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船工(2/2)
婆媳俩在码头守了两个多小时,收回来几十斤皮皮虾、十多斤海鰻,两筐杂鱼,二三十斤墨鱼、一筐马鮫。
李大哥看后问:“怎么才这点货?”
“鱼获本来就不好,好些都说不卖鲜货,留著晒鯗头送来卖给我们。”
“送来卖也好,省得你们一天累到晚。”李长乐接过车龙头,跟李大哥几人去海边杀洗鲜货。
走到路口,遇到晒得比泥鰍还黑的项小鱼,“阿乐叔,那条小舶板是你家的啊?”
李长乐笑著点头,“你怎么晓得是我家的?”
“你家以前的船叫旭號,这条船也是,我就晓得是你家的。”
“聪明!”李长乐看了看他提著的桶,只见里面概有七八八鱼,“
鱼情这么差了啊?”
“今天还好一些,昨天才差,才收了两斤多。”项小鱼把鱼篓拉到前面,“运道还不错,在海沟那抓到一只大青蟹,一条海鰻。“
“不错,也能卖四五块了。”李长乐揉揉他脑袋,“阿弟要放学了,赶紧回家。”
几筐鲜货,兄弟几个没多少时间就杀洗乾净,送回家,將杂鱼用海盐盐渍起来,墨鱼鯗和鰻鯗滤干水分后,送到仓房晒湿货的区域撑开掛起来。
仓房的晒架上整齐的晾著一排排没干透的乾货,里面散发著浓郁的咸香味。
李二哥在仓房里看了一圈,高兴的说:“还是阿乐想的周到,以前没晒乾的只能收起来装筐里,现在直接把竿抬进来放在掛鉤上就成。”
李长乐得意的说:“今天才这么点货,等明天祭过船,我们去海滩礁石对那放几张粘网试试,你们觉得咋样?”
李二哥问:“你不是说要好好休息几天么?。”
陈永威接过话头,“我哥不去,我带阿柱去下。”
李大哥说道:“我听阿水说,王老大买的丝线请人织粘网,五角钱一张的工钱,算下来比买成品便宜两角,质量也比成品好。”
“阿发那小子说去看看哪家的质量好,到现在也没来回我话。咱们明天就去买丝线回来,发给村里那些妇人织。”
一张网省两角,十张就是两块——粘网坏的快,几条船一季下来,至少能省下一两百。
几人把鯗头晒好出去,天色也暗下来了,李父才蹬著三轮迴到南山凹,大伙儿看他神色鬆快的样子,就觉得有戏。
李母见他回来,放下里的活,倒了杯递给他,“怎么样?“
李父接过水喝了几口,抹了抹嘴说道:“一起撑船的老伙计帮我介绍了一个推船沟村,一个叫满舱的船老大。
这人跟阿平年纪差不多,夏汛的时候跟南岸大船合约满期,身体不舒服回家,原本打算在家歇到明年春汛再出海。
听说我们家出海一次就三五天,不像在南岸船上,出去一次就是半月一月,愿意来我们船上干。
他说在南岸船两百块一月的工钱,来我们这干可以,工钱不能低於这个数。
我跟他说,回来和你们商量一下,明天去回他话。”
“两百块,比李长贵那条船的老大工钱还高二十。”
“只要本事好,两百块就不贵。”李长乐看向李父,“阿爸,你觉得他值这个工钱吗?”
本事好的船老大,航海捕捞经验丰富,看风向、云状,就能得知未来几个小时天气如何。
李长乐听说本事特好的老大,听听船头水声,便知渔船航速多少,到达目的地需要多长时间,遇到突如其来的风暴,也能镇定的驾驭渔船,闯过浪山。
爬到桅杆上望望,用一根空心竹竿插到水里听一听,便知海里有没有鱼群,是什么鱼,鱼情是厚是薄。
这样的船老大別说两百一月,三百他也愿意给。
李父说道:“以前在渔业队的时候,几个村组队出去作业,也跟他阿爸一起干过两次。
他阿爸本事好,干活捨得下力气。老伙计说满舱老大跟他阿爸一样的脾气。”
“那就照他的要求给他。”李长乐看向李大哥,“明天你跟大嫂再回去一趟,看看另外几个小后生。”
李大哥点头应下。
李母婆媳见他们商量好,把锅里的饭菜端上桌。
一盘爆醃带鱼,红烧杂鱼、一盆五肉片炒老南瓜,还有一盆芋头汤。
饭桌上,李母把明早祭船的时间跟几人说了一下,又商量了一下,雇哪些人帮忙织粘网。
僱人织网,也不用来家干,只需把网线按照粘网的数量,分发下去,接手的妇人织好再送家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