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9.第2089章 回宫(2/2)
见朱标神色微动,吕氏继续道:“况且,允炆时常念叨着想见弟弟。兄弟之间,总不能一直这样生分。”
“这……”
“殿下,妾一介妇道人家,并不你知道那么多的大道理,只是感觉有些愧对苦命的常姐姐。”
“哎!好吧!我去算算父皇。”
与此同时,谨身殿内的朱元璋也正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
毛骧跪在殿中,详细禀报着苏宁近来的动向:“皇上,三皇孙殿下近来深居简出,除了处理必要事务,大多时间都在书堂内读书。不过……”
“不过什么?”朱元璋头也不抬地问。
“不过太子妃娘娘近来频繁召见几位翰林学士,似乎对二皇孙的要求更加的严格了。”
朱元璋手中的朱笔微微一顿:“允炆今年十一了吧?确实该好生教导了。”
“另外……”毛骧犹豫片刻,“太子妃娘娘近日多次向太子殿下进言,希望三皇孙能回东宫居住。”
朱元璋冷哼一声:“哼…她是担心允熥在宫外势力太大,将来不好掌控吧。”
“……”
当夜,朱元璋召朱标入宫。
“标儿,你觉得允熥该回宫了吗?”
朱标谨慎地回答:“儿臣以为,允熥年纪渐长,确实该回宫接受更系统的教育。况且兄弟之间,也该多亲近。”
朱元璋沉默良久,突然问道:“允炆近来学业如何?”
“回父皇,允炆勤奋好学,几位师傅都夸他仁孝。”
“仁孝……”朱元璋重复着这两个字,目光深邃,“标儿,你可知道,为何朕一直默许允熥留在宫外?”
朱标一怔:“儿臣不知。”
“因为这孩子太像朕了。”朱元璋长叹一声,“他有野心,有手段,更有实现野心的能力。这样的性子,在宫中是待不住的。”
“那父皇的意思是……”
“让他回来吧。”朱元璋终于做出决定,“按照祖制,他也该受封郡王了。不过……”
皇帝的目光变得锐利:“告诉他,既然回来了,就要守宫里的规矩。”
“是!父皇。”
……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初九,圣旨抵达孝陵书堂。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三孙允熥,年已十岁,聪慧敏达,德才兼备。着即日迁回东宫居住,授郡王爵,赐镀金银册、银印。钦此。”
接旨后,马和担忧地道:“皇孙,此时回宫,只怕……”
苏宁淡然一笑:“该来的总会来。准备一下,三日后回宫。”
“诺。”
回宫那日,东宫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
吕氏带着朱允炆和苏宁的几个姐姐站在东宫门前,笑容温婉。
“允熥,你可算回来了。”吕氏上前想要拉住苏宁的手,却被他不着痕迹地避开。
“儿臣参见母妃。”
“免礼。”
“谢母妃。”
此时一旁的朱允炆上前一步,假模假样的热情地说道:“三弟,你的院子我都让人收拾好了,就在我隔壁。”
苏宁行礼:“有劳二哥费心。不过父王已经准许我住在东宫最西侧的清晏阁。”
吕氏笑容一僵:“什么?清晏阁?那里未免太过偏僻了。”
“儿臣喜欢清静。”苏宁语气平淡,“另外,儿臣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人伺候,母妃安排的人,还是留给二哥吧。”
“这……”
当晚,朱标特意来到清晏阁。
看着院子里忙碌的熟悉面孔,以及角落里刚刚搭起的小厨房,朱标不禁皱眉:“允熥,你这是做什么?东宫自有膳房,何须单独设厨房?”
苏宁躬身道:“回父王,儿臣近年来已经习惯了素食,而且需要少食多餐,单独设厨房方便些。”
“那这些下人……”
“都是儿臣在孝陵用惯的老人,知道儿臣的习性。”
朱标凝视着儿子,良久才道:“允熥,这里是你的家,不必如此戒备。”
“儿臣明白。”苏宁语气恭敬,却带着疏离。
“……”
待朱标离去后,马和低声道:“皇孙,如此是否太过明显?”
苏宁望着东宫主殿的方向,轻声道:“在宫里,示弱就是找死。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朱允熥,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
次日,吕氏还是带着一众宫女太监来到清晏阁。
“允熥,这些都是母妃精心挑选的宫女太监,你还是留下几个吧。不然传出去,倒像是母妃亏待了你。”
然而苏宁扫了一眼那些低眉顺眼的宫人,却是突然指向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太监:“你,抬起头来。”
“奴婢见过三皇孙殿下。”那太监抬起头,眼神闪烁。
“你是哪里人?”
“回……回殿下,奴婢是扬州人。”
“扬州?”苏宁微微一笑,“扬州哪家酱菜最有名?”
太监一时语塞。
苏宁突然冷下脸:“连扬州最有名的三和酱园都不知道,也敢说是扬州人?拖出去!”
吕氏脸色煞白:“允熥,你这是……”
“母妃,”苏宁转身面对吕氏,目光如刀,“儿臣年纪虽小,却也不是任人欺瞒的。此人分明是北地口音,却谎称扬州人。母妃若是被小人蒙蔽,儿臣不介意替母妃清理门户。”
“你……”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
谨身殿内,朱元璋听着毛骧的禀报,突然大笑起来。
“好!好个朱允熥!一进宫就给了吕氏一个下马威!”
“陛下,是否需要提醒一下三皇孙?”
“不必。”朱元璋收起笑容,“朕倒要看看,这小子能在宫里掀起什么风浪。”
“诺?”
清晏阁内,苏宁正在翻阅账册。
马和走进来,低声道:“皇孙,燕王府送来贺礼,恭贺您获封郡王。”
“噢?什么礼物?”
“一尊玉观音。”
苏宁唇角微扬:“收下,转赠给栖霞寺。就说我为皇爷爷祈福。”
“另外,”马和继续道,“我们安排在军中的人传来消息,几位将领听说您回宫,都表示了担忧,如果殿下有召,他们随时候命。”
“告诉他们,”苏宁合上账册,“好好做事!不要胡思乱想。”
“是!殿下。”
窗外,月色如水。
苏宁站在窗前,望着东宫重重的殿宇。
“看来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