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2/2)
这也会导致为了获得真正的言论自由,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百姓之中的有识之士会掀起一股又一股的革命热潮。
我很难保证,在那个情况下,已经宣布臣服我们的大魏国,以及和我们妥协的大明帝国,会不会再次对我们出兵。我们是巨人不假,这两个势力如同蝼蚁也不假,但当巨人老迈虚弱到了极限的时候,两只蝼蚁也还是会给这个巨人带来伤害。我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稳妥的办法,来处理这三个新增加的地盘。”张弘文非常严肃,也非常认真的对所有人说到。新占领的三个区域,在占领以前,一直维持着封建统治,百姓非常愚昧。但与此同时,士绅的特权在不断提高。故而就算占领了这三个地方,也没办法摆脱士绅和军阀对当地百姓的控制,舆论的控制非常麻烦。甚至于,新的土地方案、新的法律和新的制度的推广,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
很多人都在交头接耳,启蒙和开化那么久,大家多少也是有点文化的。就看如今旁听席那里,这一届的百姓代表里面,已经少了一些士绅,多了一批真正的百姓,就是最好的文明进步标志。
那么,若是反叛,平息起来又如何?要彻底平息没什么问题,但过程又会造成当地多大的损伤,更别说如今共和国出于一个兵力衰弱期,无论是驻军也好,还是动兵也罢,都是非常艰难的。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个状态,如今的共和国处于一种想要对外扩张领土,都没办法的境地。
想到这里,原本对新地盘扩大的火热,顿时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彻底降温了下来。
“各位似乎已经意识到了,是的,我们没有更多的兵力去占领这些地方。甚至连维持地方的警察、武警都没办法配备齐全。再则,此刻占领这三个区域,行政成本也是非常的巨大,而受益却需要漫长的等待。甚至在我们治理这三个地方的过程中,大吴和大顺说不定也会对我们发动攻击。到时候,我们的防御能力会被进一步削弱。
否则堂堂南洋,岂会任由几个蛮夷国家继续兴风作浪?
“各位,我首先要说明的一点,那就是我们的行政模式,以及我们的治政理念,和过去的封建时代完全不同。在这点上面,不知道各位是否认同?”张弘文没有解释,先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所有人互相讨论了一下,却是不得不承认,华夏人民共和国的行政模式,以及治政理念,的确和过去任何一个封建时代都不同。按照太祖张弘斌的说法,这是一个资本主义政权,一个更加先进,更加文明,也更加相对公正的政治模式。
但能够允许官员组成议会,参与制定政令,以及监督政令的执行。甚至百姓可以在一旁旁听,还具备一定的建议权和否定权的政权,却是显得非常特殊。至少,任何一个封建势力,其执政虽然也需要依靠地方士绅,但却是一种至上而下的治国理念,他们只需要非常少的特权阶级加入到国家建设之中,自然是没有百姓什么事请的。
若是用正常的形势,来转化这三个地区,非常有可能会遭到这三个地区的军阀和士绅的一致抵抗。毕竟这是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新地区的原有势力太过于强大。不像共和国原本的占领模式,一点点的占领的情况下,就算有人要抵抗,也会因为缺乏相应而不得不妥协。
好吧,这个谈起来还有些遥远,但现在的共和国存在这样的隐患,那也是不容忽视的。
再则,如同张弘文所言,若是派兵占领这些地方,并且对当地的军队进行整编,谁也不知道被整编的军人会做出什么过激,甚至冲动冒失的事情来。到时候万一贵州、广西和安南宣抚使司三个地方又把共和国带入战争的泥潭,进而吸引其他势力围而攻之,那很难保证,共和国的防御会不会真正的被破防,进而被敌人长驱直入。
故而,无论从近况或者长远的角度来看,立刻派人占领这三个州,并不符合共和国的实际利益。
“难道,要放弃?”有人提出了疑问。
“是的,至少暂时要放弃,不过也不是说白白放弃。我们把这三个地盘,交给罗汝才负责统御,同时进行一次好大的人口迁徙。至于后续会出现什么问题,就由罗汝才头痛便是了。他如今的身份,已经决定了他在未来,会一步步被我们同化,最后被我们彻底吸收进来。所以,短期内给予一点甜头,甚至一些许诺,是可以允许的。”张弘文点头,提出了一个建议。
这是行政部门经过了仔细探讨之后得出的结论,而张弘武提出之后,国会也开始进入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