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1/2)
第823章 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离开礼部衙门的陆云逸站在皇城恭道上,
看着门前往来的吏员,面容深邃,陷入了深思。
周王今日险些背上了谋反的罪名,也不知治水一事能不能顺利展开。
而从李原名处得知的消息,又让他自缚双脚,
平心而论,陆云逸觉得自己是支持治水的,
但偏偏自己又是太子属官,其他人对周王发难,他也不能为其开脱,
可谓是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唉~”
思绪了许久,陆云逸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决定两不相帮,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治水之事能不能成,顺不顺利.看天意吧。
陆云逸看了看皇城中的巍峨建筑,
既然来了,就一次性将事情都办了,也省得以后再跑一趟。
他先是去了鸿胪寺,见到了自己的岳父刘思礼。
此刻刘思礼正在接待高丽来的使臣,
等了一会儿,陆云逸才见到人。
“云逸啊,你可是稀客啊,有何事?”
刘思礼笑呵呵的,越看自己这位女婿越是顺眼,
他如今在京中举目无亲,
若说谁不会害自己,当属眼前之人!
陆云逸也没有卖关子,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递了过去,
刘思礼接过后坐回了书桌后,若有所思地看着。
“应天商行住房保障计划?”
“这是什么?”
他一边嘀咕,一边翻开查看,越看脸色越是凝重,
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陆云逸.
毫无疑问,眼前的文书是大手笔,
是应天商行联合建筑商行、水泥商行共同完成的大生意。
而服务的对象更是让刘思礼面露震惊,
不是什么外来商贾,也不是外来讨生计的百姓,
而是三大商行的雇员、伙计,而且纯倒贴钱。
刘思礼想了许久,沉声道:
“云逸啊,应天商行的伙计所赚银钱已经是整个京畿之最,
而在外跑商的伙计更是年俸百两,比之许多小商行都要赚得多。
要是再给他们修房子,
恐怕京中诸多商行会有怨言啊。”
陆云逸脸色凝重,生意一事本就是随大流,
若是特立独行,很快就会变成旁人的眼中钉,受到各方攻讦。
经过分红一事后,应天商行已经是如此了。
一年赚六十九万两,
至少有其中一小半是从其他商行手中抢的,如何能让人不记恨。
若是再给伙计修筑房屋,怕不是要吵翻天,
“怨声载道是必然的,但岳父大人,应天商行走的就是百姓路线,与其他商行疏远万分,本就有一些骂名。
小婿这些日子在京城也走过大街小巷,
也时常与人攀谈,应天商行也去逛过几次。
发现应天商行的伙计虽然赚得多,
但居住之地大多都在城南,甚至有的在河对岸的江宁县。
他们每日上工、散工,至少要半个时辰,
有一些居住在城外的,更是如此。
恰好应天建筑商行准备开门营业,
目前只承接了城外几个村落的改造,生意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与其闲着,不如找点事做,
给商行的伙计修筑一些宿舍、房舍,
一方面拉拢人心,另一方面也让建筑商行增添一些经验。”
虽然陆云逸侃侃而谈,但刘思礼还是一头雾水,有些茫然地发问:
“云逸啊,如此费力不讨好,为的什么?”
“为的什么?”
陆云逸愣住了,他笑着摇了摇头,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理由,便说道:
“岳父大人,我刚刚从礼部衙门出来,
礼部目前对商贾还有一些顾虑,认为其利不可能用于民、用于国。”
“什么?”
刘思礼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若说六部中最难打交道的衙门是哪个,毫无疑问是礼部衙门,
在他看来,那都是一群刻板迂腐的老儒生,
怎么说都说不听!
陆云逸继续道:
“礼部也还在观望纠结之中,
所以小婿想着,不要等礼部来找商行的麻烦,我们要先拿出行动。
如今国朝愈发平稳,路引文牒也不像早些年那般桎梏,
想要来京城的人有很多,
但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苦大力的活,居住的地方十分恶劣。
应天商行作为大明第一商行,总要打个样,
至少让那些来京做工的百姓有一个居所,
当然也是堵礼部的嘴,左右也不了多少银子。”
“昂~”
刘思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已经有些被说服了,
以建筑商行建房子的成本来说,
对于百姓是要了命,但对于应天商行来说是蚊子腿。
“既然是图名,那就等下午,由商行各大掌柜一起盘算盘算,
正好商行在府东街附近买了一大块地,
原本是打算做库房的,实在不行就拿来建房舍。”
陆云逸笑了笑,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乎就已经成了定数,
虽然他没有在商行任职,
但一应掌柜都是他亲自挑选,他说话还是算数的。
刘思礼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对了,这两日一直有人在旁敲侧击,
商行对市易司的看法,还有一些股东也常问,
听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商行明年别给市易司钱。
我现在还拿不定主意,云逸你觉得如何?”
陆云逸有些头疼:
“虽说规定商行股东不能干预商行经营,
但这些股东原本就是朝堂上的一众大人,说话分量本就重,
他们既然这么说了,商行也不能过分违逆。
而市易司又是陛下一力主张建立的衙门,
为的就是收拢这些官民一体的商行,咱们又不能不放在眼里.”
“就是如此啊商行现在是夹在里面,两头为难。”
刘思礼也深有同感,伸手捏了捏眉心,露出愁容。
陆云逸发问:
“商行内一众掌柜是什么想法?”
“自己的钱当然不能往外给,
但若是朝廷实在逼得紧,帮着市易司赚些钱财也不难,
总不能看着市易司就这么衰败下去。”
陆云逸捏了捏眉心:
“岳父大人,此事还是商行自己决断吧,不过小婿倾向于站位市易司。
毕竟股东这么多,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可谓是众口难调。
但市易司就一个衙门,之上还是陛下与太子,不能怠慢。”
刘思礼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也有道理,那下午再一并商量商量吧,下午例会你要参加吗?”
陆云逸笑着摇了摇头:
“小婿目前是商行股东,不能参与商行经营,就不去了。”
“那也行,准备什么时候回大宁?”
“稍后小婿去拜见太子,问一问,
这个时候出发,快马加鞭等回到大宁,甘薯也快丰收了,这可不能错过。”
说到甘薯,刘思礼眼神也有几分空洞,心向往之。
“甘薯若是能在北方存活丰收,
那辽东与大宁就不用担心再饿死人了,
边疆大治,近在眼前!”
说到这,刘思礼目光灼灼,
将身子前倾,压低声音,略显兴奋地开口:
“家中还藏着几个铁矿一直未曾开采,
若是甘薯能让辽东有足够的粮食,
到时候多弄一些女真人来挖矿,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陆云逸茫然地眨了眨眼睛,眼前这位岳父不愧是辽东世家,
真,家里有矿!
“岳父大人,私开铁矿有违律令,别因小失大。”
刘思礼撇了撇嘴:
“放心吧,这些矿在各地衙门麾下,
到时候采出来的矿石就地卖给衙门,省时省力。”
陆云逸只去过辽东两次,对于这等官商勾结还不算了解,只能提醒道:
“岳父大人,都督府的绝密消息,高丽要乱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