也是有条件改编,授予户田、口田是基本的待遇。
但只有被赵基选走的精锐,才能授予军田,编入军册。
其他人也都羡慕去看荚童,荚童算是虎贲中第一位郡国级的两千石大员。
魏兴反而觉得荚童没什么出息,虽然右扶风贵为三辅之一,地位比正常的郡守要高。
可右扶风直面天水,要在陈仓这里布防,防备马腾、天水豪帅的侵犯;西北方向又是安定郡,北地胡、卢水胡以及其他乱羌都活动在这个方向。
荚童的任务很重,如果冬季诸胡侵入,就千余步骑,荚童也就勉强能固守槐里,等待裴茂、张绣、段煨的救援。
这是军事压力,政治上还要隔绝裴茂、张绣、段煨与凉州方面的联系。
如果这些人与马腾、韩遂、天水豪帅组成联军,掏出一份真假难辨的讨伐赵基的诏书,那事情就麻烦了。
反正魏兴是不喜欢这个安排,而荚童则跃跃欲试。
如果他真遭受进攻,赵基肯定会调派更多的援兵。
千余步骑是给他肃清盗匪,封锁道路的,不是给他跟来犯诸胡决战的。
有较大敌情,他固守待援即可。
赵基见他没有其他条件,就说:“用饭吧。”
外面等候的韩述见状,就让卫士端来羊骨头汤,以及烤熟或蒸熟的麦饼。
彼此也再没有其他语言,都是饭量正好的年纪,放开肚皮吃也不怕消化不良。
餐后,赵基返回军帐中准备打坐运转技能。
荚童却没走,也跟着入帐:“大司马,刘玄如何安置?”
“他治理西河并无过错,不宜轻动。”
赵基坐到榻上,韩述上前单膝跪下,帮他脱卸战靴。
赵基换上轻松的木屐后,对荚童说:“有过惩戒,如今无功无过表现平平,随意处置,会引申屠备等人不安。西河编户不足一千,他又能有什么坏心思?”
荚童也就点点头,也就脱下自己的靴子,盘坐在附近,调整呼吸,进行冥想。
这段时间他也搜集了一些导引术,就连小青蝗制成的丹药也常备左右。
赵基也习惯了这些,这些人总以为静坐冥想时靠近自己,就能与自己达成某种‘共振’,产生同修的效果。
他闭上眼睛,开始运转四级的凝神养气技能。
睡了蔡昭姬、杜氏后,分别提升了一级,提升的效率聊胜于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