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4章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10(1/2)
时间进入1943年,轴心国阵营的颓势已难以掩盖。
对於义大利而言,这一年更是灾难性的。
北非军团在阿拉曼的惨败,西西里岛在盟军“赫斯基”行动中的迅速陷落,以及在东线战场上的巨大伤亡,如同接连的重锤,將这个地中海帝国的脊樑彻底打断。
7月25日,消息传来……
墨索里尼在法西斯大议会的投票中被罢黜,隨后被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下令逮捕。
持续二十年的法西斯政权,在內外交困中轰然倒塌。
由佩特罗·巴多利奥元帅组建的新政府,虽然表面上仍宣称继续战爭,维持与德国的同盟关係,但苏寧通过瓦莱里奥將军等高层渠道,清晰地感知到,罗马正在暗流汹涌,秘密与盟军接触,寻求退出战爭的途径。
战爭的走向,与他记忆中的歷史脉络高度吻合。
他知道,义大利的投降只是时间问题,隨之而来的將是德国的疯狂报復、盟军的猛烈进攻,以及义大利本土陷入更加血腥的混战。
“是时候离开了。”苏寧在米兰的別墅书房內,对著巨大的欧洲地图,冷静地做出了判断。
义大利即將成为新的主战场,留在这里,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珍视的“资產”乔凡娜和玛莲娜,都將面临不可预测的巨大风险。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个被群山环绕、保持著中立的国度瑞士。
那里將是完美的避风港。
行动立即展开。
接著,他没有丝毫犹豫,以“商务拓展”和“度假”为名,开始將核心资產和人员分批转移。
最重要的,自然是人。
他首先安抚了乔凡娜。
利用瓦莱里奥將军也希望家人远离战火的心理,他轻易地说服了乔凡娜和她的母亲埃莉奥诺拉夫人,以“前往瑞士进行艺术交流和確保安全”为由,先行前往苏黎世。
在那里,他早已购置了舒適的庄园,並安排了可靠的人手保护。
对於玛莲娜,则更为简单。
她早已习惯了听从苏寧的安排。
当苏寧告诉她需要暂时离开义大利时,她只是温顺地点了点头,默默地开始收拾行装。
她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和这个男人捆绑在一起,他去哪里,她便只能跟去哪里。
在9月8日盟军在萨莱诺登陆、义大利巴多利奥政府正式宣布投降之前的最后时刻,苏寧带著玛莲娜,以及最重要的文件和部份流动资金,悄然跨越了意瑞边境,抵达了寧静安全的瑞士。
几乎就在他们身后,德军的“轴心行动”迅速展开,占领了义大利北部和中部大部,救出墨索里尼並建立了傀儡的“义大利社会共和国”,与南部的盟军和义大利王国政府形成了残酷的对峙。
站在苏黎世湖畔庄园的阳台上,望著远处皑皑的雪山和平静如镜的湖面,耳边再无米兰工厂的轰鸣和隱约的防空警报声,苏寧知道,自己又一次成功地预判並规避了巨大的风险。
然而,急流勇退並非意味著放弃產业。
相反,他的商业机器在义大利依旧高速运转。
米兰和周边的“su”製衣厂与食品加工厂,在德军迅速接管控制了义大利北部后,几乎无缝衔接地更换了客户。
穿著灰色制服的德军军需官,取代了之前的义大利军官,出现在了工厂的办公室里。
订单上的徽记,从义大利的王冠鹰徽,变成了德意志的万字鹰徽。
生產的物资……
军服、军靴、帐篷、以及备受讚誉的预製菜军粮,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往支撑“古斯塔夫防线”的德军部队,以及墨索里尼傀儡政权的少量军队。
对於德国人来说,“su”工厂高效的生產能力和优质的產品是维持战爭努力所急需的资源,他们没有理由摧毁或接管,而是选择了继续利用,甚至加大了订单量。
而苏寧虽然身在瑞士,却通过加密的电报和信任的代理人,远程掌控著义大利境內庞大產业的生產和財务流向。
战爭在亚平寧半岛的群山和河流间残酷地继续,鲜血浸染著古老的土地。
而在中立国瑞士的寧静湖畔,苏寧则安然地享受著安全与奢华,一边遥控著为德军服务的工厂,一边陪伴著出身高贵的未婚妻乔凡娜和美丽温顺的玛莲娜。
他巧妙地利用著战爭的缝隙,无论局势如何变幻,他总能找到最有利於自己的位置,將风险和收益计算到极致。
这一次,他再次证明,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信息和远见,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
隨著德军全面接管义大利北部,实施严酷的军事管制,大量的义大利本土企业、工厂被以“战时需要”或“敌產”的名义,强行徵用、没收,或被德国资本渗透掌控。
而规模庞大、设备精良、產品至关重要的“su”集团,也进入了德军占领当局的视线。
在米兰的德军司令部內,一场关於如何处理“su”资產的会议正在进行。
几名负责后勤和经济的军官,盯著报告上“su”工厂惊人的產出数据和其在军队中的良好口碑,眼中闪烁著贪婪的光芒。
“根据我们的调查,『su』集团的老板,那个叫苏寧的东方人,已经逃往瑞士。其工厂目前由代理人管理。”一名德军少校参谋指著地图上的工厂位置说道,“这是一块肥肉。我们应该立刻將其纳入军方直接管辖,或者交由指定的德国公司託管。这將极大增强我们对北义大利资源的控制力。”
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部分强硬派军官的赞同。
在他们看来,一个不在控制范围內的、重要的军需供应商,本身就是一种不稳定因素。
然而,就在占领当局准备下达强制接管命令的前夕,几通来自不同渠道的电话和信函,让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首先发声的是瓦莱里奥·博尔盖塞將军。
儘管义大利已经投降分裂,但瓦莱里奥將军在义大利海军和特种部队中的威望犹存,並且他本人及其部分麾下选择了继续与德军合作,其第十快艇支队仍在为德军效力。
他通过仍然有效的联络渠道,向德军北义大利战区的高级指挥官传递了一个明確而强硬的信息:
“『su』集团及其负责人苏寧先生,是我瓦莱里奥·博尔盖塞家族的重要合作伙伴及私人朋友。任何针对『su』集团的不友好行动,都將被视为对我和我家族的不尊重,並將严重影响我们之间目前的合作关係。”
这番话的分量不容小覷。
瓦莱里奥將军是德军在北意需要倚重和笼络的当地实力派人物,他的特种部队在执行秘密任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为了几个工厂而得罪这样一位关键的盟友,显然得不偿失。
与此同时,德军派往“su”工厂进行“初步接收评估”的技术和管理小组,也带回了一份令人沮丧的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su』工厂的生產体系高度复杂且专业化,其核心依赖於一套独特的管理流程、经过特殊培训的工人团队,以及一些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效率极高的生產组织技术。更重要的是,其核心原料的採购渠道完全掌握在苏寧本人手中,我们无法在短期內复製。”
小组负责人无奈地补充道:“我们尝试按照他们的流程管理一小部分生產线,结果效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次品率上升了百分之十五。而且,工人们似乎只认可『su』的管理层,对於我们的介入表现出消极抵抗的情绪。”
换句话说,就算强行没收了工厂,他们也玩不转!
不仅无法维持现有的產量和质量,反而可能让这条重要的后勤供应链陷入瘫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